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为纪念曾经修复过北京人头像的古人类学创始人吴汝康,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10年8月7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452的小行星,已被批准命名为“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将于下周一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举行。
吴汝康图片@中国科学院之声
小行星是谁命名的?
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朱进表示,小行星命名首先需要发现者提出小行星命名建议的申请,包括小行星的永久和暂定编号、小行星的发现者和发现时间、要准备的名称以及提名的简要说明。
一旦命名获得批准,这些信息将在小行星公报上公布。“小行星的命名原则上要表达发现者的意愿,发现者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空来命名他发现的小行星。”
朱进说,最早的时候,小行星是以女神命名的。后来发现小行星越来越多,女神这个名字不够用,我们就开始放松,用男神这个名字。后来逐渐成为更广的命名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小行星的命名权有效期只有10年。“也就是说,发现者必须为他在10年内发现的小行星命名,否则命名权可能会交给别人。”
新华社李
小行星命名有什么要求?
朱进介绍,目前对小行星的命名要求非常开放,但仍需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发现者提出的名字不能太长,不能超过16个英文字符。第二,提议的命名最好是一个字。不一定是英语,但要用某种语言发音。第三,命名不要带有攻击性,不要让某些人感到不舒服。第四,不要太接近现有小行星名称或现有卫星名称。
另外,涉及政治军事的事件或人物,必须在事件发生100年后或人物去世100年后,才能用来命名小行星。不能涉及明显的商业性。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小行星,有各种特殊的命名要求。
有多少小行星被命名了?
朱进介绍说,早期,每个发现者一次可以提名多少颗小行星是没有限制的。但是随着望远镜勘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月都有大量小行星被发现,显然不可能全部回顾。也有人认为不是每个小行星都需要命名。
因此,近年来,小行星命名有了新的规则:对于每个发现者或发现团队,每两个月只能提出两个小行星命名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天空调查项目发现的小行星绝大多数带有大量小行星,在10年有效期内,发现号项目组无法命名。
截至2020年6月15日,小行星永久数量已按顺序排至第546077号,其中命名小行星22129颗。“也就是说,符合命名条件的小行星只有4%被命名了。”
已经命名的“中国之星”
以人名命名: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王、陈景润、朱克真、郭永怀、、南人东兴、袁隆平、涂宇星、丰子恺、巴金星、金永兴、、张恒兴、祖冲之、郭守敬、沈括
以地名命名:
北京、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河南、上海、西藏、扬州、广州、深圳、延安、黄山、喜马拉雅、敦煌、河源、南阳、紫金山、凉山西昌等
按单位命名:
希望工程之星、国科大之星、南大之星、北师大之星、广材事业之星、中科院之星、自然科学基金之星等。
这些小行星以它们的名字命名
1.《又一小行星正式命名:吴汝康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又一小行星正式命名:吴汝康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3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