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茶的记载,史料并不多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黄茶的概念和内涵,悬殊很大。如唐代的寿州黄茶、蕲门团黄、四川的蒙顶黄芽,皆因茶树的芽叶自然泛黄故名,古人习惯称之为黄芽茶或黄叶茶。但是,那时的“黄茶”,是根据茶树发芽呈现的原有色彩,朴素地去命名的,其实仍属于蒸青绿茶。

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元曲《折桂令》唱道:“你本是秋水无尘,我本是美玉无瑕。十字为媒,又不图红定黄茶。”这里的“黄茶”,是指早春颜色嫩黄的茶,仍然属于绿茶。

到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准确描述了绿茶变黄的原因。他说:“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枯焦,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筒,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其实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了影响茶叶发黄的因素,其中写道:“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那么,陆羽为什么说当天制成的饼茶色黄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下文的“蒸罢热捣”,即“茶之至嫩者”,经过蒸青后,没有及时地迅速降温,造成无意识的茶叶“闷黄”现象。也就是到了明代才认识到的“不扇则黄”。

在崇尚绿茶的时代,因不善制茶或低温杀青,或杀青时间过长,或杀青后干燥不及时等因素,茶坯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了黄叶黄汤,在阴错阳差中,无意间诞生了黄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黄茶工艺形成,不会早于明代。可见,任何茶类的诞生,都是一场美丽的误会,而这种错误,恰恰造就了茶叶世界的五彩缤纷。

叶姑娘:评茶员


中华清和茶道研究学会

1.《有种茶叫黄什么,湖南有种茶叫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有种茶叫黄什么,湖南有种茶叫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1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