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号:大力如山;作者:王大力;编辑:云核小编

中信篇

在90年代的中国,金融行业的最顶端,只有两个圈子。

一个是“农口”派,这个“农口”指的是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里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有过插队或者从军经历,比如陈锡文、林毅夫、戴小京等人。

从“农口”这群人里,又衍生出了北京青年经济学会这个组织,里面有马凯 、周小川、楼继伟等人。而“农口”的第一任所长,后来成了王行长,又一步步的变为王省长、王市长,最后成了现在的王书记。

另一个就是“海归”派,这个圈子里的不是华侨精英,就是奉旨留学的青年才俊,清一水儿的常青藤高校毕业,大半的华尔街精英出身。在“海归”派里最有名的组织是中国旅美商学会,简称CBA,学会里的年轻人有高西庆、李青原、刘二飞等人。

在CBA这群人里面,还有一对亲哥俩,哥哥王东明读的是美国乔治城大学,弟弟王波明读的哥伦比亚大学。而这哥俩在出国前,在国内混的实在是不怎么样。

虽然两人的父亲是一位老外交官,甚至早在“西安事变”中就作为牵线人,穿梭于杨、张、周之间,后来也官至外交部副部长,但在70年代受到了诬陷迫害,家庭成员也受了牵连。

哥俩的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北京的街头上瞎混度过的,甚至弟弟的第一份工作,也只是在烧碱车间里当工人。直到父亲被平反之后,两人这才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当时的出国镀金,可比现在要值钱多了。哥哥王东明回国后,就去了北京华远经济建设公司当副总,而当时的任志强,也不过是华远公司建设部的一个小经理。弟弟王波明就更厉害了,得益于回国前在纽约交易所的工作经历,回国后就参与了“联办”的创始工作。

这个“联办”,全称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主要贡献就是出了一份报告,干了四件大事。

所出的这份报告名为《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是由张晓彬、高西庆、王波明等人共同编写的,该报告直接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搭建了基本框架。而这四件大事分别是,主持参与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设计、创办和组建。

回国几年之后,从事资本市场工作的弟弟,转去了财讯传媒集团。而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哥哥,却来到了中信证券。

01

在中国的投行领域里,敢称王称霸的券商,其实也就两家而已。

除了被业内戏称为“国贸大摩”的中金公司,另外的一家便是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喜欢把高盛作为自己的对标公司,甚至在2010年,中信出版社特意翻译并出版了《高盛帝国》,时任中信证券的董事长王东明还特意为此书作了序。所以除了“大平台”这个称号,业内人士也爱戏称其为“麦子店高盛”。

至于其他的券商,也许在投行市场上也风生水起过,但多不过三四年,便泯然众人矣。

如果说中金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话,那中信证券出生时,就只有一嘴羊水。中金含的那把金钥匙,是公司的管理层。而中信嘴里的羊水,则来自于母公司中信集团。就像现实中的家庭一样,有时候父母太有名了,谁还能记得孩子叫什么。

在1995年成立的中信证券,跟同年成立的中金公司相比,在刚成立的那几年里,一个是所有券商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则是众人口中的“这谁啊?噢,###家的孩子啊”。而这一局面,是作为成立时担任总经理的王东明,所不愿意看到的。

直到2003年,王东明升任了董事长,中信证券也成功A股上市成功,中信证券的这口羊水才终于吐了出来。而中金的那把金钥匙,随着政府换届,也在同年隐藏起了光芒。

中信同中金一样,在投行业务上,也是依靠的大项目战略。但比中金更出色的是,中信不只是单单只靠个人,而是在公司内部,将此战略打造成了更体系化的“大平台”业务模式,用集团军的形式对大型项目集火。最终,此模式才能同平安的“工厂模式”、国信的“人海战术”一起,并称为国内投行界的三大战略典型。

现在想一想,如果当年王东明不从南方证券副总裁的位置上,来到中信证券担任总经理,也许南方证券,就不会在2005年被重组为中投证券,也不会沦落到如今要被中金并入的底部。

而中金证券,可能就不会在当年被中信和中小券商联手夹击,也不会沦落到如今要靠吸收中投来阻挡下滑的趋势。

02

除了帮助企业融资来赚取投行业务收入外,中信证券自己也是当年市场上的并购重组“大魔王”。而被他盯上的金融机构,也鲜有能逃出魔爪的。

中信先从零食开始吃起,比如在2003年,就从青岛财政局的手里收了万通证券。之后才逐渐吃起了大餐,比如在2005年,联手建银投资重组了华夏证券,重组后把双方的简称这么一拼,名字就变为了现在的中信建投。

2006年,中信用了一年时间和四轮收购,实现了对华夏基金100%的控股。然而,华夏基金毕竟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基金,不仅在2008年中信旗下两大基金公司合并的时候,将中信基金吃的一干二净,也让耗费了中信将近十年时间,才完全控制住华夏基金的人事任免权。

甚至在2007年美国开始发生次贷危机的时候,王东明治下的中信,想把贝尔斯登都给吃了。只是在最后的时刻功亏一篑,被摩根大通抢了去。如果你是个读书仔细的人,在《高盛帝国》这本书中,会发现王总在序言里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贝尔斯登的破产。不知王总在写序时,心情究竟又如何。

当然,不是所有的猎物都会乖乖投降的,其中就有一家金融机构,愣是靠着自己的力量逃了出来。那就是当时的南天王:广发证券。

有意思的是,广发证券正是当年辅导中信证券上市的主承销商。而这次中信的下山摘桃子,也被看山的猴子—当年广发投行业务的大当家董正清,狠狠的挠了一把。

这场股权收购战,只用了43天就结束了。强者不示弱,中信在这43天之内,连发四次收购公告,每一次收购意向和进程都直接进行了披露。

弱者也没缴枪,广发则接连进行了五次股权转让,让辽宁成大最终成为第一大股东,而第二大股东为吉林敖东。这一次的强龙,最终也没有压过盘在东北虎头上的地头蛇。

其实国内所有的收购与反收购,都是在企业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角力。

就像中金有朱,中信有王,广发证券的精神领袖则是创始总裁陈云贤,后来官至广东省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省长。而这次股权收购之争,虽然发生在陈调离广发总裁之后,但也源于陈的离开而导致的继任者之争。

中信在发布第一份收购公告之前,看起来好像未跟广发进行任何的沟通,而是在掌握一定股权比例之后,就立刻发布了全面要约。但其实在“突袭”之前,中信证券跟广发的前总裁方嘉春,早已私下进行了频繁的接触。

方嘉春是原华福证券的副总裁,在福建师大读硕士时跟陈云贤是同学。而在广发证券收购华福证券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才能顺利成章的成为广发证券副总裁、总裁。

但在陈云贤从董事长的位置离开之后,广州市政府又派了一位新人去接任。导致方嘉春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接任陈云贤的广发董事长之位。这才负气离开,到了广发证券的小股东香江集团,去做了高管。

在方嘉春走后,接替总裁位置的是当时的常务副总裁董正清。董是老广发人了,在广发证券从广发银行独立出去的那年就加入了,而且之前在暨南大学任教,同样在此校有任教经历的还有陈云贤。

董正清一直负责广发证券的投行业务,从1994年开始,就亲自率领投行部的一群年轻人,从广东向东北“北上”去开拓业务。南方出身的董正青,在东北仍然也是身先士卒,亲自进行“酒桌公关”。当年的酒都没白吐,这次救广发的骑士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正是源于老董多年的情义积累,才身骑白马从东北而来。

虽然最终这场战争,以董正青为首的广发获胜而结束。但老董在担任广发总裁的五年间,针对他的内部举报和攻击也从未中断过,直到广发违规借壳被曝光,董也被迫在2006年辞职,并于2007年身陷囹圄。

由王波明担任董事局主席的财讯传媒集团,当时用旗下的《财经》杂志特意进行了系列报道,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董正青听到宣判后,情绪激动,自认“有冤情”,不断大声辩解,乃至在地上打滚,大叫“老子有话要说”,最终被法警拖走。

03

在《天龙八部》里的武林之中,素有北乔峰南慕容一说。而在当年的券商届里,也存在着北中信和南国君的说法。

南国君,指的是总部设在上海的国泰君安,昔日执掌南方券商牛耳者。而北中信,虽然现在的注册地是深圳,但之所以能被称为北方代表,源自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其注册地在北京和深圳之间变更了很多次。

而在这些变更之中,也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1995年,中信证券成立时的注册地是北京,毕竟创立时的高管,都是清一色的北京土著,比如时任总经理的王东明,就是北京外交大院出身的孩子。

第一次搬迁至深圳是在2001年,只怪那时的中信证券人穷志短,主要是为了获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当时北京的企业所得税为33%,而深圳只收15%。当时为了钱而不要老家的,也不止中信证券一家,比如博时、大成、长盛等基金公司,也纷纷为了省钱,从北京迁往深圳。

但在2003年上市之后,钱对彼时的中信来说,再也不是问题,做什么事更多的也是考虑未来的发展。就在2004至2007的三年间,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合作重组了华夏证券,并收购了华夏基金。

在这两件并购重组项目之中,背后有着北京市政府的影子,当时北京市的王市长,不仅做过建银投资的母公司建行的行长,还在担任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与张晓斌吃爆肚时聊出了创办“联办”的想法。

中信就在吃下华夏基金的当年,在报给国务院的方案中,白纸黑字的写明了想要将注册地再迁回到北京去。当然,真到2008年回迁的时候,所披露是深圳的税收不再对中信证券有优惠这个原因。

但是,这次在北京停留的时间很短,三个月后的中信,又将注册地迁到了深圳。2008年,全国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举办了奥运会,还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鸟巢”和“水立方”两个纪念。你在中信集团的官网介绍中,还能看到该集团将承建“鸟巢”的事,列为集团发展的大事记之一。

让你建设“鸟巢”是多大的面子?面子的事上怎么可能会让你挣钱。但任何事除了面子还有底子,此事附带的底子,就是朝阳区政府承诺会便宜出售给中信集团两栋写字楼。

2008年,“鸟巢”在奥运会上大放光彩,施工方和业主都很满意。然后,业主就不再承认有关于这两栋写字楼的承诺了。同时,中信集团在深圳市政府的游说下,要求中信证券必须想办法收了这两栋楼,才能留在北京。

至此,中信证券在热脸和冷屁股的夹击下,又重新迁了回去,并拿了深圳两千多万的落户奖励。但这一来一回的搬迁,中信证券就白白花费了三四千万,本都没回来。

在北京和深圳长时间的拉锯战中,终以深圳的暂时胜利而告一段落。最终起决胜作用的,还是源于中信证券出生时,含的那口来自南方的羊水。但在业内看来,中信的成功更离不开北京的帮助。

正如萧峰虽然是契丹人,但在江湖人心中,从来只有乔峰这两个字。

04

2015年的股灾,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但其中引出的一件事,到现在都还没完。

2015年8月25日,中信证券被曝出有8人因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其中有3人为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剩余5人也都是分管业务条线的高管,包括在《高盛帝国》的译后记中,所特别提到要感谢的另类投资部老总汪定国。

当天早上,明天系的《证券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上,发表了题为《摧毁中国股市信心将危及整体改革》的文章。八年前的广发借壳事件中,有明天系参与的身影,而那次首先发声的媒体,正是财讯传媒集团旗下的《财经》杂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证券日报》打响了第一枪之后,后续对该事件进行了长篇详细报道的,是胡舒立的财新传媒集团。财新传媒集团始于2009年10月底,胡舒立说服《财经》杂志中的147人另起炉灶,甚至包括前台的保安,而当时《财经》全部的工作人员也就172人。这次集体跳槽事件,也正式表明了胡舒立和王波明的决裂。

胡和王决裂的真实原因,其实代表了资方和编辑部的矛盾。在中信集团要作为新的资本方接手的情况下,胡女士作为三联书店创始人之一的侄女,最终接受了厚扑投资方风雷的支持,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另起了炉灶。而这个方风雷,则是中金公司创立时期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

涉及此次救市被抓的中信员工里,级别最高的是时任总经理程博明。一天之后,程的师弟证监会主席助理,也是此次救市的总负责人张育军被抓。两人都曾在“五道口”读硕士,不仅毕业时间只相隔一年,而且都拜于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门下。

在1994年,君安证券的张国庆要吃万科的时候,正是郁亮通过张育军找到了时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才把万科给保下来。如果老张没有在2015年倒下去,可能我们也看不到更精彩的宝万之争了。

张育军被抓一个月之后,其担任深交所总经理时的副手,原深交所副总经历的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在家中自缢身亡。两个月之后,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直到现在,这个事情仍没有完全的结束。

还记得当初在证监会召集的首次救市会议上,王东明对主持会议的证监会主席肖钢说:“主席让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也正是王东明的这个表态,结束了场上救还是不救的争论。恐怕当时在做的几位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决定,不仅没能把市场救了,还会把所有人都搭了进去。

2015年11月15日,王波明辞去财讯传媒集团董事会主席及董事长的职务。11月17日,中信证券召开党委会,宣布了人事变动:中信证券原党委书记王东明退休。

此时此刻,正如金老在《天龙八部》中,所描写的乔峰最终离场时的片段:

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只是不知道这哥俩,是否还会经常想起老父亲临终的遗言:

回首平生无憾事,只恨许多有益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只要同志们想起我时说一声‘是个好同志’也就满足了。

至于说如今的中信证券,好是挺好的。可没了乔帮主的丐帮,在江湖上又算个什么?

后记

1981年,在华盛顿大学读书的哥哥来看弟弟,两人并肩躺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的一块草地上:

“操!哥,你说在美国呆时间久了,有什么意思?我现在都能想到几十年后的生活,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去野游,拿着一堆吃的喝的,在草地上一躺一整天,多腻啊。咱们以后还是回国吧!”

“好啊!可回去咱们干点什么好啊?”

“CBA的老高你还记得吗?到时候跟他们一起,为国家建设资本市场做点事呗!”

“行!”

中金篇

1985年,世界银行要组建驻中国代表处,华侨林重庚被派去北京担任首席代表。在他担任首席代表的那五年里,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装修北京的那间办公室。他那间装修舒适的大办公室,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一到冬天,窗户上的的雾气要比其他房间的厚上几层,外边的人光看到这雾气,就能感受到来自屋里的温暖。

所以一到冬天,世界银行在北京的驻点外边,就会经常停满各部委领导骑来的自行车。在停放在外面的自行车中,有一辆特别破旧的二八大扛。他的主人姓朱,在当时还是一名负责经济规划的官员,多年以后的人们,更愿意尊称他为朱相。

方风雷在1982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时候,并没有听从父亲回到军队的安排,而是服从分配去了外经贸部。没有军中老父亲的支持,没多久他就从部里被下放到了河南省贸易厅,担任了一个体制改革顾问的虚职。

职位虽然是虚的,但人却没闲着。在河南工作的那几年里,他总是主动去找最麻烦的工作做,比如协调省内最大公司的合并、参与郑州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组建等等,最终引起了北京农村改革政策研究所的注意。几年之后,方风雷接到了一封调任建行的任命,来自分管建行下属企业的副行长,原北京农村改革政策研究所所长王岐山。

中国在金融方面的很多工作,都是靠着向西方学习才起步的,国内各大金融机构派领导干部去欧美取经的风气,也是从90年代的四大行开始兴起的。而在当年,被建行派往美国学习的第一批人员名单中,就有方风雷。

著名的经济学家刘国光,在那个普通人没多少机会出国的年代里,就已经全球到处去交流学习了。第一次去美国的方风雷,走之前就特意请岳父刘国光介绍个美国向导,准备好好批判一下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到了美国之后,刚放下行李的方风雷,就按照岳父给的地址,找到了居美多年的向导—已经回到世界银行总部任职的林重庚。

要说华侨就是实在,带方风雷去参观的第一站,是美国华人平时最爱去的地方—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熊猫馆。直到两人站在大熊猫的面前,林重庚看着一言不发的方风雷,这才想起来,国内来的朋友最不缺的就是参观大熊猫的机会。好在那一天,林重庚所讲的在国内成立一家投资银行的想法,成功的吸引了方风雷的注意力。

在央行行长的任命上,规格最高的那一任是在1993年,为了解决当时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当年的6月份兼任央行行长,并将建行副行长王岐山,调至央行任副行长来协助工作。

1994年,通货膨胀被成功控制之后,建行从央行又迎回了老领导王岐山,这次短暂的过渡成功的去掉了他行长前的“副”字,开始履新建行行长一职。同年,分管金融的副总理下达指示,要求建行牵头同摩根士丹利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投行。

1995年6月,中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建行行长王岐山为中金第一任董事长,林重庚为第一任CEO。

01

中金公司成立后,连续前五届CEO的任期,每一个都不足两年。

最短的是第一任CEO林重庚,只呆了三个月,就又重新回到了老东家世界银行。根本原因,无非是水土不服所导致的谁都不服。

在那不稳定的几年里,中金内部真正管事的是两位副总裁,主管人力资源的汤世生和主管业务的方风雷。这两位配合起来特别亲密无间,一个管花钱,一个管挣钱,毕竟在他俩来中金之前,就已经是建设银行多年的老同事了。

最早一批同中国对接中金组建工作的摩根士丹利员工,都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方风雷时的情景。当时如果不是林重庚亲自介绍,恐怕在场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位西装打扮却仍胡子拉碴的同志,是林重庚从福建老家村子里找来的专车司机。

方风雷也确实有过农村经历,但在那个年代里,像他一样下过乡、当过兵,又在78年就能考上大学的,都不是普通人。而直到1997年,中金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帮助中国移动完成42.2亿美元的海外发行,选择的是和高盛合作,这才教会美国人不能用以貌取人的方式来看待方风雷。同高盛合作的这个项目,也为未来方风雷能参与组建高盛高华,提前奠定了基础。

多年以后,在美国拍的《大而不倒》这部电影里,另一位中国的金融实干家,中投公司的总经理高西庆,一位在现实中根本就不抽烟的人,在电影里却被黑成了一个街边狂吸烟的猥琐男子,不知道这位编剧,是不是就出自当年来华的摩根士丹利员工。

1998年,没多少人会关注中金送走了第一任董事长和方风雷,迎来了第二任董事长周小川。但在那一年里,很多人都永远的记住了一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得益于党中央发布的命令,禁止高层干部子女任职外资公司。中金才能在这一年里,迎来了未来能真正掌握这家公司管理权的CEO,朱云来。从1998年到2003年,中金公司作为国内顶级投行的地位,一直都无可撼动。

在国内的A股市场,中金公司在1999年才获得承销资格,第二年就凭借一单融资额高达78.46亿元的IPO项目,夺得当年券商在A股市场最好的承销业绩,而这First Blood,是总部位于上海的宝钢贡献的。接着依靠中国石化、中国联通、招商银行等IPO项目,中金得以连续三年霸占国内A股承销榜单的第一名。

而对于海外市场的上市项目,中金更是无可匹敌,从1997年中国移动的海外上市项目开始,之后的每一单海外项目,在主承销商的那一栏里,永远不会缺少中金公司LOGO的身影。

02

2003年作为政府的换届年,只任了一届的国务院总理卸任。

同年,在长江电力的IPO项目中,中金公司不敌中信证券,损失上百亿的承销业绩,这是在A股市场上,中金公司的地位第一次被撼动。2004年,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海外上市项目主承销商的名单中,第一次少了中金公司的身影。这次位置上写的是中银国际,当年方风雷出走中金后的第一个落脚之地。

中金与中信、中银国际这类老牌券商的竞争,只是同属于靠“大单模式”经营的券商大佬们,相互之间争个行业第一,即使拿不到,丢的也只是脸面,伤不到筋骨。毕竟在这几家券商里,谁还没有几个家里装红色电话机的高层。而中金的投行业务真正开始走向没落,是始于2010年。

在那一年,建行走了,创业板来了。

作为亲爹的建行走了,养父中央汇金来接收。看着好像大股东的规格是在提升,但在这位养父的手底下,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券商孩子。特别是这几个孩子,跟中金比起来,一个个显得面黄肌瘦的。那就可想而知,满面油光的中金到来之后,每餐能分到多少粮食了。

创业板来了,中小企业的承销项目开始大爆发,而传统市场上的“大单模式”,也不再有业绩优势。几年前,除了中信,还没有几个券商,是可以跟中金相提并论的。但在2011年,中金的承销业绩排名,不止被手握众多大型项目的中信证券甩了下去,更是第一次被依靠承销中小项目的平安证券、国信证券超过。

那年的明星券商是平安证券,靠的是资本市场上的一面新旗帜,平安证券的薛荣年。老薛一手打造了投行业务的“流水线工厂”模式,也在资本市场上树立了一个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凭借自创的业务模式,薛荣年不仅一手将平安证券带起来,更是在2012年同平安集团的马明哲闹翻之后,愤而带着几乎全部的“流水线工人”和投行项目转投华林证券,又一手将平安证券的排名打下去。

当年微博的曹山石,八卦起来还不像现在那么老道,在薛荣年离职平安的当晚,还情不自禁的用微博发声为其感慨。恐怕老曹在2013年的5月,证监会因万福生科造假案给予薛荣年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处分的时候,马上就把这条微博给删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屌丝逆袭的旗帜,终归在资本市场上竖不长久。2015年11月,薛荣年因涉嫌巨额内幕交易窝案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只是这一次,再也没有知名的法学家们,敢为其联名上书请求轻判了。

那几年靠着中小项目暴起的,还有国信证券。不同于平安证券,是靠着精于成本控制的“流水线工厂”模式。国信证券的承销业绩,则完全是靠人堆起来的。比如在2010年,国信证券的承销收入,比平安证券只少了6个多亿,却是用多养了近一倍的保荐代表人换来的。

在牛市时,投行业务运用人海战术是没问题的。但一旦到了熊市,光保代的人工成本,就能拖垮一家公司。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证监会在2013年的IPO财务核查,在2014年的限量发行100家,让国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也风光不再。

03

当年的中金,也不是只有投行。

他的研究部门,在成立后的前十年里,汇聚了国内最顶尖的人才,甚至对整个券商研究行业的影响,都一直延续至今。

在各大券商里,最顶尖的那一批首席,才会被公众认为是经济学家,而中金的第一位首席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还没来中金之前,就已经被大家尊称为经济学泰斗了。

当然你现在去网上看吴敬琏的履历,一般找不到在中金的那段任职经历。那是因为在当年股市的多空大战中,吴老作为绝对空头的代表,以一己之力对战厉以宁、韩志国等多头经济学家,被对方暗讽在中金任职会跟美方有利益关系。中金的研究部,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都站在吴老这边,对中国股市的研报多少会带点看空的意味。

在中国的经济学届,有一个能代表国内经济学研究各领域最高水平的奖项,那就是“孙冶方经济学奖”。该奖项的第一届评选是在1984年,之后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

1996年正好是第七届,在这一届的“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奖名单中,有两个人的名字现如今最为有名,第一位是当今总理,第二位就是A股“千点论”的提出者—许小年。徐的这篇获奖论文,出自他参与的世界银行的一个项目,改了改就投到了国内的《改革》杂志上,而当年担任《改革》杂志主编的正是吴敬琏。

1998年底,许小年来到了中金研究部,担任中金的第二位首席经济学家。他最有名的“千点论”,便出自他在中金履职时的一篇研究报告。这篇研报推出几年后,上证指数便跌到了998点,之后又重新拉起了新的牛市。但他现在最厌烦的,也是自己这“千点论”的标签,毕竟当年的这一番言论,带给他的更多的是苦恼,而不是荣耀。

中金的前两位首席经济学家,都是凭着solo,就能舞动资本市场的灵魂人物。但也让市场更多的是记住他们,而不是身后的中金。直到哈继铭来到中金,担任第三位首席经济学家之后,这一局面才被打破。整个中金的研究部门,也终于开始走向最为鼎盛的时期。

当年中金强大的研究实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当其他证券公司的员工,拜访客户时是又送卡又请桑拿的,中金的员工只需要带上自家公司的研究报告,就比什么充值卡都有效。

但在2010年,中金研究部门的辉煌,也开始逐渐暗淡起来。

2010年5月,中金研究部的副总经理沈建光,也是哈继铭三人宏观团队中的一员,眼看继任首席经济学家无望,愤而转投瑞穗证券去戴了他家首席经济学家的帽子,也点燃了中金研究部门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同年9月,中金的首席策略师高挺转投瑞银,不止是自己走,还带走了好几位分析师和研究助理。10月,在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转投高盛之后,最强宏观团队的最后一位成员邢自强,马上也转投了美国对冲基金S.A.C。

至此,中金研究部门最引以为傲的两大王牌,宏观领域的哈继铭团队和策略领域的高挺团队,被中金的竞争对手们全部瓜分完毕。剩下的各领域研究团队,也纷纷出走,这些人的新东家占领了香港中环的大半条街。一到饭点,虽然中环附近馆子里吃饭的还是同一拨人,但各自开的发票抬头却不一样了。

不仅人走挡不住,招人来也开始难了。在其他家券商招人看脸的时候,以前的中金是真看脑子,智商要是不够,是什么都没办法凑的。而为了能补充到新鲜的血液,中金的研究部门,也开始逐年降低其招聘门槛了。毕竟中金的招牌,还没low到像其他家一样不招人,只用实习生来写研究报告。

得益于招聘门槛的降低,北大毕业的黄洁,才能在2011年加入中金公司的金融行业研究组,虽然其加入的研究小组在第二年,就获得了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排名的第三名。但在六年之后的2017年,已经升为金融行业首席的黄洁,才写出了这辈子传阅度最高的一份“报告”。

04

2014年7月,中金公司启动IPO计划的消息正式披露,上市地点选在香港。

此时此刻,比老对手中信证券上市晚了11年。同年10月,中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主动请辞,比老对手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退休早了1年。不知这两位同样以投行业务起家的老对手,在双双为司让路之后,会不会电话交流一下多年的心得体会。

老时代的终结,一般是为了能更好的迎接新时代的降临。但这次降临的新时代,却带着一个更老的时代烙印,接替朱云来担任总裁的是毕明建,当年中金最早的投行创始员工之一。毕明建在中金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1997年跟着方风雷做的中国移动,也是中金的第一单海外上市项目。

但在他的履历中,还有另外两段更有意思的工作经历:一是在1995年加入中金之前,担任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业务专员,当时的首席代表正是林重庚;二是在2012年短暂离开中金之后的三年里,在厚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合作人,而方风雷则是厚扑的创始人之一。

在新时期里,做什么事感觉都很快,短短一年多时间,中金公司就在2015年11 月的一个日子里,正式登陆了港股市场。但上市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提升效果,依然是拽不动这庞大身躯下滑的趋势。只能说上市是很重要,但选择上市的时间点更重要。

为了阻止下滑,还没走过的路,也就只剩下合并这一条了。其实早在2007年,中金的股东还是建行的时候,亲爹就有意让中金公司去吸收中投证券,来弥补在经纪业务上的短板。但当时建行的行长张建国,一位天津地毯二厂工人出身的老银行人,哪能真掰的动中金管理层的大腿,终因中金的拒绝而没有促成这次交易。

2016年7月,中金和中投的股东中央汇金,决定再次重启两大券商的合并计划。这一次,操刀手变成了成功合并申万宏源的中央汇金,而已经换过高层的中金,不敢也不想再拒绝。

这次合并由中金向中央汇金收购中投证券的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中投证券将变为中金的全资子公司。看起来像是中金在主导交易,但中投的规模已经不在中金之下,当年可以吃掉的小猪变成了大象,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对等的合并。

申万宏源合并的时候,申万的董事长是证监会副主席出身的李剑阁,而宏源的董事长冯戎,直到现在你都百度不到一个像样子的履历,合并的结果自然在一开始就能想象的出来。只是不知道这次中金中投的交易完成之后,是否会像当年申万宏源的合并,申万的固守自封吃掉了宏源的开拓进取,最终市场上仅留下了一个工资更高一些,规模更大一些的“申万”而已。

但这次合并的事情,给中金和中投这两家券商的员工,带来了不一样的担心。中金的员工,更担心合并后的薪酬待遇,是否会为了向中投看齐而被拉低。而中投的员工,担心是否会实行“双轨制”的薪酬待遇,合并只是给中投重新换了个招牌。

虽然各自都有担心,但在放出消息的当天,你在两家公司员工的朋友圈里,透过屏幕仍然能体会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中投员工的哈哈哈哈与中金员工的呵呵呵呵。

合并的进程,除了业内的人会关注外,并没有让中金像以前一样,可以长时间的出现在新闻头条里。而最近真正让中金,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线里的,则是曹山石的一则微博。

微博曝光了中金研究部的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黄洁,欲潜规则女实习生的微信聊天记录。得益于现如今媒体的传播速度,“名利场”一词也重新被中金黄洁,赋予了新的概念。老一辈的首席们,恐怕一定想不到,当年从不需要请客户洗桑拿的中金员工,现在都沦落到自己不舍得花钱洗桑拿的地步了。

可惜黄洁老师还是太年轻,他不知道如今的中金,早已不再是年轻人心中唯一的Dream Company。而媒体是要感谢你的,没有你那拙劣的撩骚记录,中金也不会以“Drama Queen”的形式,再次有机会出现在大众面前。

只是不知道,当年从中金离开的大佬们,看到如今中金的这些新闻,会不会开始在心里骂娘了。

1.《八一八中金和中信,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八一八中金和中信,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