近期国内媒体陆续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提醒人们“不要神话德国制造”。
其中一些文章援引《南德意志报》等德国媒体的撰文,指出中国某些“江湖传说”夸大了“德国制造”的魔力,比如最出名的“青岛下水道油纸包神话”就是无稽之谈,油纸包固然是子虚乌有,当年德国制造的下水道也只占今天青岛市下水道总长的3%,青岛城即便真的全城无积水,“德国制造”的贡献也只占一小部分;还有些文章强调“德国制造业没那么神奇,体制有沉疴”;更有文章指出,诸如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小学无作业”、“德国式阅读”、“火车从不晚点”、“街上无小偷”、“厨房如实验室”之类“神话”,也是过分夸诞、甚至向隅虚构的。
纵观这些文章中所提的“德国问题”,其实仅有一部分涉及“德国制造”,而另一部分则实际上是“制造德国”的问题——那些关于德国学前教育、社会治安和生活等方面的“神话”,在德国本土鲜为人知,却在中国“江湖”流传甚广,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某些好事者的“制造”。
这种“制造德国”,动机不外乎两种。
一类是中国文人古已有之的“借喻劝讽”传统,想通过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来推动中国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只不过中国古代文人习惯于虚构一个“理想的远古完美世界”,而如今某些人则推陈出新,把古人笔下的“唐虞三代盛世”置换为“美丽德意志”而已。这种做法用心虽然良苦,但在资讯发达的当今世界却不足为训。道理是明摆着的——网络时代证真、证伪都很容易,编造的“神话”很容易被戳穿,一旦论据被证伪,论点即便再怎么美好,也会令人们疑虑重重,而这显然与始作俑者的煞费苦心背道而驰。
另一类则是网络时代营销“段子手”惯用的“骗粉”手段,事实上这类“制造德国”的童话能大行其道,和“段子手”们花样百出的炒作、转发关系巨大。这自然就更不足为训了。事实上随着“段子”的陆续被戳穿,“段子手”们的市场也在迅速萎缩。
而另一部分真正涉及“德国制造”的内容,则需要更认真、更全面的分析。
虽然这些年发展迅猛,但“中国制造”在许多领域还处于追赶者、甚至模仿者的地位,在国内外用户和市场心目中,也仍然是“价廉物美”、甚至“价廉物不一定美”的代名词。在相当多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处于前有险阻、后有追兵的地位,而无法像许多经典“德国制造”那样,处于“唯我一家、别无分号”的技术、产业优越地位。
今年是“德国制造”标签诞生128年,而“厚颜无耻”却是128年前英国人给德国制造的产品扣上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为区分“劣质”德国工业品和“优质”本国工业品,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这一天于是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那个日子后,德国人既不自暴自弃,也不讳疾忌医,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当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外包,自己转向来钱更容易的金融业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正是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促进德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让原本的歧视性标签“德国制造”,蜕变为“优质名牌”的勋章和名片。
“青岛下水道存百年前德国油纸包”等故事虽然都是谣言,但神话“德国制造”自有原因。以售后服务为例,有锅具商每年上门为顾客做菜。研发力度更是惊人,即便欧债危机,德国所有行业都在增加这方面的支出。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就有11家是德国公司。不少德国中小企业都有自己领先世界的技术。德国RTL电视台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如果把一件商品的“中国制造”标签换成“德国制造”,可以让商品增值近一倍。
客观分析、指出“德国制造”的不足,摒弃对其夸诞虚饰之词,是应该甚至必须的,但绝不能因此忘记“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间的巨大差距,更不应因此忘记了对“德国制造”真正优点的学习、取法,和对其从追赶者、模仿者变成领先者历史经验的借鉴。
1.《德吹 “德吹”的底气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德吹 “德吹”的底气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