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00块钱到手的一套编号票,2008年8500元给卖了。2005年跌到了3800元,现在又涨到3万多元了。真有点后悔了。”已经和邮票打交道几十年的中华邮票在线站长赵玉杰先生说:“到了明年,预计编号票会涨到4万多。” 编号票爱玩“过山车” 新中国邮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有两类,一是1967年到1970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发行的无志号邮票,这就是“文革”邮票,又称“文”字邮票;二是1970年到1973年发行的以编号标志的邮票,这就是“编号邮票”。纵观编号票过去十几年的价格起落幅度,简直堪比过山车。 今年年初,编号票顺利跨过了2万元的门槛,并扶摇直上,目前价格保持在3万元到3.5万元之间。 1997年是中国邮市公认的高潮,整部编号票曾在当年创下了1.1万元的高价。随后,邮市出现了长达13年的下跌走势,编号票也一路下跌,直到2005年夏季跌至3800余元的谷底后,价格开始反弹。 2008年,整部编号票的价格上升到了8500元左右,并一路攀升。2009年年初,编号票越过了万元门槛,随后扶摇直上。 潇洒翻番的编号票 为何编号票能如此潇洒的翻番呢?资料显示,编号票于1967年到1970年发行之时,正值“文革”时期,集邮活动尚未复苏,所以收集邮票、尤其是收集全品相新票的人相当少,大都被用于贴信,市场消耗量大。 经过多年的沉淀,实际留存下来的整套全品相编号票的数量已不多。 在共计21套95枚编号票中,总体来说发行量都较少。发行量在1000万套以下的有10套,其中有5套的发行量在200万套以下。发行量最小的两套《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庆祝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成立30周年》,各自仅为125万套。 编号票的面值设置多为低面值的4分、8分、10分、22分、43分、52分票,其中绝大部分是当时国内用量最多的平信邮资面值8分票。 除了整套编号票之外,编号票中也有不少精品值得藏家关注。如恢复志号的第一套编号票编1-6《智取威虎山》,曾被邮电部授予新中国成立30年荣誉奖的编57-62《熊猫》邮票,以及编8-11《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编12-20《建党五十周年》、编78-81《工业产品》等,都是颇受邮迷关注的精品。
1.《编号邮票大落大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编号邮票大落大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1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