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以“熬夜不是晚上,而是自由”的口号,我们渐渐睡过头了,或者完全没有学到8小时睡眠论是错误的。
有段时间,我失眠严重,睡前喝点红酒助眠。但其实,红酒养生也是一场骗局。
晚间,睡前,你取出一瓶刚买入的红酒。
开瓶,醒酒,摇晃,细闻,看着它那细腻的挂杯残液,满足。
然后淡淡地喝一口:
啧,真养生!
不知何时,红酒由辅餐饮料变成了“养生圣品”;防癌、抗氧化、保护心血管……一杯似乎蕴含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无数人购买饮用。
被千万女性追捧,专业课程跟着学……
可是,红酒真的有如此神奇的保健功效吗?实际上也是忽悠了千万人的养生骗局。
酒精加葡萄
没有这么神奇
1、有酒精,就存在致癌风险
美国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选择50岁以上的成年人作为样本,发现适度饮酒与降低死亡率之间并没有明确关系。
任何度数、酒量的饮酒,都不能够降低死亡率。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也在2015年发表过一篇文章,随机抽取了4400名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发现即使是适量饮酒,也会对其心脏功能造成损伤,更不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世卫组织已经将酒精饮料纳入一级致癌物,也不建议将饮酒作为一种保健方式。
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早在2010年就指出,摄入酒精类饮料会增加罹患肝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更是发表过多篇论文,认为任何饮酒行为都会给人带来健康隐患,而最安全的饮酒量则是0。
同时酒精会增加人动脉硬化、胃和肝损伤、心律失常的风险,这是被证实认可的。
也就是说,酒喝得越少越好,不用说用酒保健了,不喝酒就是保健了。
红酒的本质,就是水、葡萄汁产生的酒精,与其他酒类相比没有特别之处。
一家“红酒博物馆”,储藏了5000余种红酒 / 视觉中国
2、所谓的抗氧化功效,几乎等同于无
葡萄中蕴含的酚类物质,包括原花青素等,特别是由红酒而走红的“白芦藜醇”,被认为是有效的抗氧化物,能帮人保持青春容颜。
宁夏赤霞珠。葡萄皮表面覆盖的一层“白霜”,就是白芦藜醇 / 视觉中国
号称“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其实效果甚微。
首先,酒精本身也是一种还原物,有着抗氧化的作用,但没人会认为单靠摄取酒精就能美容养颜。
经常喝酒的大叔,也没法变成小鲜肉。
而靠葡萄里的花青素、白芦藜醇抗氧化,就可能是个笑话。
且不论目前多酚类物质抗氧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胞与动物实验,无法直接推导到人;
就算有效,一杯红酒中蕴含的量,也实在是微不足道。
举个例子,一个68kg的成年人,要达到要求的剂量水平每天需喝750瓶到1500瓶红酒。
花青素是深色植物的色素来源。图为紫罗兰 /视觉中国
能喝下这么多酒,除非你是个酒窖。
如果你实在喜欢花青素和白芦藜醇,其实也不用红酒: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就行了。
也可以做一点葡萄汁,因为花青素主要藏在葡萄籽内。
或者干脆用更直接的方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SOD等,多喝水多吃水果,效果比红酒好副作用还小。
3、已有的历史和科研成果,可能也是骗局
说到这里,有一件荒唐事不得不提。
有一位名叫达斯的权威学者,在几十年间发表了大量白芦藜醇的文章。
可在2012年,他因为学术造假被撤职,论文也被撤销。
目前在许多网站看到的营销文章,都有可能是这位学者的所谓“研究成果”。
抗氧化、抗癌,也都没有研究能够明确证明,对人有效果。
最后我们可以再解答一下“法兰西悖论”的问题。
红酒有保健功效的说法,最早就来源于这。
1991年,美国CBS电视台播出“法兰西悖论”节目片 / youtube, CBS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次营养调查显示,法国人喜爱鹅肝、奶酪,日常饮食的胆固醇含量,要远远高于英美人。可是,他们冠心病致死率却比英美人低很多。于是就有人提出,法国人日常习惯喝红酒,这降低了冠心病的发作。
但已经有人发现,所谓的法国人喝红酒降低冠心病致死率,其实是个骗局。
90年代,欧洲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更喜爱啤酒,葡萄酒销量因此下降。
为了挽救传统红酒产业,这一为了营销做出的养生骗局,便产生了。
2018年6月,法国:波多尔美酒节二十周年盛典 / 视觉中国
而所谓的“法国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冠心病致死率低”,也只是用统计手段造成的假象。
喜爱养生的中国人,毫无意外掉进了这个坑。
从一开始,红酒养生,就是假的。
红酒养生
中国人有多痴迷
中国人对于红酒,不可谓不痴迷。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国内的红酒经济也在近几年迅速形成和发展。
2017年,中国进口葡萄酒金额达到了188.7亿元,这一数字在2011年仅为92.8亿元,短短6年时间翻了一倍之多。
中国进口红酒直销中心 / 视觉中国
酒庄和红酒品牌纷纷崛起,也在国际红酒比赛上夺得多项金奖荣誉,甚至国内也出现了被《纽约时报》比作“下一个波尔多”的产区。
众多的红酒品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大热综艺、纪录片冠名,在去年也引起了一阵讨论。
红酒的高出镜率、高消费水平,使得许多公众人物也下海搞起了红酒生意,将红酒纳入自己的商业版图。
宴会红酒 / 视觉中国
如此巨大的浪潮,与红酒所谓的养生保健功能,是分不开的。
在日常消费逐渐发达的中国,民间谈论红酒养生的说法也愈发高涨。
从公众人物到平民百姓,“红酒等于保健品”的观点,几乎快成为了共识。
在某音乐类节目中,嘉宾们一起聚餐。
其中一位患有肠胃病的歌手,被工作团队要求不能吃辛辣、不能喝酒时,就这样辩解:“红酒不会怎样,红酒喝一点养生的。”
大众视野中,更是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红酒泡洋葱”、“红酒加柠檬”、“加热红酒”和“保温杯泡红酒”等新式喝法。
可其实被吹上天的保健功效,可能只是为了忽悠你多多购买。
甚至,这些闻所未闻的保健喝法,对人的身体反而有害。
红酒怡情
但毕竟还是“酒”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主动被动,红酒因其“低度数和独特果香、以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消费者印象”,不会也不可能从社交、餐饮场合完全消失。
不过,在饮用红酒时,也要注意这些事项。
以下人群不适宜喝红酒:
1、备孕期人群和孕妇
备孕期间,男女双方都不适宜饮用酒精饮料,因为会对精子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孕妇也不适宜喝酒。
过度饮酒不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还可能造成流产等情况。
为了妈妈和宝宝的安全,即使是红酒,也请不要轻易尝试。
2、服药人群
吃药不能喝酒,有些人也许会拿红酒当做挡箭牌,认为红酒度数低,没问题。
事实上,酒精会和药物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不管度数如何。
浙江宁波一40岁男子,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喝下半瓶红酒,造成胃出血住院,做了手术才得以脱险。
目前头孢类、安眠药类、解热镇痛类、降糖类、降压类药物都不适合在服药后喝酒。这类药物配上酒精,甚至会在短时间内要了命。
而在日常服药过程中,注意药物说明书以及医生嘱咐,有的药品禁酒的时间可能更长,会达到一个星期。
3、胃、肝病人群
酒精会增加胃部和肝脏负担,特别是肝在将乙醇转化过程中,会释放乙醛等有害物质,这对人体十分有害。
作为重要消化器官和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请善待你的肝脏,不饮酒。
以下喝红酒的行为请坚决杜绝:
1、饮用自酿红酒
有人认为,外面买来的红酒,里面会有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为了追求“纯天然无公害”,他们用买来的葡萄与酵母、白酒等,自酿红酒。
2009年10月13日,沈阳一居民展示自酿的葡萄酒 / 视觉中国
实际上,因为不了解制作工艺,也缺乏一定的技术条件,自酿的红酒很可能甲醛超标。
甲醛溶于水,俗称福尔马林。
红酒酿造需要特殊技艺,图为一酿酒师在酒庄检查红酒品相 / 视觉中国
目前,甲醛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且会严重影响视神经甚至致盲,而福尔马林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据郑州晚报报道,浙江一喜欢自制食品的张先生喝了自己酿的葡萄酒后,双眼视力陡降到0.1,经过检查,就是因酒里的甲醛导致了中毒性视神经炎。
所以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请一定不要尝试自酿红酒。
2、一瓶酒敞开,连喝一星期
有些人认为每天一杯红酒,是相对适量的饮酒量。
而一瓶红酒打开后,以每天一杯的速度,一天根本喝不完。
于是这瓶敞开的红酒,被连续喝一星期,甚至一个月。
事实上,红酒开盖后,即使放在低温条件下,也只有三天左右的保质期。
连续喝一个星期的红酒,显然已经腐败变质了。
如要想喝红酒,请注意尽快将瓶内红酒喝完。
作为低度数的果酒,红酒可以怡情,可以佐餐,可以社交,但是它一定不能养生。
对于酒,为了健康,能不喝就别喝。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
1.《【红酒是保健品吗】中国人迷恋的红酒养生,是场100%的骗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酒是保健品吗】中国人迷恋的红酒养生,是场100%的骗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3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