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7日上午,开展了“湖区人民法院集中实施季攻势”专项活动,共表彰执行案件53件,总金额2100万元。
现场套现案件不仅包括金融证券纠纷的执行案件,还包括涉及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医疗纠纷、民间借贷等类型的执行案件。其中用于执行案件的480万元涉及农民工工资等诸多案件,部分农民工长达六七年未能索要工资,从申请执行到执行完毕不到一个月,法院最大限度地履行了执行案件。
据了解,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湖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民生案件快速执行渠道”,对涉及人身伤害赔偿、医患纠纷、劳动报酬等案件实现了“三快”,即“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执行”。
湖区人民法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共受理民生案件333件,涉案金额6003万元,结案327件,审结5996万元,执行率99%,结案率98%。
湖区人民法院院长徐涛告诉记者,把民生案件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意味着切实为人民伸张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基于现实
在新城创建服务型法院
湖区具备新城、中心区、窗口区、生态区的基本区域条件,大城市、大农村是客观发展现状。同时还承载着“疏旧建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大数据、大金融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
基于“城市+郊区+农村”明显不同于传统主城区的地域特征,湖区法院管辖的案件呈现出“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新旧矛盾纠纷相互交织”的客观现象。为此,湖区法院决定将这一划分转变为一个契机,重点在新城区建设一个服务法治、保障发展、引领创新的服务型法院。
据了解,湖区人民法院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努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坚持审判监督权、审判管理权和司法行政管理权同步改革,逐步去行政化,实行扁平化管理,实现审判权下放和司法责任明确化的改革要求,同时赋予法官权力。
以司法改革为契机,以司法需求为导向,从小事和急事做起。一是加快审判楼建设,尽快解决异地办案现状,缩小当事人诉讼半径;二是整合团队力量,加快诉讼服务、司法行政事务、审判管理事务建设,开展集中交付、研究生实习助理、审判软件升级等工作。,提高司法效率,缓解人与案件的矛盾,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三是自觉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探索新城区专门人民法院设立机制,全面布局辖区法院,提高司法服务水平。
■需要机制的效率
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据了解,自2015年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以来,湖区人民法院面临困难,立足现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均接收病例数超过了300例。2017年上半年,全市人均接案结案数排名第一。
这次司法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法官岗位制度,实行司法责任制,改变法院的行政管理模式,提高司法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湖区人民法院在首批选拔27名岗位法官的基础上,新组建了5个审判执行小组和1个司法行政小组,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审判室结构和人员安排,降低了审批水平,实行扁平化管理,21个办案小组全部进入审判一线。二是进行人事分类管理改革。按照一系列公开选拔程序,将全院警官分为岗位法官、审判助理、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湖区的人员配置普遍紧张,由于法院人员配置数量和结构不合理,所有办案团队都没有法官助理,岗位法官基本上满员运行,工作压力急剧增加,人与案件的矛盾极其突出。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法院一方面结合小区条件,按照区委对洪祥书记的要求,大胆去法院机房架构,探索扁平化管理,与行政服务、审计管理服务并驾齐驱,以机制代替编制。另一方面要抓紧办案,领导带头办案,保证审判任务基本完成。2016年,有8名岗位法官在医院处理了300多起案件,占近30%,其中熊德民法官全年处理了380起民商事案件,在医院结案数量中排名第一。
湖区人民法院监察组工作人员苏飞告诉记者,2017年上半年,受理法院五位领导共受理案件316件,结案261件,其中徐涛院长受理43件,结案42件。
■明确的权力和责任清单
激发法官办案的活力
徐涛说,权力下放带来的是高效率。
因此,湖区人民法院制定了权责清单。明确法院领导、审判组、岗位法官的权利和责任。取消案例批准。下放案件审批、人事管理、发文等权限。以前由庭长和庭长行使的职务法官。
同时,改革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设立法官联席会议,建立审判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加强对法官审判权的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四是将奖惩与审判质量和效率挂钩,落实“以案定赔”的改革思路和措施,激发法官办案活力。
此外,湖区人民法院依托行政指挥中心,创新行政措施,努力解决行政问题。依法将被执行人录入不可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库,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对被执行人的惩戒和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司法侦控系统功能,提高案件执行率。司法侦控系统投入使用后,我院执行案件的侦控率为100%,大大提高了案件执行的结案率和正点率。
截至今年6月26日,共记录1268人,901例,其中45例由执行人自愿执行。据统计,医院执行的案件数量迅速增加。2013年刚移交的时候不到200例,2014年猛增到600多例,2015年1400例。2016年,有1580起案件,2017年上半年,执行了1500多起案件,大幅增加。但全年现金额度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5.1亿元,2016年3.78亿元,2017年上半年1.25亿元。
■一年打基础
五年领先
据了解,湖区人民法院成立于2013年,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基层人民法院。湖区法院由于种种原因,案件太多,异地办公太少,困扰严重。
徐涛表示,改革面临困难,立足现实,敢于探索。
自2015年以来,湖区作为贵阳的中心城市,一直专注于贵阳“六大工程”的实施,旨在全面建设贵阳发展升级版,大力推进贵州金融城建设。湖区人民法院将顺应历史潮流,以司法改革为契机,锐意进取,大胆行动,申请成立国内首家绿色金融法院。
接下来,湖区人民法院将根据辖区发展规划,积极建立金华镇生态旅游法院和工业园法院。
徐涛说,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湖区人民法院以今年为基本年,制定了五年目标:“一年打基础,两年翻身,三年正规化,四年创一流,五年领先。”
1.《五大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大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8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