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那年小懂芳龄十八,跟着老人前去蹭茶。老茶人问道:“小懂,你知道饮茶方式是如何演变的不?”
小懂也是上过小学拿了毕业证的人,一下子还真给愣住了。
然鹅,旁边的小哥哥温文尔雅地回答说:“我国历史上茶的用途大致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三个阶段,而茶的食法(即饮用方式)大致经历了煮、煎、点、泡四个阶段。”
小懂顿时来了兴致,上去打趣道:“小哥哥,你好厉害,倒是给茶友们科普科普呀!”话音未落,这小哥哥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饮茶方式演变史
茶的药用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汉代《神农本草经》)
相传,神农在品尝百种草药时,尝到了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树下,而茶树叶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苏醒得救。
虽然这只是传说故事,但却记载了茶叶有解毒的药用功效。
据初步考证,我国历代医籍里都记载有药茶方:有单味的,也有复方的;有用于治疗疾病的,也有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
茶的食用
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
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晋代《荈赋》)
从两汉到中唐之间,茶从最先的“药用”过渡到了“食用”,就是把茶叶像煮菜叶一样煮成菜汤,后来又添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调料一起熬煮。
茶的饮用
烹荼尽具,已而盖藏......牵犬贩鹅,武阳买荼。
(西汉·王褒《僮约》)
据考证,“荼”就是今之茶,这是我国饮茶方式的最早记载。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已成为饮品,茶的烹饮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大致历经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个阶段。
煮茶法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当时的干茶是粉末状)煮饮。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茶汤很浓,几乎没有一片茶叶是完整的,吴人称之为"茗粥"。
煎茶法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茶之干矣。
(唐·陆羽《茶经·三之造》)
这是唐代陆羽《茶经》里记载的饼茶制法。唐代的茶叶种类比较多,饮用方法也不同,但主要盛行的还是饼茶,其饮用方法是煎茶法。
▲唐代煎茶法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
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这是唐代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记载的煎茶法,主要是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点茶法
煮茶法到宋代逐渐没落,“煎茶法”到宋代逐渐演变成“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宋代点茶法
泡茶法
明代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冲泡法开始盛行,它又分为“撮泡法”和“壶泡法”两种。
撮泡法(盖碗泡法)
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明代·陈师《茶考》)
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代称为"撮泡",此法沿用至今。它与今天的盖碗茶冲泡法类似,还创造了三种投放茶叶的方法。
先茶后汤,曰下投;
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
先汤后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壶泡法
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根据张源《茶录》和许次行《茶疏》等茶书记载,壶泡主要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等程序,对后世也有影响。
壶泡法的出现,逐渐形成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开始对泡茶所用器具和泉水及冲泡技艺形成一系列要求,泡茶前开始洗茶洗器。
当下生活节奏加快,为了追求快速简便的饮茶方式,在年轻人当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茶饮品,如袋泡茶、速溶茶、浓缩茶和罐装茶饮料等,一些新兴的饮茶方式也随之而来。
小懂不禁要问,小伙伴们是更喜欢传统的饮茶方式?还是更喜欢新兴的饮茶方式呢?
欢迎来勾搭骚扰,留言板奉上。
参考文章:
1、《茶的药用起源与发展》(中国医药网);
2、《解析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中国网,2014年4月23日);
3、《古人是怎样饮茶的?饮茶方式从古代到现代又是怎样传承和发扬的?》(国馥茗茶业,2018年4月23日)。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1.《[古代怎么喝茶]中国古代怎么喝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代怎么喝茶]中国古代怎么喝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4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