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职人员谨防陷入“饭局门”

浙江丽水版“全体公职人员不准参加20类饭局”的规定,最近在网上获点赞无数。如何防止误陷“饭局门”,怎样才算合情合规地参加饭局?杭州市纪委发出提醒,党员干部赴饭局必须做好“三问”——第一问,问清“谁买单”;第二问,问清“和谁吃”;第三问,问清“在哪吃”。

“饭局三问”不如“饭局三查”

为管住官员的嘴巴,地方纪委又是详细罗列禁止参加的“20类饭局”,又是煞费苦心地搞出“饭局三问”,出发点无疑都是很好的。如果官员真能做到不去参加这“20类饭局”,大吃大喝的问题基本也就解决了。同样,如果能够自觉做到“饭局三问”,官员可以参加的饭局其实不多,更多时候都应该回家陪家人吃饭。只可惜,这里面有个最大的悖论:“饭局三问”的有效性,寄望于官员的自觉自省,问题是,本就自觉自省了的官员,又何须“饭局三问”的提醒?

某种意义上,“饭局三问”显然不如扪心自问。因为,如果官员真能自觉管住吃喝之嘴,就不需要地方纪委苦口婆心地对饭局做出详细界定;反过来,就算对饭局界定得再清楚再具体,如果没有实际约束力,又岂能管得住大吃大喝惯了的嘴巴?毕竟,吃饭的理由有无数条,而被禁止的只有二十条。同样,吃饭的问题有很多,“三问”哪里架得住瞒天过海与自欺欺人?换个角度想想,条例和规则订得越多越细,是不是也说明被约束者的自觉性与自控力越差?

官员毕竟不是小学生,哪些饭局可以去,哪些饭局不该去,心里应该是有数的;之所以没数,要么是故意装糊涂,要么是以此做借口,要么则是像某些官员那样,打心眼儿里认定“国家规定都是狗屁”。免费的饭局之于官员,需要单独摘出来的不是哪些不能去,而是哪些可以去;凡是“可以去”以外的部分,都不该去、不能去——这才是身份意识下的高度自觉与主动避嫌。所谓饭局文化,同样是可以改变的,不要总拿所谓“人之常情”来搪塞参与免费饭局的邀约。要不然,为什么你总有免费饭局,普通人却没有那么多白吃白喝的机会呢?

“不明真相”的官员“误陷饭局门”,这样的可能当然不能排除,但概率实在微乎其微;专门为此弄出“饭局三问”,因此貌似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更多的大吃大喝者,不是误吃而是贪吃,不是无意踩红线而是不吃白不吃。“饭局三问”的起效,建立在扪心自问的基础之上;倘非如此,则应该是“饭局三查”,一查“谁买单”,二查“和谁吃”,三查“在哪吃”。

公职人员是饭局“禁令”最大受益者

公职人员参加饭局有如此多的“红线”,着实让一些人心里觉得别扭。尽管这些“红线”划分得很细,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可能“模糊化”,让人难辨到底有没有踩了“红线”。因此,很多人为了防止误踩“红线”,干脆拒绝一切饭局,让正常的人情往来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使得正常的生活、工作受到干扰。不过,综合来看,饭局“禁令”利大于弊,值得称赞。

禁止公职人员参加20类饭局,表面是约束,实质是保护。设置饭局“禁令”,本意是防止某些公职人员因参加饭局“沦陷”,避免产生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对这样的“禁止令”,有人鼓掌叫好,认为公职人员大吃大喝败坏社会风气,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起到坏榜样作用;有人持有异议,认为这样的规定有公权干预私权的嫌疑,和什么人吃饭、一顿饭吃多少钱是公民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硬性规定。

应不应该下饭局“禁令”,对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必须强调的是,中国人讲究人情往来,而公职人员由于手中掌握着权力,在表面平静、正常的人情往来下面,很容易产生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滋生经济犯罪的土壤。

应该看到,给公职人员参加饭局下“禁令”,是彰显党和政府反浪费、反腐败决心的一种形式,旨在为某些潜在违法违规行为敲响警钟,具有积极意义。不可否认,饭局“禁令”会让公职人员少了口福,但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少了口福的公职人员因为身正,敢于秉公办事,可以清白做人——而这,正是为人做事的精髓和真谛。

说到底,公职人员是饭局“禁令”最大受益者。同时受益的,还有整个社会风气和环境。

1.《饭局门 公职人员谨防陷入“饭局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饭局门 公职人员谨防陷入“饭局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