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是一座酒气荡漾的山,自从酿酒技艺传到这里以来,贺兰山下的牧场和农场都很好,酒气也浇灌着这里的浪漫。
如果这座山是一部大写的书,这一剂迷药就是酒神在欢迷状态下绘制的诗意插图。整个贺兰山是一片被酒神眷顾的地方。凸显地方特色的“塞上江南”“老银 川”“沙湖春”“大夏贡”等牌子的白酒、“西夏”牌的啤酒、“宁夏红”的枸杞果酒,让这里飘荡着醉人的酒意。然而,当外地人来到这里,看到本土产的几十个牌子的葡萄酒时,想必是一阵惊奇。 如果白酒和啤酒呈现在贺兰山下的是一股阳刚之气,那么,果酒和葡萄酒便是阴柔的。贺兰山下,银川的昼夜交替处,往往始于一杯本地产的葡萄酒。
摄影:李鹏
千年前,银川还是大白高国(史称西夏王朝)的国都,一杯葡萄酒是一种显贵的体现;而如今,在这座城市,你不难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高层的商业或政治会谈中,一杯杯本地产的葡萄酒从冷藏间里被轻轻拎出,就像一个沉睡中的孩子从被窝里被轻轻抱出,当红酒醒过来时,它的使命开始了:扮作催化友谊或消除偏见的灵药。或者,几个本地酒友,在饮白酒或啤酒的过程中,突然想增点酒兴,即兴点上两瓶葡萄酒,全然不按照葡萄酒的喝法,而是通过划拳、猜扑克牌、耍色子等方式,将葡萄酒当作啤酒喝了下去。那场景,让人觉得这帮西北人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种人生的快意。
如果要为贺兰山下的现代葡萄酒产业书写一部历史,起点应该是一个叫玉泉营的地方。我这次远来的目的地就是在贺兰山下一个明代的废旧军营所在地建起的农场——玉泉营农场。
顺着贺兰山的走向,中巴车摇摇晃晃地穿行在一片片稻田、玉米地、菜田中的乡村土路上,一切如想象中的塞上,像已经看过彩排的一场演出,委实让人恹恹欲睡。然而,在接近玉泉营地界时,眼前的植物变成了一行行葡萄架,一串串葡萄仿佛快要完成最后着色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
夜晚的玉泉营农场一片寂静,风吹过葡萄架发出的叶片之声,仿佛打开一部大 写的葡萄酒之书。大约5000至7000年前,南高加索和中亚以及阿富汗、伊朗、小亚细亚邻近地区就已经开始栽培葡萄。约3000年前,葡萄种植在希腊一带已相当兴盛,并由此开始传向世界各地。
葡萄酒的酿造方法,据《太平御览》记载,是到了贞观年间(627—649)唐军 攻破高昌古国后获得的。唐太宗对葡萄酒情有独钟,不仅在皇宫内种植葡萄,还亲自酿造,《册府元龟》里描述,“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
我的想象中,葡萄酒在贺兰山东麓的银川平原上最辉煌的境况,似乎应该是这样的:1038年,党项羌首领李元昊在贺兰山下的兴州城,也就是如今的银川市宣布大白高国建立,开国盛典上,葡萄酒香飘散在帝王、群臣、妃嫔的脸上,也在随后的岁月里渗透进整个帝国的躯体内。葡萄的栽植和葡萄酒的酿造技艺,以贺兰山下为原点,向帝国的各个州府蔓延开去。自此,贺兰山的物语中多了一种甜味和葡萄酒香。其后由于烈性酒的兴起以及禁酒的缘故,葡萄酒一度在宁夏沉寂。1978 年,宁夏第一个现代酿酒葡萄种植园区才在玉泉营农场出现。如果说1983年建成的宁夏玉泉葡萄酒厂是一架飞机,那么,这些酿酒葡萄就像提供飞机起飞的燃油,玉泉营农场就是一条跑道。1986年5月,宁夏第一批1000瓶葡萄酒试制成功,宁夏第一缕现代意义的葡萄酒香飘散开来。
摄影:车莹
如今在银川,无论是聚会的酒桌,还是文人的书桌,银川葡萄酒的身影常能得见。贺兰山东麓这抹紫色的醉意正逐渐蔓延,让更多人沉醉于此。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唐荣尧。摄影:麦田 等。内容来自:《地道风物.》
1.《【银川红酒】银川人不能不知道的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银川红酒】银川人不能不知道的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2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