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什么时候起床抢吃的?”
“把想买的东西放在零的购物车里,把闹钟设在6点半起床,争取手速!”
这不是偷菜的游戏,而是最近朋友圈里的人展示的真实生活场景。“网购”这个原本属于年轻人的小而美的市场,一夜之间流行起来。
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方式。在家里,大家开始用APP买菜买材料,实现基本的“云购物”;后来无法出行,旅行计划取消,于是出现了基于直播和VR技术的“云旅游”;不敢去医院,于是有了“云医疗”;学校推迟开学,线下培训机构无法正常开放,于是出现了“云课堂”;大量企业无法正常办公,于是大量企业开设了“云办公”;......
Quest Mobile发布的cmnet“战争疫情”专题报告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由于远程办公和学习需求的上升,人均使用时间进一步增加了30分钟,达到7.3小时,基于数字技术的“云平台”成为人们在疫情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方式。
01
什么是“云”?这个“云”不再是另一个“云”
如果2020年选汉字,可能选“韵”。一个“云”格式成了标准,甚至引爆了“云经济”二字。虽然有些人不太了解这个概念,但他们确实参与了。
“云”的概念很难追溯和解释。在过去的主流认知中,“云”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术语。IT常用来描述与IT、网络、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交互和使用模式,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比如云计算、云服务、云盘等等。
现在流行的“云”已经从一个技术术语跃升为一个经济概念。“云经济”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一书的作者乔·魏曼(Joe Weiman)阐述了“云经济学”不是经济学理论中深奥的数学模型,而是技术革命的生动总结,“柔性云计算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的核心思想。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云”,主要是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下,定义企业和社会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自2015年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已广泛融入各行各业。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不断创新融合,推动了零售、金融、文化娱乐、医疗、政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是一种技术集群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体产业结构,也起到了促进市场消费升级的作用。
疫情防控带来短期压力,也带来行业格局变化的机遇。广大居家消费者积极应用各种“云经济”产品,将为未来创业和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出路——“云经济”。
将学生“云上课堂”的情感压力转化为行动,对各大应用市场的学生给予“一星好评”。钉钉官方发布了视频《钉钉这个钉钉,在线求饶》,在bilibili有近2000万次播放,13.2万个弹幕号。
02
特殊时期强制选择还是新常态?
在这种“云经济”下,是各行各业无意识的自救,而有些人则是无意中打破了自救之外原有的固有市场。
2月8日,上海某酒吧的“在线打菜”直播意外走红。直播4个小时,获得声波728.8万个。第二天“云跳帝”这个词迅速占领了热门搜索。但是,线上的兴奋并不能转化为线下的盈利。疫情之下,演唱会、音乐节取消,酒吧关门。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0年1-3月,全国已有近2万场演出被取消或延期,直接票房损失超过20亿元。就音乐人而言,音乐人和主播的区别被直播的悬赏和名单互动模糊了,音乐人最终还是会回归现场。但《云崩地》看似丰厚的直播奖励,却终究抵消不了线下喝酒的钱。
一切都可能变得阴云密布。是否是特殊时期的被迫选择,是否会成为正常状态,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潮起潮落,疫情结束后,涌向云的线下行业很可能迎来“云生活”流量的退潮。人与人之间未得到满足的“面对面”需求,将成为“云”经济是否稳定的最大担忧。
颤音专门设立了“独舞模式蹦迪”专区,目前已有数十家知名夜店和品牌入驻该平台。
“云经济”扩张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各大市场经济关闭后的压力行为,不能用来判断已经进入线上云时代。同时,各种云服务和云平台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表现出比传统服务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抗风险能力和更低的社会成本。
比如教育部推出的“在家上课”行动计划,就是对网络教育的一次考验。虽然由于网络教育学生缺乏自制力而暴露出学习成绩不好等一些痛点,但相信推动这些痛点的解决将成为下一步“智慧教育”的重点。
对于“云经济”,我们不仅要看到其流行背后的原因,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等方面寻找新的“窗口”。除了着眼于“报复性消费”带来的短期爆发式增长外,还可以着眼长远,多关注“云经济”重心下沉带来的长期变化。政府、企业等多主体应加强整合,创新机制,真正赋予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03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上,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是一个现在和未来都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
短期内,保证发展稳定。进一步发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防疫、监控、应对中的作用。要适当调整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民生反周期调整,对部分新兴数字经济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帮助其度过难关。
中期,把握时间窗。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增加源技术供给,以疫情需求为导向,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领先原始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技术产品重大突破。
长期性,突出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重点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强化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
总之,不能只从应对疫情影响的短期角度考虑,需要站在新一波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高度来设计顶层政策;要改变疫情中暴露出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平台问题,以产业互联网和国家战略的总体框架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要以疫情应对为契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推进传统产业云平台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利用科技的力量,摆脱医疗、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缺陷,将数字经济的发展转化为国家数字竞争力的提升,使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得以充分流动,最终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孙克,疫情对数字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何?,《人民邮电》,2020-03-04[2]李小虹,李燕,“以疫情为契机”,数字经济迎来快速发展,转引自《中国经济时报》,微信官方号,2020年1月27日[3]温,如何看待疫情下“云经济”的发展?,广州日报,2020年3月2日
【4】疫情下什么时候一切都可以“阴云密布”?,引自《国家商报》微信官方账号,2020年3月2日
张铎供稿
审计:蔡骏
1.《万物皆可云 这意味着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万物皆可云 这意味着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3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