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原创文化创意产品“中国恐龙展”首次参加北京回民文化消费季,荣获2019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十大文化创意产品榜。继《歌花游仙杯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之后,该作品再次获得文化创意产品类型大赛荣誉。

今年《北京文化消费品牌名录》重点关注五大品牌: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线路、消费地标、体育节、表演。自2019年7月31日正式上线以来,经过公开征集、材料初审、专家媒体评审、网上投票等程序,最终形成了五大类50个品牌的名单。上市品牌包括多种艺术门类和消费模式,都是北京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不仅帮助北京人有更好的文化幸福感,也帮助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生活和传承。我们图书馆的中国恐龙展立体马赛克模型,成为这50个品牌的典范。2019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李畅女士作为代表出席了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颁奖仪式。

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代爬行动物展厅”展出的所有展品都是从中国出土的,它们有自己的特点,跨越了整个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一个

井研马门西龙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其化石在宜宾市马明溪渡口发现,经科学鉴定为蜥脚类恐龙。展厅里的标本长约26米,高近7米。它的脖子特别长,相当于它身体长度的一半。不仅颈部的每根颈椎都很长,颈椎的数量多达19根,是蜥脚类动物中最大的。另外,脖子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与颈椎相比,背椎、骶椎、尾椎相对较少。

井研马门西龙

2

原角龙

原角龙是一种小型恐龙,但它的头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角龙是食草动物,但似乎它的嘴部肌肉很强壮,咬合力很高。嘴里有很多排牙齿,适合咀嚼硬植物。原角龙的头骨有一个大喙和四对洞。前孔是鼻孔,可能比晚期角鼻龙的鼻孔小。原角龙的眼睛很大,直径约50毫米。

原角龙

石干川龙

石干川龙是一种中型异特龙。和北美出土的异特龙很像。它是一只装备精良、凶猛的食肉动物,在晚侏罗世游荡在四川盆地。川龙下有两个命名种:模式种石干川龙和自贡川龙。四川龙是杨于1942年根据一些骨骼和牙齿命名的。

川龙

徐世禄凤龙

徐市陆丰龙是原蜥脚类恐龙的一个属,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侏罗纪早期至中期。化石标本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发现。徐市鹿凤龙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徐氏陆凤龙是中国第一个恐龙化石。1941年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创始人杨院士命名。它被称为“中国第三个彝族龙”,是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瑰宝。

徐世禄凤龙

姜的《杆龙》

他的头骨短而光滑,头部没有顶部装饰。它的牙齿在鸭嘴龙中相对较少,它的七块肩胛骨愈合良好。食草动物,体长约2米至8米,生活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

姜的《杆龙》

上游永川龙

永川龙是生活在晚侏罗世的大型食肉恐龙,因其标本最早发现于重庆永川区而得名。他的头又大又重,牙齿很锋利。它们的性情极其凶猛,以其他食草恐龙为食,包括体型巨大的蜥脚类恐龙。他们是恐龙时代的“狮虎”,以凶残残暴统治了侏罗纪。

多刺沱江龙

多棘沱江龙是沱江龙的一种。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沱江龙背上对称排列着17对剑板。尾端有两对大骨刺遮挡敌人。它的头又长又窄,牙齿很小。它以植物为食,经常在浓密的灌木丛中活动。

上游永川龙&多吉沱江龙

无牙芙蓉龙

芙蓉龙体型中等,长约3米,宽0.7米,高1.05米,重1吨。它的身体有点像鳄鱼,头很小,喙和嘴呈鹦鹉形,上下颌骨没有牙齿。它以角质喙和嘴为食,主要是食草动物,可能是杂食动物。因为它没有牙齿,所以也被称为“无牙芙蓉龙”。芙蓉龙的背神经刺非常高,像帆一样垂着,可能对调节体温有奇妙的作用。

无牙芙蓉龙

……怎样?中国恐龙神奇吗?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发的中国恐龙展立体马赛克模型,旨在传播中国恐龙文化,让我们的古生物故事深入人心,让中国恐龙在世界上打上标签!

未来,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将开展中国动植物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的研发。届时,请支持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文化和创意产品,并为我们的文化和创意产品提供宝贵的建议。

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其他文化和创意产品

线下销售地点: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二楼“自然探索商店”

中国恐龙展三维马赛克模型售价:59元/个

1.《巴克龙 中国恐龙·所向披靡·文创产品·再获荣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巴克龙 中国恐龙·所向披靡·文创产品·再获荣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3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