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8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段德昌烈士家属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书》
(原始档案在段德昌烈士家属手中,此照片由南县档案馆提供)。
“段德昌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他的伟大功绩是不朽的。他的家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这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的照片编号为“0001号”,由“毛泽东”签发。这是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8月3日毛泽东主席为段德昌烈士家属颁发的第一号“革命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书”。虽然纸张已经发黄,但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惊心动魄的时光。
10月初,记者来到位于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德昌公园,走进段德昌生平表演的展厅。站在史料和图片面前,共和国“一号烈士”的动人一生一一呈现。
决心救国
段德昌,本名侯钰,1904年8月生于湖南省周楠厅九渡山九武昌(今南县周楠镇火箭村)。
"他从小就厌恶邪恶,敢于行动。"段德昌生活表演展览馆评论员刘娟说,无论是在南县读书还是在长沙读书,段德昌都是在毛泽东、黄鹏、何长工的影响下,开始阅读进步书籍,接受进步思想,立志救国。
1925年五卅惨案后,段德昌和返回南县的进步青年发起组织“清湖惨案南县耻辱会”,经常到县城的码头和沿江交通要道禁运洋货,严惩奸商。
“段德昌在雨中拒绝行贿检查洋货,被传为美谈。”当地退休作家彭有明告诉记者:一天在西河街,段德昌带着纠察队检查一艘小轮船。船主掏出一包“硬门”香烟递了上去,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管银子。段德昌回头,拿起铁钻,塞进篷布下的麻袋里,却看到里面滚出来的白糖。当时中国大部分煮红糖,白糖大部分来自日本。最后货物被纠察队没收。
今年8月,段德昌经曾锡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9月,段德昌考入黄埔军校深造,被誉为“文武全才”。后来进入中央政治讲习所继续深造。
渴望光明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第一营营长段德昌、彭率部到当阳玉泉山拦截吴残部。一天晚上,他们在玉泉山关帝庙露营的时候,躺着稻草,睡了一夜,聊了一夜。
彭后来在他的自我报告中写道:段问我对的感觉如何。说关是统治阶级使用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段问我怎么有趣。我说为工农服务很有意思。段问国民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贪官、土豪劣绅,实行减租25。我认为农民应该有自己的土地,而不应该停留在25年的租金削减。段说,真正的革命者不应该停留在耕者有其田的土地上,而应该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从按劳分配发展到共产主义的按需要分配制度。共产党的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员必须为这样的理想社会奋斗一生。
介绍说,这一夜的谈话使彭仿佛在茫茫夜色中看到了明的曙光。后来彭、加入中国共产党,段德昌是他的介绍人和引路人。
1927年,段德昌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在南方受挫后,他转移到鄂西和鄂中秘密领导农民运动,开辟洪湖根据地。1928年春,中央派贺龙、周逸群出使湘鄂西,与段德昌一起建立了以洪湖根据地为中心的湘鄂西根据地。
段德昌曾说:“我是洞庭湖养大的,湖湘人的胸怀和洞庭湖、洪湖一样宽广。湖湘人民团结起来进行革命,痛恨黑暗,向往光明,有坚强的斗争。在洪湖人民的支持下,我们将能够创造一个红色的新世界。”
彻底的忠诚
“如果有庆典,那是没有尽头的。”这是当时流传于湘西和湖北的一句民间谚语。
这个民间谚语说贺龙是红军的旗帜。只要他在部队,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面临什么样的危险,部队都会更加受挫,更加勇敢。段德昌是湘鄂西根据地最重要的战士和战役组织者,洪湖苏区几乎所有的胜利都有他的功劳。
刘娟介绍说,在斗争实践中,段德昌和他的同志总结说,“敌人来我这里飞,敌人来我这里;“人多势众”的16字战术公式后来被毛泽东称赞。
1929年10月,段德昌在聂家岭打败了比游击队多十倍的国民党正规军,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洪湖第一次打败敌人正规军的辉煌战例。
一九三一年一月至五月,国民党动员五个旅,对洪湖苏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围剿”,苏区大部分被敌人占领。段德昌率领新组建的新四军和红卫兵军团灵活地对付敌人,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恢复了洪湖苏区。新六军发展成为两大团两千多炮的铁军。
1932年上半年,段德昌率领红九师先后打赢了龙王集、温家墩、新沟嘴等战役,歼灭敌人一万余人,缴枪一万余门,从而保卫和扩大了苏区。
从此,段德昌“百战百胜将军”的名声在洪湖广为流传。
遗憾的是,1933年5月,由于苏区内部“肃反”扩大,段德昌被错杀。段德昌生前仍对革命有所顾虑:“共产党人割头盖骨,必须讲真话。我相信中国革命会胜利。红军必须打回洪湖。别忘了洪湖的人民……”段德昌为了捍卫真理,捍卫中国革命事业,在29岁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恢复段德昌的名誉。1952年,毛泽东主席向段德昌烈士家属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书》。今天,段德昌被列为共和国历史上36位军事家之一,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当我走出展厅时,我看到了阳光下的段德昌铜像。“洪湖水,浪,浪,洪湖的岸边是我的家乡……”歌剧《洪湖红卫兵》中的这一集在记者的耳边回响...
1.《卅街档案馆 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卅街档案馆 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8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