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哥哥用“一瓶82年的拉菲”的话来说,是82体,即82年之间,82年二锅头,82年红牛。
由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是香港电影进入大陆市场的黄金时期,大陆观众渐渐听说了82年拉菲神秘的炫富饮料。
虽然大多平头百姓并未尝过拉菲的真滋味,它的品牌宣传却已经在大陆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虽然我现在还喝不起,但等我有钱了,就喝这个!老百姓喝不起没关系,大陆的商人与官员才是酒水消费的中坚力量。中国人一向有酒桌上谈生意的传统,酒喝好了,人伺候好了,就什么都好说。继白酒以后,红酒成为了商务餐桌上的新宠。拉菲就这样作为“洋茅台”成了大陆宴请的标配,供不应求,价格自然猛涨;而价格越涨,人们就觉得喝拉菲更显身份,导致其更加供不应求。就像买奢侈品一样,不选对的,只选贵的。
在1982年之前,70年代末的整个波尔多地区正陷入“假酒案”的低谷中。当时的大经销商Cruse酒业,把廉价的散装酒伪装成名庄酒出售,卖出了300多万瓶涉案酒,占当时波尔多酒年销售量的5%。这件事让波尔多声名狼藉,所有酒庄的销量都跌至谷底,甚至连一级波尔多酒庄的酒都沦落到杂货店的促销柜台上。
而1982年给了波尔多红酒一个翻身的机会。1982年的波尔多地区迎来了一个完美的夏天:日照长,气温高,雨水偏少但并不干旱。在这种天气下收获的葡萄成色饱满,果香浓郁。完美的天气加上改良后的酿造技艺,波尔多葡萄酒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除了那一年天公作美,80年代职业评酒师的出现,也为传奇的82年送上了一臂之力。在1980年代之前,评酒师更像是红酒的促销人员,而不是为消费者提供中立建议的红酒专家。直到80年代的,消费者保护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产生了两个最早的独立评酒师:罗伯特·芬尼根(Robert Finigan),和罗伯特·帕克(Robert M. Parker Jr.)。两人打破了与酒商的利益联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中立的红酒建议。
罗伯特·帕克在自己的半月刊简报The Wine Advocate上坚称82年是波尔多红酒的“世纪之年”。他不但对酒本身给出最高评价,而且像个信心百倍的股市分析师一样简单粗暴地告诉消费者,82年波尔多的期货,尽你最大努力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以后肯定涨价!不久之后,越来越多的其他评酒师开始同意帕克的观点,包括一本很有影响力的评酒杂志《酒类观察》(The Wine Spectator)。整个产业对82年波尔多红酒的评价开始压倒性地往好的一面倾斜,这给了消费者极大的信心疯狂买入期货,使82年波多尔红酒的价格一路飙升。帕克自然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了全世界对红酒销量与价格影响最大的评酒师之一。不要低估专业评酒师对红酒行业的影响力。被《纽约时报》评价为“帕克一品酒,酒庄就发抖”的罗伯特·帕克,给一瓶酒打85分还是95分,就是六七百万欧元销售额的区别。到了80年代,港商叶福章在香港成立福尧贸易有限公司(Topsy Trading Co.)自己打天下,并幸运地遇到了一笔极划算的好生意:几百箱清仓大甩卖的82年拉菲。这次引进是一级酒庄红酒第一次有规模地涉足大中华地区,也是拉菲在中国出名的源头。一级酒庄的名号在香港很快就成了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转眼间,香港电影里从赌神到古惑仔,都开始喝拉菲。《赌神》里,发哥带着他自信迷人的微笑,潇洒地要求“来一瓶82年的拉菲”;《古惑仔之龙争虎斗》里,秦沛饰演的马来西亚拿督在夜总会更牛逼地叫服务员“拿几支82年的拉菲来”;《放逐》里,林家栋则装逼过头地声称自己连“漱口都是82年拉菲”。
97年香港回归以后,就着地理位置的便利,广东的商人开始将拉菲从香港的免税商店带到大陆的酒桌上;江浙一带商业头脑灵活的商人也开始炒拉菲赚钱了。2004年中国大陆降低进口葡萄酒关税,更加助推了这一趋势。拉菲酒庄的所有者罗斯柴尔德集团,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走在了成为中国最红葡萄酒的路上,但既然木已成舟,在中国的市场推广自然也要格外抓紧。
2005年,拉菲参加上海举办的“法国著名奢侈品牌展”,进一步加深自己在中国消费者心中高贵的形象;2008年,拉菲在那年的酒瓶身印上大红色的汉字“八”,不遗余力讨好中国消费者爱吉利的心理。在各方努力下,2010到2011年间,拉菲在中国的价格达到了顶峰。在2010年10月香港苏富比(Sotheby's)的一场拍卖会上,3瓶1869年的拉菲被中国人拍到了150多万元一瓶的高价,就连并不稀有的2009年拉菲的期货,也被拍到了4万多元一瓶。据伦敦的葡萄酒交易所Liv-ex说,好年份的拉菲红酒比其他一级酒庄的价格要高出130%。红了的拉菲树大招风,各种拉菲广告开始出现在电视广播与报纸。“82传奇拉菲,独具法国风味,值得珍藏,原价1999,现价只要999……”这对只闻其名未尝其味的无知群众很有诱惑力,感觉买了这瓶999元的82年拉菲,立马跻身”喝拉菲的人“这个上层阶级。
2012年9月29日,首届北京澳门经贸交流洽谈会在北京国贸展览中心举行。拉菲红酒代理推广展台 /
和茅台一样,拉菲产量有限。真正意义上的拉菲酒需选用树龄在30年到40年之间的葡萄酿造,且对葡萄的品质和窖藏环境要求极高。根据拉菲官网显示,拉菲一年的产量在1.5万箱到2万箱之间,也就是20万瓶左右(每箱12瓶)。刨去与酒庄合作的全球各王室的订单,真正流入市场的不超过19万瓶。其中,三分之一配给欧洲,三分之一配给美洲,剩下的三分之一才会留给亚洲。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每年的配额大概为4万到5万瓶。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称,东莞一家知名的五星酒店一年就可以卖出4万瓶拉菲,广东地区每年的消费量是正常进口量的5倍以上。
2011年两会期间,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直接表示:“(拉菲)10年产量赶不上中国一年的销量,所以百分之八九十的产量都是假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只认中文的,所以很难看出拉菲的区别。“拉菲”这个中文名字并不是注册商标,所以经销商们可以把任何一个发音相近的外文名翻译成拉菲”,既没有在说谎,又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连拉菲酒庄的总裁克里斯多夫·萨林(Christopher Salin)都说,拉菲在中国的品牌形象上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人在起名上的创造力。比如把法国有一个酒庄叫做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多了一个“t”,却一样可以被音译成”拉菲“。更难辨真伪的是用真拉菲瓶子灌装的假拉菲酒。鼎盛时期,一个正品82年拉菲的空瓶子就能卖两三千人民币,而且很可能被重复利用很多次,直到磨损严重到无法让人信服再退休。要是再算上什么拉菲儿,皇家拉菲,拉菲古堡之类的山寨变种,在中国买到真拉菲的几率就更小了。
除了跟拉菲酒庄扯不上半点关系的假货,拉菲自己的副牌和其他下线牌也一样水很深,名字虽不同,但都带拉菲两个字,一般人也不知道区别。拉菲酒庄的副牌叫Carruades de Lafite,人称“小拉菲”,区别于正牌“大拉菲”。 最好的酒要使用30-40年的葡萄藤,而80年以上的葡萄藤则太老,要换掉种新藤。在新藤长到30-40岁这段时间里,为了节省开支物尽其用,酒庄就用这些新藤的葡萄来酿制像小拉菲一样的低端副牌。这些副牌本来应该非常便宜,价格比二级酒庄的酒还低,但小拉菲从2005年开始价格翻了10倍,卖出了跟其他四个一级酒庄的正牌酒差不多的价,就因为拉菲这个名字。另外一些人则认准了拉菲的五根箭标志,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各地酒庄的产品,只要带五根箭标志,不论好坏都一律大受追捧。
既然拉菲那么火爆,那么82年的拉菲到现在还没喝完吗?
答案是:没有喝完!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82年拉菲的价值,而1982年份的拉菲产量达到24万瓶的峰值。很多饮家同时也是葡萄酒的收藏者和投资者,他们买了酒不一定马上喝,而会储存一段时间,静待升值。
别说1982了,1952的拉菲都还会有一些存在仓库里。
大部分人买82年的拉菲都是出于投资目的,而不是饮用。
每当人们喝掉一瓶拉菲1982,都会让存世的拉菲1982数量减少,导致供需进一步不平衡。
于是剩下的拉菲1982会继续涨价,进而喝得起它的人会越来越少,它的消耗速度会越来越慢。
孤独的美食家
本期编辑 石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诉食者原创,转载请注明
来源于:foodtalker
1.《【拉菲红酒招商代理】已经36年了 82年的拉菲还没喝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拉菲红酒招商代理】已经36年了 82年的拉菲还没喝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4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