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新闻奶茶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破坏人的健康。吃浸泡过的食物会导致中毒。水果和水果是甜的,因为加入了甜蜜素...十月过去了,天气寒冷,但谣言的热度并没有完全降温。尤其是那些关于吃饭的谣言,人们不禁会问:能不能开心地吃喝?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专家解答问题。
谣言1: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破坏人体健康
专家:只要不多吃,对健康的影响是可控的
“冬天第一杯奶茶”火了,关于奶茶的谣言也在朋友圈流传:奶茶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正在破坏年轻人的健康。
江苏营养学会营养学家严晓东说,反式脂肪酸是奶茶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反式脂肪酸不是非法添加的物质,也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食品企业生产部分氢化脂肪时产生的衍生物。当氢化脂肪作为原料或辅料生产食品时,产品中会含有反式脂肪酸。
“绝大多数奶茶其实不含奶粉,或者很少含奶粉。其实所谓奶茶的主要成分就是奶精。奶油,也称为奶精,是一种基于氢化植物油的产品。”严晓东介绍,奶茶之所以口感醇厚,正是因为含有氢化植物油。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要不多吃,对健康的影响是可控的。关键是控制金额。”严晓东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内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例应低于1%。2013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风险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例仅为0.16%。在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例仅为0.34%,只有0.4%的城市居民摄入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并没有超过推荐标准。
“但还是建议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少喝奶茶。”严晓冬说:“奶茶里的糖是个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个人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超过25克。但一杯奶茶通常含有70克左右的糖分,远远超过健康标准。”
谣言2:吃浸泡过的食物会导致中毒
专家:只要制作严谨,储存正确,中毒是可以避免的
最近“酸汤”中毒事件发生,于是很多人开始担心各种泡制食品的安全,拒绝所有泡制食品,怕被抓。
“自制发酵食品确实存在潜在风险,需要严格生产,做好消毒。”严晓东说,发酵过程容易造成污染,产生一些高危毒素。为了避免中毒,合理的浸泡和正确的储存非常重要。
严晓东建议黑木耳、河粉、米粉等食物尽量当天准备好煮熟,避免长时间浸泡。实验表明,黑木耳浸泡6小时以上边缘会开裂,不仅严重影响黑木耳的质量,而且使黑木耳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特别是,避免食物长时间存放在冰箱里。有时候人在冰箱里会觉得更舒服,但冰箱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适应低温的细菌依然可以照常生存。”严晓东说。
谣言三:水果和水果的香味是因为注射了甜蜜素
真相:甜蜜素不影响水果的甜味
许多人发现现在的水果比以前更甜了。最近甚至有传言说果农为了让水果卖个好价钱,给水果注射甜蜜素来增加甜度。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甜蜜素是一种国际食品添加剂。它价格便宜,是蔗糖价格的1/3,但甜度是蔗糖的30到40倍,因此广泛应用于饮料、甜点、果汁等食品的加工。
在水果表面涂抹甜蜜素,对水果的甜度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是因为甜蜜素溶于水,不溶于油。即使在水果表面喷洒甜蜜素,也不会进入水果内部,因此没有增加甜度的可能。
既然没有注射甜蜜素这种东西,为什么水果越来越甜?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水果的甜度与植物叶片的质量有很大关系。植物生长阶段的叶片越高效,产生的养分越多,在树体内储存养分的效率越高,果实品质也相应提高。随着种植科学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发展,植物生长的各种有利条件得到了全面的促进和保障,水果的品质和口感自然得到了提高。
负责编辑:朱嘉琦
1.《常喝自制奶茶的有危害 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毁人健康?吃泡发食物易中毒?……专家这样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常喝自制奶茶的有危害 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毁人健康?吃泡发食物易中毒?……专家这样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6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