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郭,1950年生于河南洛阳,1986年至1988年就读于安美术学院,曾任北京市海淀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顾问)。
2010年12月作品《岭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现代工笔画展;
2011年4月作品《农家乐日子高》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工笔画展;
2012年4月《农闲季》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锦绣中原全国国画展;
2012年,作品《易》和《天真的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哈尔滨“八荒”中国画双年展;
2012年8月,《曾几春耕时光》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汉墨新乡全国中国画展;2012年1月《老房子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全国工笔山水画展;
2012年12月,《故乡的云》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学术展;
2013年9月“家里月色多亮啊!”入选中国绘画学会“绿色和谐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
2013年10月,《青云二号》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华博纪念渭南田野380周年全国花鸟画展”;
2014年8月,《青云三世》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金陵语境——全国中国画展”;
2014年4月,《送别一人》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2014年9月,《送别》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全国汉墨齐鲁花鸟展”;
2016年《童年记忆》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丹青扬州”全国画展;
2016年《悠悠岁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汉墨青州”全国画展;
2016年12月《寻找寻找》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在当代工作”美展并获最高奖(入场资格),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7年,“鑫。《家园》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美展“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最高奖,2017年6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7年4月,“寻找第二个”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悲伤的精神”展览。现在他住在北京。手机:13126692653
郭,中国新乡村画家
绘画生涯的创新
郭先生给我讲了他从1988年开始的绘画史。那一年,他从Xi美术学院大学毕业后回到河南,决定在牡丹之乡洛阳开辟一条中国农村人物写实绘画之路。很多朋友都不看好他的发展前景,说这种“脏”画吃力不讨好,不好混。但从1988年至今,郭坚持了二十年。坐在记者面前的郭,打扮成一个“乡下学者”,头上有两条银白色的短发,瘦削的脸上挂着谦逊而温和的微笑。很难想象这么弱小的身体,在面对生活压力和职业困境时,还有这么大的韧性和毅力。
郭先生说:“虽然这些年来我满意的创作不多,但朋友们给了很大的鼓励。部分参加国家和省级展览并获奖。他们的作品挂在中国国家美术馆的展厅里。国内外藏家也频频写信,使他们觉得表现中国农村人物生活的作品仍然很受欢迎。他们喜欢的,我想,大概就是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生活本质吧。”
新农村绘画中的深层情感
的确,从郭的画中,人们可以窥见中国农村生活的本质。
从今晚开始露水变成了霜,家里的月光多明亮啊!在北京清河的一个名为“阳光李楠”的普通住宅小区里,郭用几块不规则的木板搭建了一个两米多长的简易“画箱”。透过这个“画案”,透过墙上用简单线条勾勒出的“父母”形象,人们的心像木偶一样被触动。此刻无论你身在千里之外的什么地方,都可以在这种氛围中飘回你出生成长的土地。那些早已融入骨髓的童年记忆,从灵魂深处勾出来,像一部老电影一样在你面前翻来覆去,乡愁油然而生。长品味,长沉思。
这就是郭的中国新农村人物写实绘画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它能牢牢把握人性最薄弱的环节,使漂泊的游子在绘画中产生共鸣。从淮河村漂泊多年的记者,如今成了郭画作的“俘虏”。
在谈到创作感受时,郭闻松先生谈到了这样一个现实,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有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了下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一个人住。他接触过这些人,亲身经历过离开家乡的艰辛。在他在广州的那些年里,留在家里的小女儿给广州的父母打了一个长途电话,问怎么包饺子...
孩子远行,父母愁。其实这种亲人之间的关心是相互的。但是,祖国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年轻劳动力坚守不同的岗位。自古以来,由于忠孝两难,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劳动人民就承担了上一代人的负担,即使老了,年轻了,依然踏上了劳动的道路,在陌生的城市从事着各种艰苦的劳动。
大浪淘沙。有的人在城市有一定的地位,习惯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接受了城市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尽管如此,最能影响他们感情的还是远离家乡的老人和孩子。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他们安全,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所以在简单的农村环境中,他们尽量了解一些山外的信息,一些和孩子最亲近的信息,从国家建设到天气状况。他们没有非分之想,但他们纯粹的动机充满了幸福。
郭的中国新农村人物写实绘画,反映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农村最根本的现实,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间接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老人。虽然走不了多远,打不到第一线,但只有把家打理好,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安心,努力美化祖国。我们应该为这些人祈祷。
孤独的回到乡间小路
所谓“人之手难画,树之柳也难画”,意思是越是熟悉的东西越难画,但也体现了一个人领悟生活的能力,只要细心,细心,总能看到其中的魅力。郭就是这样一个为了画出韵味而常年扎根基层的画家。
郭1950年出生在豫西的一个贫困山区。父亲酷爱绘画,聪慧的郭继承了父亲的审美,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绘画和音乐天赋。在农村环境中,他接触到了真正的农村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每年都要花很多时间和农民沟通:秋收结束,我就下地;小麦收割后,会去麦田;下雪的时候,去水沟边的农民家;夏天可以和光着背的老农民聊天;冬天可以和戴头巾的女人聊天。这些都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久而久之,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产生了触动心弦、为社会所认可的农村人物写实绘画,如《柿子红》、《窑魂》、《山边》、《又一年》、《豫西老农》、《三色人生》。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一切是如此合乎逻辑。然而,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人生的方向时,郭却并不轻松。
河南洛阳牡丹名扬天下。作为国花,得到了高度评价。“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花开就迁都。”。画牡丹的独特条件,成了很多河南画家成功的捷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从小就显示出绘画天赋的郭也会走这条路。毕竟没有人会抗拒成名的“捷径”。然而,郭却“否定”了所有人的愿望,选择了农村人物的现实道路,一直走到今天。郭说,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美丽牡丹的背后,是一群这样淳朴可爱的劳动人民和他们为祖国建设的儿女。
郭从小就喜欢音乐和艺术。十六七岁赶上“文化大革命”,在村大队“红了”。农舍墙上画着几十平米的毛主席画像,是一个人画的。后来成为国家专业美术干部。1986年创作的国画《鲁》曾参加过中国六大古都的国画展览,《南京日报》、《洛阳日报》都有著名的报道文章和人物专访。这也是郭最自豪的人生经历之一。同年,他去Xi美术学院深造。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他才意识到搞艺术并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要从零开始,素描,色彩,人体等等,一步一步来,基本功打得更扎实。几年来,他的画风逐渐在国画中形成了写实的人物,走向了专业人物画创作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郭回到家乡,孜孜不倦地把自己的感受投入到写作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简单的劳动人民形象。
郭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似乎一直在“走在乡村的路上”。而我们看到的中国新农村的“清明上河图”,却是在中原的这条乡村道路上。
一幅充满希望的原生态生活画
当然,对一个画家最好的评价是被观众认可的,这也是推动画家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现在,郭先生带着他的土画来到了北京。他想听到赞扬,需要批评和纠正。郭真诚地说,用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创作中走得更远。
记者不精通国画。但从郭半工笔半写意的绘画中可以看出,中国新农村现实主义画家一直关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存状态,关注着城市边缘的人们,反映着许多社会现实。郭去年年底投奔女儿来到北京。在他的新书《生命的颤音》中,他通过地下通道反映了大都市生活的艰难。这个画面,住在城里的你我都很熟悉:一个瞎子把一个破碗放在过马路的地下通道前,拉着路边的二胡,或者《二泉映月》,《赛马》,或者《忆江南》,或者自己的私歌。盲艺人很投入,但是在路边穿梭的忙人很少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其实我们和这个瞎子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被城市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和生活压力搞得疲惫不堪,还经常发出二胡那苦涩而无奈的颤音。
显然,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郭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真谛。当记者问及未来的创作是否会从农村生活的主题转变时,郭先生斩钉截铁地说,无论他未来在哪里,他都不会忘记他的绘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原始生活。
郭老师还告诉我,他正在筹备《洛阳八大戏》的绘画,以农村“走向市场”为主题,反映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面孔,从市场的角度展示了“三农”的现状。
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多么庞大的“画案”!应该说郭,一个乡村画家,有很大的贡献!
1.《郭有几画 中国当代画家郭文松艺术欣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郭有几画 中国当代画家郭文松艺术欣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0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