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位上个世纪被左翼势力推波助澜的知识分子,早就是同一个政治阵营的人了。也有人说他们是现代的“李白杜甫”。一般来说,他们是同志,是战友。
但他们两人的关系既神秘又有趣:他们似乎互相看不起对方,一起唱酒的机会很多,但他们故意“从来没有一面”,国王看不到国王。“用墨水写字”的争议屡有上升,甚至官司也差不多开始了。骂对方,很是不堪。文人吵架,一失态,言谈举止未必比汉口巷子里的武汉大妈好多少。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两个在同一个朋友圈,同一个朋友圈,但私下里并没有给对方加V字母,或者干脆加了反而黑了。虽然鲁迅的那句名言“隔空看狗,近观郭沫若”,真的是造谣,是媒体瞎写的,有人栽赃鲁迅,以他的名义污蔑郭沫若。鲁迅骂人如狗,梁实秋被骂。
还有一个更奇怪的问题:在鲁迅去世前后,我们的郭沫若先生,仿佛在老家学过川剧,突然变得一脸恭敬,摆出一副鲁迅后人的样子,为大家辩,不为老百姓进贡,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荀翁的弟子孙儿。这个变化,只看两个人的个人交往,真的是没什么离过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老郭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所以,1936年10月19日上午,当鲁迅在上海逝世的消息传到日本东京时,住在这里的郭沫若通宵写悼词,字里行间情意绵绵,评价至高无上,但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只是逢场作戏,大家都不敢肯定。
说鲁迅的葬礼,几乎是知名文人,但不是同阵营的郭沫若,言外之意当然不是要追究他的“不敬”,而是要探知两人的真假关系。八卦八卦,也有深意。
总的来说,没必要刻意粉饰,谈材料。郭沫若自己这边,对鲁迅早就反感,甚至有点反感,所以不是废话。可以说,如果不是形势比人强,鲁迅突然被推上神坛,郭沫若的态度可能不会突然翻盘,他甚至会变成一个“伪知己”度过余生。老郭一生都知道如何观察风向。他有这方面的天赋。
鲁迅比郭老师大11岁,是文学前辈。体验也很相似,都是地主家庭出身;都在扶桑读书,当初都是学医的;从那以后,他们的政治抱负也趋同了。他们都想通过医疗来帮助弱者。他们最终都弃医从文,决定用文学作为拯救愚昧者、进行启蒙的武器。碰巧他们有一段难以捉摸的关系。
在我看来,这其中,有思想上的内在差异,但更多的是因为气质的不和谐,文人的自卑,以及当时的激情之争而产生的隔阂。他们既是有才华的学者,又是坚定的爱国者。两个人都“认证”没问题,不考虑个人道德。郭沫若出道了,但也因为“恨鲁”而在文坛成名。他的“骂鲁生涯”一直持续到1928年6月鲁迅逝世,枪炮声持续了十几年。
他的总基调是抨击鲁迅是“法西斯”、“双重反革命”、“文艺战线上的封建残余”。在全国各个角落都有毒的中年年轻人,必须踏下去才能前进。此外,他们还戴了许多奇怪的帽子,这让鲁迅很生气。不仅他厌恶鲁迅,就连鲁迅的文章也是轻蔑的。晚年,他很少真诚坦率。“我自己也太狂妄了,很少看鲁迅的作品。”
因此,他们有很多机会坐下来试着和解,但他们一致选择避免和解。1927年1月,他们都在广州附近,但从未谋面;1927年10月3日,鲁迅在上海定居。不久之后,郭老师也在上海躲过了这场灾难。她来来回回待了4个月,喜欢坐在内山书店,但一直没见过。你说你不是故意错过的,但是他们的师友圈和互相交流的人基本上是重叠的,字母也方便。没见过红岩传书,公篇还在骂骂。
伪造康书法
你想想,他们有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实真的没有?泰半还是气质不同,观念不同,学者少造成的。
大概是因为这些事实,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北方被谴责为“国魂”时,老郭突然丧亲而死,余生深情款款,令人怀疑他的诚意。
就鲁迅而言,总的来说,他对郭沫若的看法似乎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他重视老郭的知识,认为他是一个团结的爱国者和同志,但他对自己的个人道德有很大的见解,认为这是上海“新人派”的作风,充满了不信任。
老郭对个人道德的评论确实令人反感,他的批评总是很糟糕。他谈到了他的家庭背景。他原本是一个商人的儿子,在四川农村卖鸦片。他是个家族商人,比如机会主义的聪明,冒险赌博的勇气,怕权的胆怯。他的成长环境不一定受他精神传承的影响。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才子加流氓”,按他的生活方式来说,虽然有点苦,但可以做到公心,但未必完全是污蔑。
因此,鲁迅活着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好好看看老郭,时常冷嘲热讽,不时受到刺激。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但骂得最狠的,一个是郭沫若,说他是“才子,雅克根”,这是才子中的流氓棍。鲁总是讽刺人,喜欢把人说成是“才子”。有点类似现在把人当傻子看的人,说他是“诗人”。
直到1935年9月,这种邪恶的局面才显示出转变的迹象。当时的鲁迅开始病重,似乎觉得时间不多了,有上面的命令,让他团结更多的同志,让他结交更多的年轻球员,风格和语气都轻松了很多。在床上给同事写封信,主动说想和郭沫若先生加强合作,一起奋斗。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每个人都“为了同一个目标,日夜不记个人恩怨”,说明矛盾还没有消除,但却体现了自己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即使在相持阶段,勋翁也始终关注着老郭,似乎非常重视他的才能。他真的不是一个很感性的“喷雾器”,但是有钱客观地看待敌人和朋友。据《鲁迅日记》记载,即使在郭流亡日本期间,郭整理、撰写的古文字学书籍也有12种,鲁迅似乎是认真阅读了其中的大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在总共12种作品中,有10种是鲁迅郑重记录在账本上的,其中9种是他自己在《奔跑的经纪人》中购买的。在他给许广平、冯雪峰等人的私信中,他有时也想联系老郭。但是,每一天都不是假年,也是无常,各种因缘难聚。直到鲁迅去世,他们都没能彻底解开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死结。
后来郭沫若写了《告鞭尸》一文,坦言“鲁迅生前曾骂我一辈子,鲁迅死后我想夸他一辈子”,但当时鲁迅的墓是拱形的。
总之,鲁迅死于1936年10月19日。据郭沫若自己说,他伤心至极。他当时还在日本,到处找报纸,最后看到讣告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不知不觉酝酿着雨”。
他当时没去葬礼现场,自然是无条件的;没有立即回应,应该说鲁迅刚去世的时候,如何对他“做最后的决定”还有待观察。老郭的生活是敏感的,他没有冲出去,这与他一贯的言行一致。他往往是“事后诸葛亮”。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会不遗余力的在各种“补编”,扩容,延伸,用他丰富的写作技巧。
其实在郭沫若的后半生,鲁迅几乎成了他最崇拜的两三个人之一。他举行了多次追悼会。他说鲁迅是“神仙”,是他的“难得的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进化的杰作”,而且语气更高。而且,他自豪地宣称自己“与鲁迅有着同样的感情”,即亲如兄弟,亲如学生。
后来差不多10年后,同样是自己的郭沫若,先写了一篇文章,希望把每年的10月19日定为“鲁迅节”,成立“鲁迅博物馆”。他还主张“多创作鲁迅画像”,西湖改“鲁迅湖”,北京西山改“鲁迅山”。各种文字真的很感人。
但是,我经常心怀恶意地怀疑。不要说我已经等了。即使是鲁迅本人,当他听到唐定老师口中的这些至高无上的讴歌时,也会感到高兴和相信。我也相信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
1.《倾巢而出的意思 鲁迅出殡时,文化界倾巢而出,郭沫若为何就不去?隐情10年后说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倾巢而出的意思 鲁迅出殡时,文化界倾巢而出,郭沫若为何就不去?隐情10年后说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1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