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一些有文艺才华的青年男女从长江南北中选拔出来,进入军事艺术团,承担起军事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作者严歌苓在书中化身为女战士萧穗子,从她的角度进行描写、回忆和想象。
“这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里面有很多自责和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在采访中,严歌苓多次强调。
文艺女战士严歌苓
关于青春——
“我们这一代人相信平凡就是伟大”
腿没抬到顶的时候,摄影官抓拍了这张照片。严歌苓没留几张穿军装跳舞的照片。当时纪律严明。除了正式演出,她不能穿戏服拍照。可见严歌苓28年脸上有婴儿肥。
“写这个故事的所有细节不必想象,不必创造,它们都是真实的。写这座楼的时候,我回想起这里的地形,哪里是排练厅,哪里是练功房,脑海里立刻就恢复了当时的生态环境。”严歌苓称《芳华》是一部非常自然的作品。
严歌苓以勤奋出名,她认为这是受母亲的影响。她写《小姑有许多鹤》的时候,去日本长野的一个村子生活,了解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写《马哥是座城》,为了刻画赌徒心理,去澳门赌场抛金“体验”。写《如何认识土地违法者》的时候,去青海劳改农场面试...但是这次我没有。“芳华”二字仿佛生长在记忆的地方,等待严歌苓的拾起和组合。
芳华造就了一批文艺战士。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艺术团里,一群年轻的少年正在经历着成长爱情的萌发。简单善良的“好人”刘枫,因生活陋习而被集体歧视的何小曼,林、郝、萧穗子等等,都有着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人生结局。小说跨度40多年,展现了他们命运的变化,对一段历史、一群人、潮流的变化、境遇的变化有着复杂的感情。
“我们这一代人相信平凡就是伟大。”严歌苓在书中写道。她把“平凡就是伟大”的极致倾注到小说中的“好人”刘枫身上。他超越了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善良和利他主义超越了自我本能。他以“模范标兵”的姿态心满意足地生活在需要中,却因一次“触动事件”而遭遇人生的一次大转折。
这是严歌苓的小说之一,直接歌颂主人公。她的自我报告也代表了她自己和同时代人对当年的无知和浅薄的深深自责。这种自责是由于“这样一个英雄,我们给予了他很多赞美和赞美,却没有人爱他这个真正活着的人。”。女人好是没用的。你把他推到荣誉的高端,一切都空。"
“青春是充实的人生,每一个错误最终都会塑造你未来的人生。”严歌苓说。
关于爱情——
“没有情书的时候,我对爱情的想象是非常苍白的。”
快节奏控制着现代人的生活。一切都很快,一切都会很快腐烂。芳华里那些慢热内敛的爱情,那些耐心坐着等一个人长大,等一个表白的爱情,显得那么遥远,那么奢侈。
严歌苓后悔一切都太快了,太短暂了,出现了,成熟了,开花了,开花了,快死了。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来不及品尝。“所以你读了穆欣的诗,这些诗曾经很慢,只够爱你生命中的一个人。”
“在这个没有情书的时代,我对爱情的想象非常苍白。”说起爱情,严歌苓还是透露着传统和浪漫。她认为理想的爱情是写一封情书,两个人要用心去表达。“我不会写情书。这是不是很可惜?”爱情的各个段落,你少了一个很有诗意的段落,那不是很惨吗?"
在严歌苓看来,每张纸上写的情书都是真实的,相当于白纸黑字的结盟,有意义,就是在潜意识里一次又一次的确认这段爱情。不经历这样的心理享受,不经历这样的心理折磨,她不知道该怎么谈这段恋爱。
情书是严歌苓小说中一种特殊的存在。上一部小说《灰舞鞋》中,最贴近她个人成长经历的主角小穗子因为160多封情书在特殊时代曝光而饱受青春之痛,在芳华回响着小穗子。
严歌苓回忆起第一次恋爱的时候。情人是个画家。他每次都画。他收到的每封情书都不一样。但是在部队,管理很严格,可以收到情书。“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你特别隐私。现在这种可能性没有了。这种活动没有了。爱情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短暂吗?我不知道。”
1992年结婚前,严歌苓经常用英语和他写情书。有一次在卧龙熊猫观察区,她发现当地红桦树的树皮很漂亮,就在上面写了字,送走了。“你写情书的时候,你对纸张的选择,你对信封的选择,你都会发一张照片,这是一种值得体验的爱。”
相反,目前纸面上的爱情已经被邮件、短信、微博、微信等取代。人可能更近,但似乎更远。严歌苓对电子课的交流方式保持着质疑的态度,会用但不沉迷。享受在场和面对面的交流,她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
“爱情不仅仅是身体。用手机发短信写情书是没有质感的东西。有可能把所有不开心的事都删了或者手机丢了。你真的画在上面,真正的宣言永远是一句永恒的爱情誓言,比现代手机好。”但是严歌苓说,她不讨厌这个时代,也不觉得自己不可爱,只是她可能缺少一种诗意。
关于创造——
“你的眼睛应该能看到写的东西。”
严歌苓是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最多的作家。她几乎与当代所有著名导演合作过,包括李安、陈凯歌、张艺谋、李等。
冯小刚年轻时参军了,也进了军队艺术团。在冯小刚的记忆中,“芳华”与“青春”紧密相连。他邀请严歌苓亲自改编《芳华》的剧本,一共修改了三稿。严歌苓透露,一共写了190部剧,80多部。“小刚导演尊重我的独立思考,就是按照我的思路写,他也比较会服务。”
前段时间电影《芳华》第一部剪辑完毕,提前邀请严歌苓看电影。电影期间,严歌苓数次落泪。她说看这部电影好像是在看别人的故事,深受感动。
看过严歌苓作品的人几乎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很多场景像体育中的焦平面,这也是她的作品受到影视改编青睐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芳华》开头。她认为小说家应该能够把视觉等感官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更有机、更有活力、更生动。“你的眼睛要看到你写的东西,我对自己有这个要求。”
作为小说家和编剧,严歌苓并不认为这两种身份有什么区别,尽管电影编剧的地位在现实中从未得到过高度重视。“但是如果剧本写得好,读起来可以有很大的文学享受。有些剧本就像非常严肃的小说,人物和对白简直精彩绝伦。”
严歌苓说,一个创作者最大的福气就是运气,你的人物突然反过来让你大吃一惊。“我没有设计。他怎么能这么说呢?其实你身上埋了那么多逻辑。这个时候他一定要说这个。他说完之后,这句话或者一个举动反过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是你写的最好的一点。”
这部由冯小刚导演、严歌苓编剧的电影《芳华》将于国庆节上映。
提交邮件:yuguanxinyu@qq.com
1.《七月书社 学思社 | 七月共读书目发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七月书社 学思社 | 七月共读书目发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0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