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来点赞最多、品级最高的花卉不是梅花和牡丹。二华一号、一号和王在中方宝就像双峰对峙一样,领导人群论3354好像梅花后来阉割了。

放眼翘楚之花,如兰,有“国香”之誉,以香著称,却姿容逊之,无以较胜;又如芍药,有“花相”之衔,色香兼具,亦毕竟弱于牡丹一畴,难为比肩……,可见梅与牡丹,欲望其项背者,寥寥几希。不过,梅花、牡丹也并非就那么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似乎除它们二者之外,生平未逢敌手。回溯一下我国的花史,终会发现,梅花、牡丹之外,尚有一花亦曾获得过甚为尊崇的地位,说起来也真了不得,值其盛时,竟直逼牡丹而绝无逊色,以至当时人们用“抗衡”一辞以比两者的关系,此花就是风姿绰约、娇艳动人的海棠花。

这回来讲讲海棠花的典故——海棠春睡。

据《海棠谱》转载《冷斋夜话》上的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据说明代才子唐伯虎由此典故,画过一幅《海棠美人图》,《红楼梦》里对秦可卿房间摆设的描述中也提到过,“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春睡”代指杨玉环,以贵妃睡未足比喻海棠花的妖娆。后来随着咏海棠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普及,发展为以美女喻海棠花。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深受人民的喜爱,故事在流传中多有演绎。此情节未见正史记录,其真实性值得商榷,但“海棠春睡”的典故自北宋出现后,多见诗文引用。

引用此典故较早的当属苏轼,苏轼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日暖风轻春睡足……朱唇得酒晕生脸”(《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的诗句,两诗暗引杨贵妃海棠春睡的典故,反其意而行之,以美人来形容海棠的神韵。

后世文人受此典故和苏轼描绘的秉烛赏海棠花的启发,常用杨贵妃作比海棠花,用美人的醉态、睡态描摹海棠的神韵。如:

“睡起胭脂懒未匀,天然腻理还丰肉。”(宋赵次公《和东坡定惠院海棠》)

“醉脸红匀睡未醒。”(元王恽《海棠》)

“脸晕轻红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时。”(元黄庚《海棠》)

“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宋刘克庄《黄田人家别墅缭山种海棠为赋二绝》)

“莫把花与杨妃比,能与三郎作祸胎。”(宋刘克庄《海棠》)

“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独欠少陵诗。”(宋范成大《赏海棠三首》),联用海棠春睡和杜甫不咏海棠两个典故。

“宛如初浴出华清,讵是朝酣睡未足。”(宋潘从哲《海棠》)

“沈香亭子勾栏畔,消得君王比太真。”(金梁持胜《海棠》)

“海棠睡起春正美。”(元袁士元《海棠》)

“美人睡起不胜愁,弄粉调朱只漫羞。”(元贡性之《海棠》)

“玉环睡起娇无力,腻粉微匀酒晕生。不是开元写遗恨,世间那得见倾城。”(元贡师泰《题海棠》)

“暖日胭脂凝晓困”,元代丁鹤年在《海棠》中的诗句,以“胭脂”代指海棠,属于修辞学上的借代,“凝晓困”化用“海棠春睡”的典故。

“欹侧漫同妃子醉。”(明吴国伦《海棠》)

“妖环不醉三郎醉,银烛高烧看海棠。”(明周鼎《海棠》)

“想得杨妃新睡起。”(现代张大千《乞海棠》)

1.《【红酒是否有酒晕】海棠春睡与杨贵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酒是否有酒晕】海棠春睡与杨贵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3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