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三十六
1970年初,当王兴国得知要去非洲修铁路的消息时,妻子张云华的第一反应是不让去,她不舍得丈夫去那么远的地方,而且他们的儿子还非常年幼,大的3岁,小的仅2岁。但王兴国告诉妻子,他是干部,又是共产党员,既然国家有需要,就应该带头去。10月,王兴国和1000多名同事一起乘坐“建华”号远洋客轮从广州出发奔赴坦桑尼亚。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0.baidu.com/feed/d1a20cf431adcbef8c6c7043378b8dd5a2cc9fcc.jpeg?token=c81db1aade1205f1d63f4d2c3c484950)
在泰兴市民政局,保留着一份1971年王兴国写的文章,开头是毛主席语录——“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另一句是“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对于他而言,前一句是他追求的境界,后一句则可解释他缘何选择要去非洲。
在修建依郎基二号隧道中,王兴国不怕洞内水大、土质易坍塌的风险,和同志们一起奋战在第一线。在抢挖土质洞门的基坑中,正当他英勇奋战时,突然发生塌方,被埋入土中,当即受伤。因伤势过重,经多方抢救无效,他为支援世界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年,王兴国35岁。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ac345982b2b7d0a2a61bbc045dcbd5014a369a02.jpeg?token=2f0b439ddff68d63c0414e6a633ff3a5)
钱贝西大桥为赞比亚境内最大的一座铁路桥梁,全长267米,水深达5.6米。为了建设这座大桥,中国援助坦赞铁路技术组技术员李金玉和其他3名同事,在没有潜水和水下照明设备的条件下,用绳子往腰间一系,潜入河中测量地形。由于多次下水着凉,李金玉患上大动脉炎,后因双腿失去知觉而被截肢,终身瘫痪。木工蔡金龙患胃癌晚期,吃啥吐啥,仍忍着疼痛立模型、上脚手架,拽都拽不下来,最后硬被强行送回国内妻子身边时,已形销骨立。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3.baidu.com/feed/342ac65c10385343ff2e9a5000371376cb80888e.jpeg?token=b23bd60473c20f513a23ec99f14971b3)
64岁的铁路工程师查马已为这条铁路工作了40多年,几乎经历了坦赞铁路的运营全过程。查马说,他是中国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他仍然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个中国老师Mr.Liu,这位中国老师的严谨工作作风和熟练的技艺让他受益匪浅。“我从1978年就开始和我的第一个中国老师Mr.Liu学习,他亲手教我如何制作铁路零件,每制作完一个,他都要认真检查,确定完全合格后,才会让我制作下一个。正是因为他的严格要求,我才能够一直胜任坦赞铁路的工作。”尽管已无法查证查马口中的Mr.Liu的具体名字,可我们在查马话语中能感受到他对这位中国老师的深深感激。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6a600c338744ebf8007eab7a4ddd74226059a711.jpeg?token=2385d32ebd48e7d73c24890938d2dc6e)
坦赞铁路全长1860.5公里,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博希,通过坦桑尼亚的4个地区和赞比亚的两个省,越过“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穿过高山深谷、悬崖峭壁、河流湖泊、森林草原与大沼泽地,地形地貌极其复杂,高低落差极大。一位西方工程师在参观过坦赞铁路后,感叹地说:“只有修建过万里长城的民族,才能修建出如此高质量、高标准的铁路。”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e7cd7b899e510fb3d8db939c42176b9dd0430cac.jpeg?token=ca7d7bb4de685fe0dc1ba5ee3c18d8c2)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浪潮中新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一些国家的封锁,这两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坦、赞两国领导人向世界有关国家请求援建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一些西方国家考察后的结论是:修筑坦赞铁路没有经济意义。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4034970a304e251f6264528b3da26a1f7e3e53db.jpeg?token=840e9c69e5f0210b56519cb86502da1a)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毛泽东在与尼雷尔总统会谈时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b58f8c5494eef01f50c9c0e77bda3a2dbd317de4.jpeg?token=2fb3a5b8388ce6194bb140f0ce6321f5)
作为坦赞铁路的奠基者之一,时任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这样评价这条铁路:“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赞比亚开国总统、南部非洲独立运动领导人卡翁达曾这样动情的讲述这段历史:“我和尼雷尔总统一同去西方国家,告诉他们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需要这条铁路。然而,西方国家拒绝了我们,告诉我们不要期望有这样一条铁路。然后我们一同去北京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坚定地表示,‘我们和你们一同建这条铁路。’于是,中国兄弟姐妹们来了,我们一同拼搏。你看,这种友谊多么单纯。当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建成了这条铁路。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友谊呢?”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5.baidu.com/feed/64380cd7912397dd500d960ac5a611bfd0a28771.jpeg?token=8efc8c86461457b63c44a23109bcbdf7)
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在世界多国和国际组织拒绝援建这条铁路时,中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并派专家对这条铁路进行修建、管理、维修,培训技术人员。由此,坦赞铁路建设正式启动。中国先后派出5.6万人次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高峰时,在现场的中国员工多达1.6万人。沿途修建了320座桥梁,22条隧道、93个车站。1976年,举世瞩目的“自由之路”坦赞铁路全线顺利完成工程收尾和设备安装配套工作,整个建设只用了5年零8个月。一位西德记者在《毛泽东的人做得更快些》的通讯稿中这样写道:“中国人与美国人正在东非进行一场艰苦的决斗。然而,今天已经可以确定一点:中国人已经毫无疑问地占了上风。他们的建铁路工程较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年半;相反地,美国人落于他们自己计划数个月之后。”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0824ab18972bd407c3d55378e8ad3d590eb309d6.jpeg?token=74f1317dd486ee8050a0c6b99b68098a)
时至今日,在连接坦桑尼亚与赞比亚的千里草原上,由满怀对非洲人民的真挚情谊的中华儿女援建的“钢铁斑马”——坦赞铁路列车仍日夜奔腾不息,而他们中有60多人永远长眠在这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其中最年轻的金成威烈士牺牲时还不到22岁。由中国帮助建设的亚吉铁路、蒙内铁路也在近年相继开通运营,为推动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728da9773912b31bae8c4cbc123c9572dbb4e174.jpeg?token=afd4da74d100e506067fd3a114893fc6)
异国青山埋忠骨,往昔峥嵘今犹酣;巍巍德业馨赤土,未竟成真报九州!一代又一代中国援非人员用他们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中国对非洲兄弟庄严承诺,他们是铸就中非友谊丰碑的英雄。
1.《[直新闻]“中国在我们最困难时帮助了我们” ——坦赞铁路见证中非友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直新闻]“中国在我们最困难时帮助了我们” ——坦赞铁路见证中非友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2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