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在维罗纳博览会上公开表示:“意大利酒比法国酒好。”
”这个说法确实有点不顾情面和两国关系,但也不算空穴来风,因为意大利葡萄酒的口碑和行业数据一直不错。
意大利有很多质量非常高的特级园,葡萄品种的多样性极高。
自1980年以来,意大利的葡萄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得到了世界专家的认可。
非常杰出的产区有:布鲁内罗、经典基安蒂、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
虽然近些年中国进口意大利葡萄酒的量有所提升,但是进口额依旧远远低于法国。
但实际上,很多意大利人认为,法国的葡萄酒是从他们那里传过来的。
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
既然意大利的葡萄酒历史更加悠久,为何在中国,意大利葡萄酒远不如法国受欢迎呢?
1葡萄酒与战争
历史上,战争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国家吞并另一个国家,还意味着一个文化与另一个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英法百年战争里,英国曾经占领了波尔多。
在这期间,波尔多葡萄酒深受英国上层贵族的欢迎。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不断地从波尔多收购葡萄酒回英国本土贸易。
这也是为什么波尔多的葡萄酒最开始大多出口到英国,并都被英国王室所喜爱。
加上英国本土没有特别适宜种植葡萄的土地,虽然后来波尔多被法国收复,但英国上流阶层已经养成了饮用波尔多葡萄酒的习惯。
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而言,谁希望自己的国土被他国所侵犯?
但塞翁失马,这场侵占又一定程度上,将法国葡萄酒带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2重视程度
比起其他国家,法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又少,资源也不算丰富。
法国人心中也有数,这要怎么发展?要啥啥没有,干啥啥不行。
于是他们走了另一条路,举全国、全政府之力推广文化。
文化与产品不同,产品是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的,你的产品不好,我就换个国家进口。但文化的力量是非常庞大的,它对人甚至整个国家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不局限于葡萄酒领域,凡是能规范和细化的行业,法国都不会轻易放过。
比如奢侈品、艺术、时尚甚至饮食。台湾红酒专栏作家林裕森先生所撰写的《欧洲八大美食》一书中,法国就占了五席。
虽然这些领域的最早发源地都不是法国,但是法国人把它们做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1)制定规范
法国是第一个在上世纪开始实施葡萄酒产地命名制度的国家(我们常说的AOC)。
这说明法国极其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儿,要帮助这个行业走上规范化道路,走向世界。
这就使法国的葡萄酒得到了质量上的保证,避免了各种浑水摸鱼的行为。也极大限度地保护了法国葡萄酒产业连续而良性的发展。
相比之下,意大利从1963年才开始制定自己的分级制度,1966年才正式实施。本来做事就拖沓,起步还晚了大半拍。
很多人认为,意大利葡萄酒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无法与法国相抗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意大利没有像法国那样早早建立了有效的AOC制度。
分级制度建立得晚已经落后于别人了,更要命的是,意大利的葡萄品种和产区十分繁多。
下面是意大利和法国的产区对比图,明显可以看出来,葡萄酒产区只占法国国土面积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对意大利而言,真是处处都是产区啊。
对于法国而言,主要用来酿酒的葡萄品种就那些,大多通过混酿调配口味,稀有的品种也不常用。
让我们再来看看意大利的葡萄品种,下面的图表仅仅是红葡萄品种,并且只列了不到三分之一。
这虽然可以表明意大利葡萄产区丰富、品种繁多,但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来就不懂意大利语言,又没有明确的分级制度,数不清的产区和葡萄品种更是雪上加霜,让不让人抓狂?
这就相当于小学的小朋友,考试抽到了微积分的题目,除了想立马撕卷子走人,谁想继续考试呢?
除非你喝过这款酒,要不然跟买彩票一样的感觉,谁受得了呢?
(2)内部推广
在葡萄酒领域,法国政府特意让每个产区都成立了葡萄酒协会,主要是负责帮助各个酒庄推广葡萄酒。
比如我们合作的酒庄,疫情之前每年都会到中国参展,并帮我们一起举办品鉴会。
起初我不太理解,这一趟下来花费很多又路途遥远,不必每年都来。后来庄主告诉我,他们去国外参展,政府是给补助的,基本可以涵盖整个旅途的费用。
无论是市场推广还是葡萄酒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花钱不一定有效果,但不花钱是很难产生爆发式影响的。
还有一次,我陪爸爸的一位朋友去参观酒庄谈合作,参观的是南法的酒庄。
同行加我,一共只有4个人,但当地酒庄专门找了个协会会长,陪伴了我们将近1周的时间。
每天带我们去参观不同的酒庄,自己花钱买酒送我们,请我们吃饭,并且还特意给我们请了一对当地的华人夫妇陪同,这些专职陪同人员每天的费用是很高的。
行程期间,协会会长和他的同事,特意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单独给我们4个人介绍了整个产区,并且准备了午餐招待我们。
可见法国政府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之高,要知道这里面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时间、金钱和人力的共同奠基。
再反观意大利,直到2019年才开始有组织有意识的推广行动,意大利农业部首次批准2800万欧元用于13个项目推广。一些在其他国家推广意大利葡萄酒的机构,也可以向意大利申请补助。
(3)互助情结
除了葡萄酒协会,一些酒庄还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或是“互助小组”。
比如来中国参展,他们会一起举办品鉴会,邀请客户们来参加。
他们秉承的理念是资源互换,客户共享。就像我们的一位庄主,介绍了她的好朋友给我们认识,最后我们也从好朋友那边进口了一些酒。
试想一下,一个酒庄的葡萄酒品种终究有限,如果客户来了现场,只看到了几款葡萄酒,会不会扫兴而归?
但是如果客户看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酒,总有一款是他喜欢的吧?
即使我的客户看上了你的酒也没关系,起码你帮我维护住了关系。并且报答别人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你也一定会在日后想办法给我介绍客户或资源。
3各国合作
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期间,法国会主动地促成他国与本国企业的合作。
一方面法国收入最大的来源,就是企业的税收;另一方面也能打好这张文化牌,文化牌打好了,别的企业和产品也能借上东风。
早期,国内的张裕葡萄酒与法国酒庄合作,很多葡萄品种来自法国波尔多,酿造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同时也为法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
不仅如此,葡萄酒界教育鼻祖WSET(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虽然是在英国创办的,但主要课程用了极大的篇幅来介绍法国葡萄酒。这也是对法国葡萄酒和文化的另一种宣传。
4个性使然
虽然法国人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散漫,但是比起意大利人,那可就严谨多了。
法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还是认真的,只是他们速度慢、效率低。
意大利人就不同了,接触下来,更加随性,颇有及时行乐的态度。甚至有些人对待工作的态度都不怎么严谨。
不严谨就已经很要命了,又没有深谋远虑和长远规划,要不然怎么吃亏的总是他们。
我一位在瑞典读书的好朋友跟我吐槽,他们期末考试,两个人一组计算分数,她分到了一个意大利人。
我好朋友说:“这回完了,我还能及格吗?”我安慰她:“没事儿,也不是所有意大利人都不靠谱啊。”
考完试,好朋友跟我说:“你不知道,今天我问意大利人,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我的意大利伙伴告诉我,考试不用准备,他都会。”
好歹我好朋友也算是学霸,她都要好好复习,这意大利朋友到底哪来的自信。
总而言之,意大利的酒到底比不比法国的酒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如果问我,我的建议是,别给自己设限,只有你见过和了解过更多的东西,你才能完善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观。
这时候你再去评判好与不好,爱与不爱,也为时不晚。
1.《【法国红酒协会】为何意大利酒,不如法国酒更受欢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法国红酒协会】为何意大利酒,不如法国酒更受欢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3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