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名臣,终年汤化身,蟠桃已熟,摘来献神仙......”近日,在平潭敖东镇苍海村,一出扣人心弦的木偶戏,让濒危剧种词明戏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林氏族人,首次在镜头前完成了平潭词明戏的“复出”亮相。如今,为了拯救、挖掘词明戏,平潭林氏词明戏第九代传人林文远再度出山,为族人教授词明戏。国庆期间,词明戏还登上了坛南湾远垱澳帐篷节的舞台。
词明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是平潭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包含了提线木偶戏、人演词明戏、手动布偶戏三种形态。词明戏上承昆曲,词牌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时代的“元曲”相似,人物对白多为北方语言词汇。如今,词明戏濒临失传,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经典再现 精彩演绎古老戏曲剧种
苍海村霞海寺宫庙的大厅里,久不使用的词明戏古戏台,四周被帷幕装饰一新。虽然面积不过十余平方米,但映着红灯笼与红帷布的戏台,如同旧时年节才有的盛景盛况再现。老艺人林文远脸上不自觉带笑,双眼闪着光芒,在他的记忆中,上一次这样的大型演出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了。这一回,其实是第二届平潭“霞海文化节”暨首届“词明戏艺术节”的举办,意在通过戏曲、茶道、书法、插花等表演,呼吁社会各界抢救词明戏,挖掘保护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今年78岁的老艺人林文远,是苍海村词明戏第九代唯一传人。为了词明戏在这次演出中重焕光彩,林文远早早就开始了排练。戏台的桌子上,摆放着演出的乐器,寺庙的墙壁上也挂着二胡、大鼓、大钹等有近百年历史的老乐器。原来,得知已绝迹了半个世纪的词明戏、唱腔木偶有望再度搬上戏台,苍海村的村民都积极参与支持。有的村民捐献了家中的老乐器,还有老班子遗留下来的戏装,内有生、旦、净、末等角色穿戴的衣裙、莽挂、帽盔等,刺绣精美,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词明戏后期,受到京剧和闽剧的影响,后台乐器逐渐丰富,除了笛子、唢呐,还有二胡、京胡、琵琶等,曲调也多改为板腔,如二黄、西皮、紧板、倒板、滚板等。”林文远提着手上的木偶说道,“这个木偶是这次新定制的一批,但这次唱《八仙偷桃》的木偶是早年老班子使用的,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咿咿呜呜的乐声传来,林文远不知何时已经坐下拉起二胡。一旁的徒弟林心瑜手提木偶,随着他手上的动作,木偶跟着扭头、提腿、盘腿、转身、摆手,让人目不转睛。“仙童,命你看守蟠桃事体如何?何人敢偷我仙桃,果园中蟠桃被何人偷去!”林心瑜的妻子谢梅芳同时唱起唱词,夫妻二人配合默契。登台时的表演亦是如此,台前丈夫提着提线木偶灵动演绎,幕布后的妻子唱腔逶迤。
此次艺术节上,林文远带着团队,为众人献上经典剧目《八仙》中的经典唱段《偷桃》。整出戏由7名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林氏族人,以及一名来自福清的乡贤共同演绎。“词明戏与闽剧不同,主要体现在唱腔上。词明戏唱的是高腔,唱白均用‘土官话’。为让当地人听懂,特别强调要‘词句唱明’,故称之‘词明戏’,也叫‘庶民戏’。”林文远说,一场词明戏的演出,既有普通话唱词,还要有平潭腔调、乐队的现场演奏和不同角色的提线木偶上场。而且木偶是由真人分角色演唱,整场戏演下来,难度不小。
庙台上在表演词明戏,台下的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在村老支书魏远庄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到年节,戏台下都密密麻麻挤满人,后排的人只能踮起脚尖往台上看。村里还有一些票友,也会和演员们同台献艺。“小时候我最喜欢穿长袍、马褂的将军。他们威风凛凛的样子,那会是我们小孩子最爱看的戏,还有小丑一出场,台下就充满了笑声……”今年71岁的魏远庄回忆道。
匠心传承 第九代老艺人出山抢救
“词明戏是戏曲界的瑰宝,对平潭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长远影响,需要后人好好传承,让词明戏在平潭延续下去。”40多年来,林文远怀揣一颗安静、朴素的心,靠着对词明戏的坚守,现在再度出山开启传承之路。
说到词明戏,林文远有着说不完的话。他介绍说,早期词明戏后台乐队共有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因此词明戏又称“三下响”。在演唱时,采用帮腔形式,即前台干唱,后台帮腔,前后台音高有八度之差,帮腔形式多样,有整句帮腔、后台只和尾音等。此外,演唱时往往速度较快,具有“字正音少,一泄而尽”、“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名为一人,实出众口”的弋阳腔特色。
词明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外、贴七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文戏里,生、旦科介变化不多,注重通过唱段抒发内心情感和特定情境,保留了南戏中旦角重唱的遗风。丑角随时插科打诨,活跃气氛,使得台面生动化。早期武戏掺入特技表演,打斗场面精彩。
词明戏的音乐曲牌丰富多彩,已知曲牌就有138个,既吸收弋阳腔、昆曲、皮黄的曲调,又融汇民谣、山歌、坊间土调,曲调根据剧情搭配,由“正字腔”和“白字腔”两大类组成,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唱出来的音调与口语相近,为当时福清百姓所喜闻乐见。“正字腔”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其中,“水调”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伤情感;“阔调”辽阔粗狂,奔放高昂,善于表现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北调”则缠绵悱恻,善于表现怀乡思亲、忧愁烦闷的心情。
“词明戏的唱腔非常独特,也很有韵味,但是传承一直遇到困难。”谈起自己十多岁时学习唱词明戏时,林文远言语中依然充满着激情,也透着些许的失落。他说,平潭林氏词明戏承自他的爷爷与父亲口耳相传的学唱方式,传到他一代时,曲谱因“文革”破四旧毁于一旦。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学的唱词要重新拾起,除了嗓声不如年轻人,记忆力也衰退得厉害,唯有词明戏唱腔韵味一直萦绕在他的心田,久久不能释怀。“好在现在苍海村有了传承人学习,我想在有生之年教带徒弟,让平潭戏曲界的瑰宝,不要中断在我的手里。”林文远说。
林文远的徒弟,正是词明戏的第十代传人林心瑜。虽然多在农村舞台上表演,但林心瑜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今年45岁的他,早年在村里会唱礼生,也就是在婚丧嫁娶中当司仪的角色。因为有闽剧唱腔的基础,加之天赋使然和在喜宴、寿宴的演出经验,用心学习了三个月的林心瑜不仅学会了操作木偶,唱起戏来也并不困难。妻子谢梅芳同样有唱闽剧的基本功,平常也与丈夫一起在红白喜事上演出,慢慢积累出了经验。“我打小就听戏、看戏,也学着唱点戏,期待有一天词明戏能走出苍海村,成为平潭街头巷尾都能听得懂的民间戏曲。”林心瑜说。
人们常用“匠心独运”形容用思精巧。匠人有道、有器、有术,以精湛绝尘的技艺、臻于至善的执著,坚守清寂、世代传承。对于林文远而言,一辈子只专注做好一件事,以词明戏之名,传工匠之心。“农村就是我的舞台,群众就是我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人看,有生之年我就会一直表演下去。”已是耄耋之年的林文远说。
聚力重兴 乡贤寻访福清古旧唱本
词明戏早年流传于福清、长乐地区,而平潭早年隶属福清,两地交流学戏十分频繁。据史料记载,在福州地区的地方戏——闽剧尚未形成时,词明戏便已在福清和平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平潭和福清地区老百姓文化生活重要内容之一。
明末清初,浙江省余姚县词明戏艺人林氏兄弟流落平潭,在苍霞垄村安家落户后,以演木偶词明戏谋生,并衣钵相承,久演不辍。至清乾隆年间,平潭木偶词明戏十分盛行。为了苍海村首届“词明戏艺术节”,乡贤林心惠带领老艺人到福清寻访,试图寻找到当年的古旧唱本,并向福清师傅请教交流曲艺。
“1958年在已故的第七代词明戏老艺人林日福墓地,挖掘出被埋藏在地下的100多本词明戏曲谱。可惜100多本曲谱只保存了30多本,其余的都腐烂了。到了1959年,福建省文化厅重视词明戏文化的挖掘,平潭县文化部门对濒临消亡的词明戏进行挖掘、抢救工作,时任平潭文化馆馆长的林光龙曾带着工作人员,驻扎苍海村整整两年,挖掘修补唱词、排戏,整理相关资料。”林心惠回忆道。
据了解,1959年平潭词明戏第八代传人林光晧、林光铨、林光发、林光泰,对词明戏进行挖掘、抢救工作,老艺人还成立了一个词明戏业余剧团,挖掘、搜集到传统剧本46本。剧团于1961年9月赴省作内部观摩与研究演出,获得省文化局颁发的“词明戏枯木逢春,百花园增添一色”锦旗一面,四位老人还被福建省文化局评为“词明戏四大老艺人”。后来林家班老艺人林光铨回忆自录戏文10本,唱录曲牌82首、锣鼓经10题。随后,省文化厅戏曲研究所拨款资助兴办木偶剧团,以“木偶加闽腔”的演唱形式在全县巡回演出。
但随着“文革”开始,词明戏在破四旧的浪潮中受到冲击。不仅演出停止,连剧本也散落在民间不知所踪。福清词明戏与平潭的遭遇相同,演出受到冲击,服装、道具和木偶头像均遭焚毁,词明戏从此销声匿迹。
林心惠庆幸的是,福清与平潭当年因戏交流密切,此次通过林文远找到了福清词明戏老艺人的后代。在福清沙埔镇,苍海村乡贤找到当年林氏传人的后代。他们从房梁上取下一个红布包,将包得严严实实的红布包打开,居然有27本已经破损发黄的唱谱,竟是当年平潭苍海村林氏词明戏老艺人赠与福清林氏演出用的唱谱,其中有两本还是清光绪年间的唱本。“没想到几十年后唱谱还保存得这么好,我们原本想花钱买回,他们不仅不要钱,还煮了早年平潭人待客的糖水蛋汤给我们喝。”林心惠激动地说,这些在别人的眼中不值一文的古旧唱本,却被福清的老艺人们用几层布包起来,为了防潮防盗,还挂在老房子的梁上,着实让人感动。
词明戏的主角或为人或为线偶,每逢婚丧嫁娶或重大事件均请戏班唱曲。“海坛岛,平讲班,台搭官帽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演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这是当地民间流传的歌谣,可见苍海村词明戏曾盛极一时。别具风格的唱腔,趣味十足的演艺,让乡亲倍感亲切。“我小时候听过词明戏,今年又在苍海村看到,枯树发新芽,词明戏的传承有希望了!”平潭民俗专家赖民说,为了词明戏申报省非遗,他不计报酬和得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申报材料的整理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力量,收集词明戏剧本、曲谱、木偶等弥足珍贵的材料,还将出版专著《词明戏概论》,并计划建立‘词明戏研习所’,让更多平潭人加入到传承词明戏的队伍中。”苍海村党支部副书记魏为才介绍,目前,平潭正在开展词明戏的挖掘保护工作,并已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
原标题:抢救瑰宝“词明戏” 老艺人唱响传承曲1.《林心瑜 平潭词明戏老艺人林文远再度出山 唱响传承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心瑜 平潭词明戏老艺人林文远再度出山 唱响传承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