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集绘画、文学、装帧于一体,这种体裁的作品直接面对普通大众,售价十分低廉,因此成为上世纪50—80年代传阅最广泛的读物。90年代中后期,连环画以收藏品的身份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其价位迅速抬升,尤其是一些名家作品和特殊历史时期作品,更是价格不菲。如今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人书”已逐渐演变成了热度颇高的大众收藏品。
不久前,潘家园第八届连环画拍卖以总成交额近18万元收槌,吹出了市场回暖的信号。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小人书的收藏价值已经得到人们普遍认同,未来发展趋势将是稳中有升。”
老版连环画持续升温
潘家园连环画拍卖一直被连友视为市场的风向标,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连友云集。在第八届拍卖会上,总共有300件连环画现身,整场拍卖竞拍激烈,最终以总成交额近18万元收槌,一改2008年的市场相对低迷。
据了解,拍卖会上既有价格平实的一般藏品,也有平时市面难得一见的珍品,包括民国时期的连环画藏品《张骞通西域》手稿等。最终,《连环画手稿资料4套》成为整场拍卖会最贵的拍品,以2万元价格成交;《通俗前后汉演义等31本》则成为最受追捧的拍品,从500元底价起拍,以13000元成交。
资深藏家刘彦博表示,从这次拍卖及交易会交易情况反映出,老版连环画持续升温。他表示,“‘文革’前的作品被称为老版本,存世量相当有限,且具有不可再生性,鲜明的时代特色使老版本连环画动辄上万,身价不菲。”在连环画市场上,多数老版本连环画绘制者已成为名画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名家名作也成为资深连友收藏连环画的不二法则。例如,贺友直的《山乡巨变》,长期以来不但成为连环画学徒入门的必读范本,而且成为学习中国人物、山水画的“画谱”,极具收藏价值。
莫以页数多少论价钱
近年来,被誉为大众收藏佳品的连环画升值很快,一些新人也纷纷加入到连藏队伍中来。
和其他艺术品收藏领域一样,新手在初入行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薄厚来评判连环画的性价比。实际上,一本薄的连环画价值可能会比厚的高出很多倍。
对此,专家提醒,“切忌以页数多少来论价钱,连环画价值的高低与厚薄是毫无关系的。”同时,新手在选择的时候还要遵循品相至上原则。连环画的品相就是指它的外观完整性和新旧程度。
据了解,同一款连环画,品相的新旧会使价格相差很多倍,而品相的缺陷将直接导致其身价一落千丈。例如一本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九品相市价在400元,而六品相市价才不到10元。
在连藏界,一般把连环画品相分为十级。十为全新,九为近新,八为有折痕和污渍存在,可以正常流通;七为有涂写痕迹,图书很旧但保存完整;而六为无封面或封底,破损严重。一般而言,只有达到八品及八品以上的连环画,才具有收藏价值,有望走进拍卖市场。
多位资深藏家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连环画收藏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估算这个圈子现有60万收藏爱好者,未来连环画的发展趋势将是稳中有升。面临被日益推高的资金门槛,刘彦博称,“收藏爱好者不妨‘以书养书’,即通过出售现有藏书换来资金,再用于新的收藏。”
1.《专家支招:连环画收藏不妨以书养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专家支招:连环画收藏不妨以书养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9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