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做学徒,20岁当厂长,此后,用木雕和佛龛成功撞开财富大门,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就是果喜集团的创始人,张果喜。

1952年,张果喜出生于江西余江县。悠悠的信江穿城而过,曾孕育出无数的仁人志士,著名革命家邹韬奋就在江边长大。不过,上个世纪40年代,当地却突然爆发出血吸虫疫情,好在大伙齐心协力,“翻草泥、撒石灰、填水塘”,用了不到2年时间就将血吸虫全部杀灭干净。

然而,“瘟神”容易能送走,“穷神”却伴随当地人民20多年。打从呱呱落地,张果喜学到的第一个求生的本领就是“灌个水饱。”

屋漏偏逢连夜雨。张果喜两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爷俩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张果喜长到11岁,个头还不到1米3,瘦得像个麻杆儿似的。

最后,饿得实在没办法,15岁的张果喜就进了邓家埠的农具修社当学徒,“成天锯木头。”锯木头可是苦差事,体力消耗特别大,张国喜经常锯了不到10分钟就一身汗,他咬牙坚持了一年,最后终于病倒了,“肾受损,经常尿血。”

好在厂长是个厚道人,就把他调到设计室。不过,别看张国喜个子矮,体力不行,却有个好脑子,“对设计特别在行”。什么材料到他哪里,总能派上用场,“做完独轮车,下脚料再做犁耙”。5年下来,张果喜就从办事员,组长,一路升迁到设计室主任。

不过,当时大伙的心思都在闹革命,根本没人下地干活。所以,农具社生产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犁、耙等动不动就被退货,“车间成了摆设,整天吃闲饭。”

到了1972年,厂子入不敷出,老厂长被迫辞职,有着初中文化的张果喜就稀里糊涂当上了厂长。那年,他刚刚才20岁。

当时,厂里全部资产就是3板车的木头、5间破工棚,还有21个走投无路的工人!当年3月底,工人直接堵在工厂大门,“家里老婆孩子等着买米下锅。””张果喜含着眼泪,“放心,哪怕卖掉自己房子也会给大伙发工资!”

最后,他真就把自己家的老房子卖了1400块。等发完工资,出纳手里只剩下400块。

怎么办?房子已经卖了,剩下就是卖血了,“可是就算把血全部卖了,也不够发一个月工资!”而周围5、6个村镇全都热火朝天闹革命,根本没有生意可做。

没有办法,张果喜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大城市。

当年5月,张果喜揣了200块钱,带着3个兄弟闯进大上海。头一回出远门,担心丢钱,他把钱分4份,一人带50元,“藏在贴身口袋里”。

到上海第一天,几个人分不清东西南北,又舍不得花钱住店,所以4个人就缩在第一百货的屋檐下抽了一个晚上的烟。第二天一大早,张果喜看见路牌上有个九江路,马上眼睛一亮,“择日不如撞日,兴许老家的九江能带来好运气!”

结果在九江路的一家工艺品展览大厅,张果喜注意到一种樟木雕花套箱很是喜庆,“由3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四沿堆花叠朵,外壁还雕刻龙凤梅竹。”

“卖多少钱?”“260元!”

张果喜大吃一惊,那可是他们4个人闯上海的全部盘缠!“不就是个木工手艺吗?我们也能做。”

旁边的经理一听就不愿意了,“你做多少,我收多少!”原来,雕花套箱可不是个简单的木工活,全国会做的没几家,“不仅需要创意,而且工艺也非常复杂。”

不过,对于张果喜来说,只要有活干,其他一切都不是事。他当即与销售经理拍下胸脯,“明年3月供货,保证全部手工雕刻!”

不会技术怎么办?张果喜想出的一招就是“偷师学艺”,第二天,他领着3人去到南京路一家艺术雕刻厂,“应聘临时工。”

此后,4人在雕刻厂足足呆了3个月,“一人拜一个师傅,一人学10道工序”,张国喜下了死命令,“哪怕死记硬背,也要把工艺流程和制作技巧记在脑子里!”3个月后,他离开雕刻厂时,仍旧不忘记从废纸堆里拣了几张雕花图样。

1972年9月,张果喜回到余江,马上成立了果喜木雕公司,接下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全厂的零木碎料清理出来,分成30多堆,“每人领一堆,对照雕花图样苦练。”

不过,别看工艺、样式全正确,一到生产就全露陷,“3个月下来,没有一件产品够得上合格”。

怎么回事?四个人在一起琢磨了3天3宿,也没有想到个子丑寅卯出来。最后没有办法,张果喜就跑到“木雕之乡”的东阳县,花大价钱请来2位老师傅。老师傅一语中的,“好马配好鞍,必须要选择上等樟木。”

找到问题,张果喜又发了愁,“整个余江县连一颗樟树也没有。”

没有办法,当年11月,张果喜就带着五、六个员工,跑到300公里外的宜春县山区采购樟木。返程时赶上暴雨,一拖拉机樟木全翻在沟里,张果喜差点丢了命。

经过高人指点,1973年3月,张果喜终于交出了50套高质量的樟木雕花套箱,其中30套被工艺品公司选中,参加了1994年的广交会。

会上,雕花套箱一经亮相,立刻引发欧美厂家得轰动,“单独看一个是艺术品,3个套起来还是艺术品,并散发淡淡的樟木清香。”结果一个小时20套就抢光了!害得工艺品公司连夜又把其余20套托运了过去。

客户好才是真的好,最后那家进出口公司一口气和张果喜签订了5年的合作协议,“每年采购500套。”

榜上了这么一个“大款”,张果喜决心把工艺雕刻这碗饭吃到底,他拿出工厂收益的70%作为设计经费,“给员工发画笔、画板,定期组织旅游,寻找艺术灵感。”此后半年,厂里相继推出5个序列,涉及人物、风景的30多种雕刻作品。

1979年秋天,张果喜带员工去舟山群岛采风,他在大雄宝殿注意到一尊10寸大小,专门供奉佛祖的雕花佛龛,“表面雕刻莲花祥云纹,几乎是个小型宫殿!”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栩栩如生的雕花佛龛。

回去一打听,发现佛龛的利润很大,“纯手工打磨雕刻,一个能卖9800块。”张果喜非常激动,“用料少、售价高,真是把木头变黄金的好生意!”

于是,张果喜立即召集技术骨干,开始研发。八级木工可不白给的,短短一个月,拥有200个零部件的佛龛样品就此出笼,并且很快就投入量产。

1980年初,张果喜带着做好的佛龛又去了舟山,没有想到被老方丈泼了一盆冷水,“现有的都是弟子捐赠的,花钱可买不起。”

也是,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万元户都还是稀罕事,哪座庙会花钱买这么贵的东西?果真,此后,张国喜跑遍全国5大佛山、8小佛山,“一个木雕没有卖出去。”

不过,没有想到西方不亮东方亮,最后开胡竟然是在日本。当时的日本佛文化浓厚,家家户户都供奉佛祖,“家庭必备三大件就是轿车、别墅和佛龛。”当年5月,张果喜的木雕产品开始出口,很快,雕花佛龛就风靡日本。

“一招鲜,吃遍天”,此后,张果喜从造型、工艺、技术3方面对佛龛产品发动迅猛攻势。

首先,提高技术门槛,甩开后来者

佛龛的技术门槛本来就高,一个零部件的尺寸不合格,整体就无法组装。在对零部件质量了如指掌的前提下,张国喜要求员工不断升级佛龛的艺术造型,“采用高、低、镂、透、通等多种雕刻手法”,开发高低浮雕、镂空雕、多层次透通雕等10多种新品,“甚至一尊佛龛就要500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

“人无又有,人有我优”、“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正是靠着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果喜木雕在国内一骑绝尘。1981年,光是销售佛龛产品,净利润就高达200万!要知道,那时候,一个企业一年利润超过100万就算大国有企业了!

其次,改造工序,实现规模生产。

为提高效率,1982年,张国喜从台湾引进4条全自动加工线,“处理原料的时间一下子减少50%。”此外,他还把佛龛制作分为“出坯、修细、打磨、上光、配置、底座”等6个工序,实行流水线作业,“精确到秒”。

所以,当其他厂家还处于“刀耕火种”年代,张国喜早已进入“飞机大炮”时代。到了1983年,张果喜的木雕不仅垄断了日本当地的佛龛市场,还出口到澳大利亚、印度、西欧等25个国家和地区,营收超过5000万。

最后,引入现代管理方法,精益求精

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质量不过硬,一切免谈。所以张果喜早在1982年就引入西方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籍以提高产品质量。

1983年10月,一个工人在雕刻佛龛横梁上的两条龙时,左边龙须比右边龙须短了2厘米,张果喜听说此事之后,直接摔断了那根价值500元的横梁,“认赔也不能砸了招牌!”

1984年,澳洲合作方过来闹事,“产品出现散架、断梁,要求赔偿5000万。”张果喜认为对方一定是搞错了,他把澳方带到仓库,“随便测试,挑几箱摔一摔,出现一根散架、断梁,愿意赔5000万!”

结果,澳方真摔了,他们抬高木箱,离地2米,连续摔了两次。等打开木箱,发现包装箱已经震裂了,里面的佛龛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损坏。

原来,澳方确实搞错了,“出问题的产品是韩国一家公司生产的”。此后,澳洲这家佛龛经销公司就成了张果喜的忠实客户,“只从余江木雕厂进货。”

到了1984年,木雕厂的营收超过2个亿,张果喜的个人资产也超过1亿元。他成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亿万富翁。这一年,万科的老王才刚刚启程去深圳!

1985年,组织上邀请张果喜担任鹰潭市的副市长,“主管经济”。张果喜考虑了3天,最终婉言拒绝了,“能把一个企业搞好,不等于能把一个市搞好。”

此后,张果喜以佛龛为主业,开始向其他产业链延伸。1985年,他在上海设立家具销售点,“生产销售雕花家具和木制品。”此后,相继在浙江、江西、上海、江苏等地建立了32个分厂,员工总人数突破4000人。

5年后的1990年,张果喜成立江西果喜实业集团,在工艺品雕刻上形成“以香港为窗口、以日本为基点、牵制台湾、韩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格局,并先后投资10个亿,组建了建材包装公司、电视机公司、旅游公司,还在海南开了一家四星级大酒店。

到2005年,张果喜的个人资产达到了14亿。

30年间,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纷纷折戟沉沙,唯独张果喜屹立不倒。到底是是“佛”在保佑他,还是真有高招?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不败之谜究竟是什么?

第一,不折腾。面对外界的诱惑,保持初心,主业不变、心态不变,坚守到底。

第二,先人一步。经营突出一个“早”,在别人没有想到钱的时候,先想到钱;在别人想到钱的时候,先学会挣钱。

第三,共同致富。一花独放不是春,张国喜自己富裕以后,开始创办木雕学校,培养了2万多名技术人才,由此带动全县14个乡镇,兴办木雕厂,形成家乡支柱型产业。

“我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一天不雕刻木头就难受,”如今,年近古稀的张果喜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刻刀。

1.《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高人指点还是另有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高人指点还是另有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