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的岁月》第三栏:
朱良镇
他来自水乡
——孔宏声专访著名作曲家朱良镇
今年元旦刚过,北风袭来的下午,作者来到著名作曲家朱良镇的公寓采访。书房的窗台上摆满了海棠、蟹爪兰等花卉,几件精致的古陶瓷随意摆放,阳光温暖地照在地板上。
01
一个甜蜜的“馅饼”从天而降
说起他的音乐生涯,朱先生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小就是个会唱歌唱歌的孩子。我得以从水乡的田阳小道踏入著名的音乐厅,走上专业的音乐创作之路。我心里一直对上海音乐学院的组织和老师们充满了感谢。”回忆起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旅程,他轻声对作者说...
朱先生祖籍浙江镇海,但他本人可以说是地道的上海人。1946年7月生于上海青浦县李安堂镇。他在简单的砖瓦学校读完了小学。在他即将初中毕业的时候,给了他一个甜甜的“大饼”:为了贯彻上级的指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音乐学院(简称上音高中)来到上海郊区,招收一批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到上音高中四年制高中学习音乐,而朱先生在青浦学习。
一天,上海音乐学院的五位招生老师来到学校。因为朱先生平时也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学生,所以也被学校推荐参加“初试”。这个“初试”,在有点音乐“天赋”的朱老师看来,仿佛是上天特意赐给他“自学”的智力,对于招生老师给的音乐听力、节奏模仿等题,他“处理”好了过去。因此,朱老师非常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现场初试”。
半个月后,朱先生接到复试通知,来到上海进入“复试”教室。考试内容是乐理、和声听力等基础知识和为一首儿歌作曲。其他内容让朱老师很幸运的“混”过去了,但是在给儿歌作曲的时候,他“卡”了一下,坐在座位上说不出话来。监考老师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不快点考。他不好意思告诉监考老师:“儿歌的歌我想过了,就是写不下谱。”监考老师大吃一惊:“你不能和工作人员记分,你能用短分记分吗?”朱老师摇摇头,对监考老师说:“我在乡下读书。我们音乐课只是唱歌。我没学过记谱法,也不知道五线谱是什么。”监考老师很同情他:“你给我轻轻唱,我帮你用简谱写下来。”“鸡,鸡,别吵了,我喂你,等你长大了,变成公鸡,叫我早起。”一首优美流畅的歌曲,也是他自出生以来创作的第一首歌曲,从年轻的朱老师嘴里飘了出来。人生就是这么一个“传奇”,就是这首儿歌把他带进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音乐厅,也就是这首儿歌奠定了他未来几十年坚定不移的人生走向。
02
从水乡走进音乐厅
没过多久,上音附中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一家人喜气洋洋。朱先生的父母喜欢的是,他们的孩子可以考上一所不用在家里花钱就能学习的学校,减轻了一个郊区城镇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朱先生喜欢的是终于可以去上海上学了!虽然他并没有完全理解他当时就读的音乐学校的全部内涵,以及它会给他以后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结局,但从中学师生热烈的祝贺和无限羡慕的目光中,他意识到,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一定是光荣而快乐的。
入学那天,他和母亲坐了将近4个小时的柴油小船,从李安堂镇漂流到青浦县,转乘长途汽车。他在车站依依不舍地和母亲告别后,14岁独自去了上海。当他走进尚银附中的大门时,他的脚步突然放慢了:这里曾经是蒋介石和孔祥熙的官邸,有一条蜿蜒的花园小径、茂密的植被、林荫道、鹅卵石小路、草地、池水、喷泉、假山等。这个他做梦也没想到的地方,会是他以后学习的地方?面对这个宏伟的学校,当你光着脚看着自己穿着凉鞋的时候,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报名后一共分配了10个同学学习理论作曲,朱老师是其中之一,但他也是10个人里音乐基础最差的一个。虽然他是正式学生,但学校有试读制度。如果他成绩不好,一年后就会被淘汰。朱老师是在音乐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的体重的,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学习差距有多远,有多长。
作为一个穷孩子,学校每月给他提供8元钱的一级奖学金。有这么好的求知环境,谁还值得努力学习?所以在学习上,他除了努力,其他都很努力。俗话说,一切努力都有回报。虽然以后有很多同学被淘汰退学,但朱老师以他孜孜不倦、勤奋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毕业作品《四首钢琴曲》直接走进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正式步入了令人敬佩的音乐高等学府。从郊区普通中学直接招生的做法是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以来唯一一次。所以朱老师说他很幸运,是命运的庇佑。这是他的主要老师王九芳、鲁·和钢琴老师吴芙蓉三位老师努力培养的结果。
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朱先生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半年后,学校开始不定期下乡,和贫下中农分享同样的经历。全班以“四清特遣队”成员的身份下乡搞“社会教育”运动。作为学生干部,他还被批准暑假在东海舰队炮艇上当兵锻炼。虽然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正规的学习还是受到影响。
两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朱先生是个“保守派”。在当时激烈的斗争形势下,他根本找不到方向。迷茫中,他开始默默读书,自学作曲、和声、配器、复调等四大知识。1969年“复课闹革命”开始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带着对组织的简单感谢开始写歌。
1971年,由他自己创作的《跟随毛主席,跟随党》这首歌在群众中演唱,并由中央音乐学院严良堃教授指挥的中央乐团和合唱团录制。歌曲也收录在《战地新歌》第一辑。后来,他继续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撰写新闻纪录片和广播体操。还应邀为夏虹歌舞团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作曲,担任指挥,在长江剧院演出半个月。1972年,告别上海音乐学院8年,分配到京剧《龙江颂》样板戏剧组,开始了自己的专业音乐创作生涯。
03
在山路上创造三次攀登
“说实话,当初进龙江宋的样板戏剧组的时候,我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因为《龙江之歌》是一部非常成熟的现代京剧,一直在上演。其次,京剧唱腔和我学过的音乐很不一样。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专业,需要认真重新学习。”朱老师说,当时的伴奏乐队是单管乐队,正在编创一些新戏,配器任务很重。所以进入《龙江之歌》剧组后,最大的锻炼就是乐队的编排,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注意速度。
1976年“文革”结束后,《龙江颂》的样板戏剧组更名为上海京剧团三团,开始恢复传统京剧的表演。在此期间,朱先生为《黑水魂》、《真假猴王》等一大批京剧曲目谱谱谱、谱器,同时脑子里也渗透着许多优秀的传统京剧音乐。朱先生的勤奋和好学精神得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赞赏。在马导的带领下,他们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手法,推出了由年轻演员王建英主演的新历史剧《文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马岛的一系列创新手法在后来的新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外,朱先生还为新编京剧著名演员李玉如主演的历史剧《青丝之恨》和《镜狮》创作配乐和乐器。特别是《镜狮》也是杜宣先生创作的一部戏,剧团特别重视。这两部新作都很成功,在上海和日本演出过。朱先生在第三京剧团工作了10多年,这可以说是他在音乐创作的“山路”上的第一次攀登,使他学习和掌握了许多在音乐学院学习时未能学到的新知识,尤其是乐队配器的基本功和戏剧配乐的写作,为他以后创作舞蹈、电视剧音乐和交响合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先生的第二部音乐作品《在山路上攀登》是从上海交响乐团开始的。1984年京剧团重返乐坛后,朱先生的创作激情爆发,他的许多音乐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奖。用他的话来说:“我的音乐创作从创作大众歌曲开始,从创作流行歌曲起飞,最后定位于创作艺术歌曲和各种合唱歌曲。”
1984年至1997年在上海交响乐团期间,是他音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他音乐作品获奖的收获期。他的合唱《让世界赞美你》,作为一首爱国歌曲,在中国乃至港澳地区广为传唱。现在,无伴奏合唱的《一根丝线牵着河》已经成为中国各合唱团经常演奏的曲目。他创作的儿童合唱《路边童谣》经过上海电视台的反复播放,已经入选并教授在小学音乐课本中,并在一代年轻人的记忆中留存了30年。他还创作了上海电视台的早期电视剧《大酒店》《神奇洞穴76》《宋庆龄与儿童》等儿童剧,其中《大酒店》的主题曲《世界太小》在全国广为流传,是他的第一首流行歌曲。
此后,上海电视台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流行歌曲大奖赛,朱先生创作的《秋日时光》、《黑浪》、《野绿色》等流行歌曲分别获得二等奖。在流行歌曲创作如火如荼的同时,朱先生也不忘对艺术歌曲的追求。其中,宋微演唱的艺术歌曲《黄浦江畔的梦》获得《我爱上海》歌曲优秀奖(最高奖);李谷一、陈晓群演唱的艺术歌曲《祖国,我深深爱你》获首届“星星奖”二等奖(一等奖空失踪);廖昌永演唱的艺术歌曲《太阳之子》获得“春晚创作与演唱大赛”最高奖。
除了歌曲和合唱,朱先生的创作也逐渐攀上了更高的高峰。在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期间,他的合唱声画《千岛湖》,小提琴和乐队辛德勒的《歌》和交响合唱《钟》分别在15、16、17届上海春季舞台演奏,特别是交响合唱《钟》,也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的嘉奖,他的歌曲《为希望而航行》被选为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中学运动会的国歌,与作曲家左以健合作的歌曲《飞翔的生活》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国歌。1993年,由于在音乐创作上的突出贡献,朱先生被评为国家一级作曲家。
1997年,上海交响乐团并入上海歌剧院,朱先生开始了音乐创作山路上的第三次攀登,并逐渐迎来了自己音乐生涯的又一个高峰。这时,他把音乐创作的位置定在艺术歌曲和交响合唱的创作上。他认为艺术歌曲是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水准的标杆之一。但是目前国内能写或者愿意写艺术歌曲的人并不多。虽然国内有很多优秀的艺术歌曲,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作为一个职业作曲家,他应该有所作为。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朱先生潜心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其作品质量有目共睹。在央视举办的第6、7、8、11、12、13届“青年歌手美声大赛电视大奖赛”中,多位歌手选曲《归来的星光》、《两首歌》、《太阳之子》、《黄浦江的梦》、《祖国,我深深爱你》、《秋爱》、《秋爱》,自第15届“青年歌曲大赛”以来,《太阳之子》、《两地之歌》两部作品被青年歌曲大赛美声组确定为“大赛指定经典”
一个唱《两地之歌》的研究生,不仅获得了“青年歌曲大赛”金奖,还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金钟奖”金奖。实现国内音乐比赛的大满贯。而《两首歌》也成为男高音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在上海音乐学院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中,有选手演唱了这首歌,进入决赛并获奖。
朱先生的另一首“艺术歌曲”《星光归来》,也是一首唱功很高的作品。著名歌手廖昌永和张建一录制了这首歌,宋博等一批海归也曾将这首歌作为个人演唱会或音乐专辑的标题。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年会首次在中国上海举行。朱先生担任亚太经合组织文艺晚会音乐组组长。他组织了一批作曲家精选了与会各国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创作了主题曲《太平洋,美丽的风》,持续了10多分钟。主题曲由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民族管弦乐团互动演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20多名嘉宾的掌声。
2003年,“非典”在全国流行,人们忧心忡忡。他与作曲家安彻夜创作了交响合唱《生命的誓言》,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大无畏精神,并在沪、深演出,赢得了广泛赞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歌剧《江姐》的管弦乐队按照双管重新打包,没有任何补偿,为上海歌剧院今后的演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朱先生也能顺应社会的需求。曾为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市北中学等重点大学写过校歌。他从不拒绝向业余词曲作者求教,两人关系非常融洽亲密。
从1997年到2006年,在上海歌剧院期间,朱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技巧更加完善,成就更加耀眼。《归来的星光》《生命之约》两次获文化部艺术歌曲评价第一;由于李红的演唱,王国平的歌曲《跨世纪的对话》获得了“世界MTV音乐大赛”的称号;佟阿妹演唱的歌曲《说再见》获公安部“金盾艺术奖”;歌曲《山之女水之女》由杨雪锦演唱,获文化部“金鹰奖”;儿童合唱《茉莉花》获文化部文化作品奖。
期间还不断推出艺术歌曲新作,如《和平》、《哦,我的长城》、《永恒的中国》、《生命之约》、《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等。歌手们演唱了这些新歌,并在全国青年歌曲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到目前为止,他创作的《星光归来》等十多首歌曲已被列入国家艺术学院声乐教材,其中许多歌曲也入选了国家艺术考试声乐指定曲目。
2005年,经过半年多的反复酝酿和苦写,朱先生推出了他的代表作《忆江南》交响合唱,由四个乐章组成,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歌词采用了四首经典的唐诗宋词,由管弦乐队和合唱团以绿色、紫色、橙色和红色四种颜色进行渲染。长江以南的四季被仔细描绘。
第一乐章“春”——辛弃疾《折谷天》(宋)词;
第二乐章“夏”——《采莲曲》(唐代)李康成的诗,
第三乐章“秋”——《枫桥》(唐)、
第四乐章“冬”——陆游《游西山村》(宋代)中的词,
朱先生在创作这首大合唱时,调动了他童年时水乡的苍凉、田歌的吟唱、学生时代下乡耕牛的耕田、到湘西深入生活时的阵阵炊烟、山川秀美、云雾缭绕等一切记忆,结合诗中的意境,激情迸发。江浙过去积累的许多民歌和曲艺素材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合唱
朱先生的音乐创作最终定位于艺术歌曲和合唱,这符合他个人的艺术创作规律。因为他一直是一个低调的人,勤奋诚实地工作,在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总结自己的经历时,他说:“我是音乐界不知疲倦的耕耘者。”我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登山者。
作者希望能谈谈自己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看法。他说:“我对艺术歌曲创作的追求是‘短、精致、优美、易唱’。”有了这个创作特色,音乐爱好者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星光回归:朱老师艺术歌曲选》一书中,就能感受到这种舒适的艺术享受。
去年9月22日,上海爱乐合唱团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了一场作曲家作品《上海之光——上海作曲家合唱作品音乐会》,集中了小白、Xi、祁鸣、金富斋、华林、陆在一、许景鑫、朱良镇(按年代顺序)等七位作曲家的优秀合唱作品。用小白先生的话来说,这些教授的作曲家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他们的社会意识很强,他们的一些作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第二,他们的作品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息息相关。第三,这些作曲家与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从小白先生的这段话中,作者找到了朱粲先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引起社会共鸣并多次获奖的原因。
退休后,朱先生逐渐将创作重心转向合唱作品。他接受了上海春季少年合唱团的合同,并在教育部第四届文学展上获得一等奖。小营兴合唱团演唱的爱情合唱诗获教育部“教师征用”十大优秀歌曲之一,合唱《小鸭》被上海爱乐少年合唱团带出国门。
采访快结束时,朱先生告诉笔者,他正准备出版自己的新作品集——《朱良镇合唱曲》。衷心祝愿朱老师的大作早日问世!
负责编辑:李志涵申通
1.《两地曲简谱 他从水乡走来 ——访著名作曲家朱良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地曲简谱 他从水乡走来 ——访著名作曲家朱良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4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