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实寄封片融科学性、邮史性、艺术性于一体,而且在投资收益方面表现了颇佳的成长性,越来越受到邮界的高度重视,主流集邮媒体均作相当大力度的报道,但在当前原地封片投资收藏中也出现一些认识上误区,笔者不揣浅陋,试作以下的解读。
误区一:原地实寄封片升值慢,没有炒作来钱
解读: 原地实寄封片保值增值主要受寄发难度的限制,首日寄出的原地封片数量较少,并被日益增多的投资者收藏入册,走的是长期稳步升值之路(有的在当年就大幅升值)。不可否认,刚开始时或多或少受到新邮行情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存量日趋减少,“数量珍罕”收藏的第一定律发挥作用时,原地封片将不同程度获得稳定的增值回报,如2003年小版原地封、缩普原地实寄片和短腿邮品的原地封片等,它们中许多在邮市低迷时市价就比未寄的票品高出数倍或十数倍以上。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炒风过后,原地实寄封片的保值增值功能更加显现。
误区二:邮票市场“不认”原地封片,拿到手上无处兑现
解读:现代信息传媒发达,通讯便捷,我们每日必上的“一尘”网就开设有封片交流的栏目,可供各类原地封交易,此外,易集藏、淘宝网也是原地邮品交易的大型成熟网站,传图、发贴、交易都很方便。
从收集人数上看,全国有较系统收集原地实寄封片的收藏投资者约有3000至5000人左右,编组邮集有原地实寄封片需求的各类集邮者约有10000至20000人。在2003年以后,原地封片交易已从过去民间邮刊、集邮者之间的通信交易升级为网络零距离、全方位的交易。
误区三:原地封片的落地邮戳也要象销票投递戳一样清晰
解读:因目前许多邮局对到达信件的处理还依靠手工盖戳(亦有不少使用了邮资机戳处理到达邮件),且处理量大,落地邮戳不可能每枚都像销票戳盖得那般清晰,因此落地戳只需较清晰就可以了,对早期一些稀少的原地封,更不能以落地戳是否清晰论英雄,只要有落地戳就可果断购入。
原地邮品能有全品相最好,但因上邮路在多个处理单位转折投递,不可能每枚都四角均尖、封片如寄前一般,因此笔者认为原地实寄封片有上品的品相即可达到投资收藏要求
误区四:原地封片只能玩国际挂号或海外实寄,其它可以倒戳,集来没劲
解读:当前邮政部门对邮戳的管理规范,特别对给据邮件的管理相当严格,用邮政的网络查询工具即可了解到给据邮件的起始去向,透明度很高,只要查询是经首日原地寄出的,即可放心收集。
误区五: 同样的品种,牛皮纸信封制作的原地封价值一定低于白色信封做的
解读:信封是原地实寄封的载体,市场上目前出售各种规格的信封无非是牛皮纸(深黄色)信封和白色信封。因邮票的原地散布在全国各地,受当地信封出售种类的影响,有的原地封用白色信封制作(专业行家代办一般用白色信封),也有的用牛皮纸信封制作。问题是不管是牛皮纸信封,还是白色信封制作,都不是决定原地封价值高低的首要因素,笔者综合认为,决定原地封的价值有八大要素:一是邮票本身的价值直接影响到原地封的价值,邮票价格上升,原地封自然水涨船高。二是原地邮戳的精度,三是邮件种类,挂号、回执等给据邮件比平信难得。四是符合邮资,所贴邮票面值总和应符合当时邮政业务的应付资费,不应多贴或少贴。五是封的早期性,总体上1981年以前的原地封的珍罕性都较强。六是存世量,如存世量少,价值较高。七是收、寄件人姓名地址,应该真实,要求姓名地址完整。最后是封的品相,这和邮票一样,品相好的价值自然较高。举个例子,比如非典小版原地封,当前市价最高的版本就是用牛皮纸信封制作(在佛山大福路原地寄出的)。在以上八大要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原地封整体制作得美观大方,布局得当、赏心悦目才是最关键。
1.《原地实寄封片投资的若干认识误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原地实寄封片投资的若干认识误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2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