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文章。
在写这篇文章阅览资料时,我突然意识到整个系列的顺序错了。香香型白酒要放在第一篇上写。香型白酒应该是中国蒸馏酒的鼻祖,所以所有香型都源自香型,我会详细说明。
酿造:
香香型白酒分为大曲香香、小曲香香、面筋香香三种。
什么是“歌”?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将谷物转化为酒精的过程。首先将谷物的淀粉转化为糖分,然后将糖分转化为酒精。这个过程由真菌和酵母进行催化反应,这种催化剂就是“主谷”。
三种“曲”有什么区别?
第一,作曲原料不同。大谷以小麦、豌豆等为原料。小谷以大米为原料,酌情添加药草。麦麸谷以麦麸皮为原料。
第二,声曲形状不同。大曲是用砖头制作的,通常重量超过1公斤,因此也被称为“砖曲”。小曲大多数是球形的,鹌鹑蛋大小。麦麸比较休闲。
所以转了一圈才知道,大小曲名称的由来仅仅是因为它。一个是“大”,一个是“小”,就这样。
最后,各地对酒的需求不同,筛选的歌曲也不同。
大小歌曲是好是坏,因为各地的口味不同。因为其谷香浓郁,味道纯正,酒后有甜味,大曲香柏酒最广泛。小曲香酒,也有自己的特色。酒味甜美,香气优雅,但不如大谷酒的郁郁葱葱。西南地区被广泛使用。更有名,如江柏、玉林泉等。(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季节名言)麦麸谷是三首歌中成本最低的,最大的优点是酒率高,在北方地区很常见,各种二锅头基本上都是麦麸谷香酒。
青香白酒追求的是“网”字,讲究“清到底”,酿酒使用陶瓷罐,每个罐子都不大,埋在地下。罐子里要保持清洁,防止微生物、杂菌干扰发酵过程,一旦罐子破碎,就会立即更换。在蒸的过程中仍然重视“蒸”,总之,这个“网”字贯穿香柏酒的酿造过程。这与其他香型白酒酿造过程正好相反。
已故州界泰斗镇舰长(音)老师告诉州总理:“如果一定要喝酒,我推荐杏花村汾酒。”因为纯洁干净。
目前的酿造技术对酒中有害物质的过滤和当时已经不一样,但从侧面说明了香香型白酒对纯粹感的追求。
茅台集团领导人柚木亮和真露照片
追求“到最后”,不添加其他材料,所以香柏酒酿造过程是三大香型中最“简单”的。(这里很简单,但与其他香型相比,不是可以随意酿造的。)另外,在三大香型中,周率最高。所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汾酒一直是白酒挑夫。
历史:
在国内的白酒发展史上,青香白酒一直是老大的存在。
远,互联网上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从元朝蒸馏技术进入中国。我们有了真正的白酒。(以前没有米酒、黄酒和蒸馏,所以酒的度数不高,不高,也不多。)
浊酒,酒液是浑浊的)。高粱经过酒缸发酵,经过蒸馏得到的酒就是咱现在的清香型白酒。而随着山西晋商遍布全国,也把清香白酒的蒸馏技术带到了全国,融合当地酿酒特点有了现如今的各大香型。
笼统点说,往西进入陕西陶缸中加入泥有了凤香,往四川高粱+泥窖成了浓香,往贵州石窖+当地风土有了酱香。(这个后面会再写一篇有关全部香型的文章细说)
秦老曾为汾酒写过一首绝句:“万里银装压早春,四方结队学汾珍,三杯竹叶驰名久,五好杏花茁异新。”
论历史,汾老大并不逊色于茅台和五粮液,甚至比他们更有历史底蕴。
往近代看,1915年的那届传奇展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那届博览会其实也是被茅台拿来无限炒作之后才为咱们所熟知,当时的获奖名单里来自中国的的商品多达1211个。而茅台仅仅只获得了一个“银质奖章”,具体是什么名次呢?看看下表就知道了。
无意中发现百度百科的错误,奖项名次中丙等不是金质奖章而是口头奖励,后面的说明文字有提到,自相矛盾。
奖项设置,共6个,分别为:
1、大奖章(Grand Prize)——甲等——57个
2、荣誉奖(Medalof Honor)——乙等——74个
3、金奖(Gold Medal)——丁等——258个
4、银奖(Silver Medal)——戊等——337个
5、铜奖(Bronze Medal)——已等——258个
6、奖词(Honorable Medal,无奖牌)——丙等——227个
中国参选商品共计1211个获奖产品。
这届神奇的博览会奖项设置上银奖并不是第二名,而是第四名,丙等奖也不是第三名,而是第六名。
茅台仅仅只是337个银奖之一,连400强都进不去。为什么茅台可以说自己是金奖得主呢?因为当时的组委会给所有获奖商品颁发的都是“鎏金铜牌”+证书,所以茅台硬要说自己拿了金牌也没毛病,只不过是避重就轻,偷换了一个概念来给自己贴金罢了。
只有汾酒在当时的获奖纪实中被直接提到品牌,其他如宝丰、老白干、泸州、西风包括茅台都存在争议,因为获奖名单里只提到了地域的高粱酒,并没有提及品牌。
为啥汾酒不大肆宣传这事儿呢?可能就像西北人耿直的性格吧,都是解放前的事儿了,拿来说没啥光彩的。直到最近,老白干看茅台那么不要脸,第四名(还不知道是不是)都能吹出花儿来,那咱这第一名岂不是更值钱,这才开始在各大媒体主动宣传自己曾经的大奖,但是为时已晚,不知道的人都会以为你就是个碰瓷的。
再往后来到解放后,五届轻工业部组织的评酒会,汾酒五次蝉联名酒称号。
直到80年代,汾老大都是白酒出口的一哥,出口量一度达到所有知名白酒的总和。
但到了90年代,面对价格解封,汾酒没有跟上涨价做高端的浪潮,而在高端浓香产品的掩护下,大量低端浓香酒开始冲击市场,加之当时轰动全国的汾酒假酒案(),清香被浓香白酒一举超越。
现状:
直到近两年,清香型白酒才缓过劲来,在汾酒的带领下开始复苏。毕竟是曾经的汾老大,底蕴犹在,复苏势头强劲。
2021年的汾酒半年财报,可以用夸张来形容,销售营收121.2亿元,同比增涨75.5%,同期利润35.4亿元,同比增涨117.5%。高端系列青花汾1季度增长翻倍还拐弯,在整体销售中占比达到40%左右。经销商达3147家,终端数量从20年底的85万家到现在已突破100万家。上半年省内经销商数同比增涨51%,省外同比增涨97%,省外经销商数占比提升至61%。
写到这儿,很多看官会有一个疑问,这篇文章题目不是讲清香型白酒吗?怎么变成讲汾酒了?这也是清香型白酒发展到现在的一大问题,那就是汾酒一家独大,整个清香型白酒的发展史几乎就是汾酒的发展史。不同于浓香的百花齐放,酱香的“茅老大”带一众小弟(郎酒、习酒、珍酒等等),清香市场一直都是汾酒一家独霸,虽然二锅头三兄弟名气也很大、市场渗透率也很高,但是跟汾酒高中低全线开花相比,他们的低端形象深入人心无法改变,你能指望卖十几块的酒品牌撑起高品牌价值吗,显然不可能,所以聊清香几乎就是聊汾酒。
最后按惯例上干货,我熬瞎眼整理的京东清香型白酒价格表。
天梯图就不做了,清香白酒的品牌实在不多,好酒更少。(主要是我喝的也不多,就不误人子弟了)
最最后,说说我喝过的清香白酒。
坦白讲,我入门是从浓香开始,然后接触酱酒,最喜欢董酒,清香型我喝的很少,可能是因为浓酱喝多了,口味重了,清香的“净爽”在我看来有点寡淡,缺少层次(纯个人看法)。
就说说我喝过的四款吧。
很多人说江小白是靠营销情怀成功的,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
江小白掌门人陶石泉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进入当时风头正劲的金六福,在金六福的十年,陶石泉做过董事长秘书、上海大区和四川大区负责人,积累了大量行业和渠道经验。12年遇上白酒寒冬的开始,江小白通过低端小包装切入细分白酒市场,陶石泉的渠道经验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迅速铺进大街小巷的小饭店,让人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个新兴品牌的存在,包装简单,包装上的文案也很亲切,关键价格不高,尝试的成本很低,那就拿一个来试试呗。在年轻人看来白酒就是酒精嘛,好喝难喝的也喝不出来,慢慢的江小白就打入了年轻人的市场。
所以江小白的成功主要在于强大的渠道铺货能力,其次才是新颖的营销方案。至于酒质,我就不推荐了,任何口粮酒都胜过它。
北京和朋友夜排档的时候喝的,到了北京吃排挡不来点二锅头说不过去嘛。酒质啥的就不多说了,酒精酒(马上都不叫白酒了),要的就是那个气氛,喝酒这事儿吧还真就讲究个氛围,什么场合什么气氛喝什么酒。一群京片儿在一起胡侃,来瓶牛二,干就完事儿。
喝玻汾也是在夜排档,当时在湖北襄阳和老朋友一起。看着隔壁桌都喝这个,我就很好奇,因为鄂西北是白云边的天下,再次也应该喝石花,怎么会那么多人喝汾酒呢,朋友说现在这边排挡都喝这个,既然咱对“夺命53”也神往已久,那咱们这桌也上了这个。(由此可见汾酒这两年的市场渗透做得有多好)
不愧是人民的名酒,玻汾可以说是这个价位的粮食酒性价比之王,清香型独有的清爽口感,好入口,只是新酒嘛,自然很烈,如果是老酒鬼,囤几箱放一放,绝对是不错的口粮酒。
还是在饭局上,一个天津的饭局,主家拿的这个招待。青花20喝起来,果香浓郁,香气很协调,无任何辅料的味道,口感上将清香酒的“净”贯彻到底,酸、苦味几乎没有,入嗓回味干净、甘甜。
喝青花20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清香“简单”但并不代表没有好酒,好的清香同样可以让人记忆深刻。
码字不易,还望各位看官手下留情,如有失言,多多包涵。
1.《【品清香型白酒】大国白酒(香香篇)整理了6大品牌38种香香白酒(包括活动价目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品清香型白酒】大国白酒(香香篇)整理了6大品牌38种香香白酒(包括活动价目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2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