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斯塔纳M10出土的高昌王国《参军四年遗言》。

如果你打开专栏,

美和情感是艺术的两面,在艺术的海洋中,人类追求美的创造,情感的表达,致力于美的传播。其中,艺术媒体无疑肩负着解读经典、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使命和责任。媒介时代的艺术,由于知识的普及传播,评论的质疑鞭挞,增添了气势,积累了张力,成为精神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最活跃、最敏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为了进一步落实“开门办报”的思路,团结作者团队,杂志专门设立了“艺术媒体视点”专栏,邀请近年活跃于艺术领域的一线艺术媒体负责人和资深媒体人士撰写杂论,充分发挥他们深入艺术领域一线、站在前沿的优势, 为了更广泛、更深入、更及时地反映行业前沿动态,以及艺术传播所激发的艺术观察和文化思考。

书法遗存在“丝绸之路”文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代书法的发展也具有启发意义。

提到丝绸之路文化,书法界的人自然会想到大秦景教流行中华碑。就书法而言,它不是唐代最有影响的碑文。其书法风格接近颜真卿《多塔碑》,但更细、更直、更细腻,线条也不像颜体那样紧张。唐代这种艺术水准的古迹太多了。但这座纪念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与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关——它是早期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证明。景教作为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与儒释道无关。在中国可以传播发展,在唐代可以推广。从唐太宗、高宗、玄宗到德宗,反映了唐朝的思想。所以丝绸之路文化能在历史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汉唐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当时统治者的宽容程度有关。政治和文化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由来已久。就像现在去Xi安,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大唐非凡的气质和魅力,这无疑来自于海纳百川的精神和胸怀。“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推动了对丝绸之路文化的进一步研究,使文化领域更加关注相关文献和文物,以及它们的文化历史意义、史料和文献价值。

俗话说的好,唐人还在搞法律。事实上,唐人的“法度”不仅体现在严格的法体上,还体现在不同法体之间丰富多彩而深刻的变化上。比如严体和刘体给人的美感完全不同。即使是唐代墓志铭,在字体和风格上也有着丰富的变化。所以唐的法度不是简单的统一,而是严谨而独立的风格,或者说的本质是“变”。

唐人的“尚法”不仅体现在楷书上,也体现在草书上。唐代草书的达摩最严,表现在孙的《朴树》,集创作、理论、逻辑于一身,表现在看似狂乱、非理性却绝对符合草书的写法。在草书方面,现代人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继承唐人书法的魅力,缺乏唐人的知识和头脑。如果格局越来越小,如何才能真正继承唐朝的文化艺术?就像现代人写颜体一样,有多少人能感受到颜真卿的心思,欣赏颜真卿写祭侄稿时的心理变化?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和这个过程,显然你无法真正理解颜真卿的伟大!其他人,看到许多人不能学习唐杰,得出错误的结论,学习唐杰是一个死胡同。其实只要我们能把握大唐书法的魅力,了解唐代一流顶尖书法家的人生经历,认识到经典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人生经历的浓缩表达,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也有一些书法家提议激活唐凯,这也是片面的。唐人的作品是巅峰,不需要我们去激活。它让我们站得很高。即使能从这个高峰上拿一小把土,也会成为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与唐人的精神距离,与唐人博大多样的文化缺乏沟通。这种交流一旦达成,我相信无论是在颜真卿读书还是以后,都能写好,写出变化和新意。

在丝绸之路出土的书法文物中,汉竹简无疑是最多的。这些汉代竹简生动地记录了汉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流历史。就书法而言,汉碑和汉简是有区别的。汉碑是在书法之后雕刻,然后扩展为墨汁外延,而汉简是直接用毛笔写在竹简上,这是它们之间最基本的区别,从而产生了一个更重要的区别——书写态度,或者说书写心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创作形式的不同:碑的书写是正式的,与宗教和宫廷有关,其书写是真正书写的体现,往往处于放松或自然的状态,没有必须写好的压力和负担。俗话说,书法“没有于佳更好”。从审美上看,汉碑的摆放顺序和简牍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范畴,中国简牍书法的意义更自然自然。因此,在研究古代作品时,我们必须理解这种差异,以便更好地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

对于居延汉简和后来出土的宣泉汉简,《中国书法》杂志近几年下了很大功夫,五六年来连续做了五六个相关课题。研究汉碑隶书,必须结合当代简牍进行研究。汉碑多由当时有地位有地位的书法家书写,书写过程自然非常认真甚至刻意。简牍的作者多为一般文献,所以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区分哪些是大师最擅长写的,哪些是初学者刻意写的,并加以记录,以便更好地借鉴。

“丝绸之路”上有许多文物。我认为可以借鉴的书法类型大致可以概括为:一是一百多年来陆续出土的竹简,是丝绸之路上数量最多的书法遗产;其次,青铜器,如秦公铜篮上的文字,也是早期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各种造像,有些具有很高的宗教和文献价值;四是西域出土的各种文献,如高昌文献;第五是写经书,像敦煌的一些经书,很有代表性;第六,宋元时期很多与文字有关的文物,如钱币;第七,各种图形版画,如新疆出土的玛瑙版画;第八是西域出土的各种墓志铭和石像塔上的文字书法。

除了汉字,中国书法还应该包括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其他民族的文字,如吐蕃、回鹘、西夏等。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中国书法》杂志上做一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书法的画册,目前还没有做出来,因为专家不多,即使有,也大多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从《中国书法》杂志的角度来看,这类题目除了文字学之外,还应该从书法的角度来研究。这些简牍的横写风格与中国简牍的竖写风格完全不同,但线条的变化也很丰富。我相信只要你用毛笔写字,只要工具和材料合适,即使是英语、德语、法语也能形成相应的书法艺术,之所以会这样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这些文字潜在的艺术美,以及构成书法本身的最基本的因素。

作为当代书法家,在审视丝绸之路文化及相关书法遗存时,必须体现一种文化情怀和精神。这种感觉和精神来自内心,是心中梦想的灵感,是对中华文明发自内心的一种信心和热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发展繁荣,恰恰是因为有一大批有奉献精神和雄心壮志的人。我觉得书法水平不一定和所谓的“艺术创作”有直接关系。当时的汉简和敦煌经书都不是作为书法作品创作的,没有一个作家或学者会把自己当成书法家。但他们无疑具有信仰和宗教精神,可以超越功利和某种目的,其意义自然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显现。

1.《汉唐胸怀 丝路精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汉唐胸怀 丝路精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3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