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些日子,有茶友反映到,她在刚收的白茶里,闻到了霉味。
刚刚收到的茶,竟然就有霉味,难道是受潮了吗?
茶友忙解释到不是,茶摸起来依旧是干燥的状态,没有明显的受潮迹象。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在干燥的白茶里,会有发霉的味道呢?
众所周知,霉味的产生和霉菌的滋生直接相关。
温度、湿度、营养源,是霉菌滋生的三大要素。
在干度足够,没有受到过多水分侵扰的情况下,白茶是断断不可能生出霉味的。
正当百思不得其解时,转念一想,茶友所收到的茶,是2019年的特级白牡丹,芽头饱满,白毫密布。
一般来说,开箱检查时,会有一股爽朗鲜明的毫香,最先跳脱出来。
但茶友却觉得,她最先闻到的是什么霉味。
毫香?霉味?当这两种一香一臭,一好一坏的味道同时浮现在脑海时,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这位茶友,不会是把白茶的白毫,错认为发霉了吧?
下边就来当一回福尔蘑菇,好好猜测一番,在干燥的白茶里,茶友为什么会觉得有发霉的味道?
《2》
猜测一:看到了包装袋内黏附的白毫
茶友收到的白茶,是经过严实三层包装的。
这是因为,干燥干爽的白茶,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极为怕潮。
故而,需要将其严实密封,才能为其阻挡外界诸多不利因素。
并且在后期漫长的储存过程中,经过严格密封的三层包装,更为有利白茶的储存和转化。
那一小箱子的特级白牡丹,最内层采用的是铝袋包装,用绳子扎紧袋口后,再套上了一层食品级塑料袋,同样将其袋口进行密封。
最后,将茶放入五层瓦楞纸厚度的纸箱中,用胶布将纸箱四周进行封箱后,做好相应的防震和防潮措施,整个的包装工作,才算完成。
当茶友打开层层包装检查时,最内层装茶叶的包装,是铝袋。
袋子内装的茶,是特级白牡丹,仅比白毫银针低了一个等级,芽头依旧呈现出肥壮饱满的状态,叶片细窄且细嫩。
在芽头和叶背上,均覆盖着细密的白毫,为其增添独特的毫香和风味。
这层纤纤的白毫,在快递运输过程当中,容易受到来回的摩擦,从而导致部分脱落。
包装最内层的铝袋,在与茶叶发生直接摩擦后,容易产生不少静电,将这些白毫黏附在包装袋内。
茶友在收到货,开箱检查时,打开最内层的包装时,会看到不少白白的茶毫,黏附在包装袋内。
这对于刚入门,白茶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的朋友来说,容易将这些白毫误认为是发霉。
当茶友看到包装袋内部附着的白毫时,将其误会成是白茶发了霉,长出了霉斑。
故而会进一步的将白茶的毫香,误会成为白茶发霉后产生的霉味。
《3》
猜测二:闻不懂毫香
毫香,是白茶中的独特风景线。
白毫毫香的来源,在于白茶细嫩芽叶上的纤纤白毫。
基于白茶简朴特殊的工艺,不揉捻、不杀青,只经过萎凋和烘干得来,芽叶上纤细的层层白毫,得以保留。
看似不起眼的白毫,内含丰富的茶氨酸物质,能为茶汤增添更多的清甜清爽口感。
与此同时,在白毫的基部,还分布着一个腺细胞,能够分泌出独特的毫香风味。
在白茶当中,芽叶越是细嫩,白毫分布量越多的茶,毫香越为明显。
馥郁鲜明的毫香特征,在白毫银针、特级白牡丹上体现得更是鲜明。
对于不少的茶友而言,毫香是种神秘的香气。
其实不然,之前没有接触过白茶,没有认真嗅闻感受过毫香的朋友,对毫香的气味,会感到陌生。
对于真正闻过白茶毫香的朋友来说,毫香的气味其实很亲切。
毫香,作为白茶最为本真的植物荷尔蒙气味,在白茶不同的储存阶段,会着不同的风情呈现。
处于新茶期时,毫香接近芦苇香、蕨菜香、野草香。
像极了秋天的山坡里,漫天衰草,路旁干燥的丛草发散出来的一缕一缕干燥的清香。
经过漫长的储存转化,存上三年五载后,存上了年份后,白茶的茶香发生了变化。
转变成稻谷香、大麦香、粮食香等诸多谷物的温暖香气。
在干茶状态下嗅闻,这毫香和晒谷场的气味十分接近,是干燥、宜人、丰收、亲切的香气。
毫香,在白茶众多的茶香风情中,别树一帜,独具风流姿态。
面对这般独特分明的毫香,茶友在闻不懂的情况下,将其误认为是怪味,是霉味。
相逢而不识,白白擦肩而过!
《4》
猜测三:过敏性鼻炎
毫香,对大部分人群而言,都是股舒朗干燥的愉悦气味。
闻起来是令人舒服的,不会有任何不适感。
然,对于少部分花粉过敏,或是粉尘过敏,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除外。
这是因为,白茶毫香的产生,和芽叶上纤纤的白毫有直接相关。
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这般纤细的白毫,容易产生刺激,造成鼻子发痒等不适感。
这样一来,在受到过敏性鼻炎的影响下,自然容易觉得,毫香丝毫没有任何好闻的香气,反而令人不适。
这时,面对这样恼人的毫香时,自然会不知觉的将其往不愉悦的气味上靠拢。
当打开包装,看到黏附在包装袋内部的纤细白毫,同时还闻到这令鼻子发痒的毫香时,自然容易觉得,这毫香就和一股子发霉的味道那般,令人不悦!
在学生时代,班上有位得鼻炎的老同学。
当大伙兴高采烈组织去春游时,他却特意备上好几个厚厚的大口罩。
细问过后才知道,春光灿烂、百花争媚的春天,可是给这位老同学带来不少苦恼。
一不留神,四处播撒的花粉,飘入到鼻子时,可得难受上大半天。
想到这段往事,不禁猜测,茶友将毫香误认为是霉味,不知是否和这过敏性鼻炎有关?
毕竟,毫香是好闻的,霉味是难闻的,这一香一臭之间,差距可是不少!
《5》
白茶的毫香与霉味,要该怎么分辨?
在情况的情况下,白茶的毫香与霉味,可谓是一正一反,差距甚远。
毫香,是白茶产区好,工艺精,储存到位的见证。
唯有先天产区好,茶青品质佳,芽叶足够鲜嫩的情况下,辅以精细的加工,层层呵护得来。
在后期妥当的避光、干燥、密封、无异味和阴凉处储存的情况下,白茶内部的芳香物质得以留存。
在开箱检查白茶品质时,才能闻到明显的毫香气味。
而霉味,则常常是白茶受潮变质的产物。
在制茶过程时,白茶在没有被彻底烘干,自身含水量不达标的情况下。
在后期储存过程当中,哪怕再用心储存,内部多余的水分仍会不安分的活动,由内而外,无法避免的导致白茶受潮变质。
又或者,白茶的储存方式选择不当,白茶发生了跑气受潮,当受潮情况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白茶就很容易生出水味、酸味、甚至于霉味。
故而,从白茶的外在的干燥干爽程度上区分,可以看到毫香与霉味有着显然不同。
毫香是干燥的,是温暖的,是舒适的,是令人愉悦的。
霉味是潮湿的,是沉闷的,是酸馊的,是令人不适的。
香臭对比间,高下立见,稍加分辨,断然不会将这两者弄混。
《6》
在没有发生受潮的白茶中,霉菌根本无处滋生,又何谈霉味的产生呢?
可见,客观上来说,干燥的白茶里,不会出现霉味。
而茶叶在开箱检查时,却在干爽的白茶里闻到的“霉味”。
此等怪事,经过一番猜测下来,最大的可能原因,在于茶友误解了白茶的毫香。
将白茶的独特毫香,误解成为令人不悦的霉味。
这段霉味白茶的公案,审到这儿,思绪飘远。
香者自香,臭者自臭。清者自然清!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1.《[安吉白茶为什么长毛了]安吉白茶为什么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吉白茶为什么长毛了]安吉白茶为什么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0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