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信阳事件”不应被遗忘
2015-08-17 11:09
来源:作者:2099点击量:
大跃进是当代历史上最关键的事件之一。信阳事件是大跃进运动失败的典型缩影。大跃进的失败也埋下了文化大革命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剖“信阳事件”也是解剖“大跃进”,是对共和国走弯路的痛苦反思。
《寺庙:对1959-1961年信阳大饥荒的沉思》,张翔主编,线装书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56.00元
1959年冬至1960年春,河南信阳地区大量人口饿死,被称为“信阳事件”。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信阳事件”的来龙去脉。与一些80后和90后谈论各地饥饿的恐怖往往会引起惊讶和怀疑。随着遗忘变得越来越频繁,最近看到的张湘驰先生的书《寺庙》就是一个及时的提醒。
《寺庙》被誉为“信阳饥荒第一全景披露,1959年至1961年”。为了写这本书,张香芝去了信阳十年,采访了100多名经历过信阳事件的人。我佩服作者直面历史,触及重要历史题材的勇气。书中描述的很多真实案例也让我一直哭啊哭。但是,午夜看完整本书,还是觉得有点意犹未尽。
最大的“未完成”是书中缺少最能反映信阳事件痛处的核心数据。信阳事件的核心是什么?用信阳事件目击者、时任信阳行署书记余德宏的话说,“信阳事件的核心是饿死人的问题”。那么,信阳事件中有多少人死于饥饿?据余德宏回忆,中央得知信阳大范围饥荒后,中央监察委员会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派人逐县调查,最后在报告中写下“饿死105万人”。这个数字也被党史间接认可了。新出版的《中共党史》第二卷,把信阳事件说成是大跃进运动的惨痛后果:“据官方统计,1960年中国总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000万。河南信阳1960年9县死亡率超过100‰,是正常年份的几倍。”当时信阳地区人口约850万。基于这个计算,余德宏说,饥饿的人数以百万计。
此外,还有其他可以反映信阳事件的数据和案例。比如当时信阳地委为了不让饥民流出,到处设立关卡,截留求助信件一万两千多封。某党支部23名党员中有20人饿死,其余3人给河南省委写了血书,要求省委救他们村里的群众,但未能如愿。
至于《圣殿》之所以有这些缺陷,可能是由于构思、题材和写作手法的限制。从立意上来说,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探索信阳人民在巨大灾难面前闪现的人性光辉,追求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题材方面,信阳事件多年来一直被视为“禁区”,是一个从未被触及的重大敏感话题。在写作技巧上,作者采用报告文学而不是严肃的学术研究作品。在三重限制下,寺庙的内容不可能是全面的。
我能理解这些限制。客观来说,与许多关于信阳事件的文章相比,《天坛》在构思和主题上都有很好的突破。尤其在立意上,与长期以来对时任信阳地委书记卢贤文的铺天盖地的鞭挞相比,作者挖掘了许多基层干部在执行极左路线中的矛盾和纠葛,有了一种理解和同情。此外,这也是许多基层人民和干部光辉事迹的一个亮点:行署专员张淑珍在官职上不遗余力,一次又一次地为人民服务。许将军偷偷送来军粮,与杨县委书记打了个招呼,向国库借粮。粥,民政部门小职员张福去北京表白...
“评判历史就是讲述一个职业的成败,但有比一个职业的成败更长久的东西。这是永恒的人性。”书中(王海光)人性的光辉表明,当我们回顾历史人物时,我们后来者应该避免狭隘和极端,重视正义和平等。毕竟人性复杂,任何非恶即善的道德判断都要警惕。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至于所谓的“敏感”论,其实近年来,相关党史、地方志、文献集中都有对“信阳事件”的描述。早在20世纪90年代,参与信阳事件的三位重要人物——信阳区委一秘卢贤文、行署专员张殊凡、行署书记余德宏,都在病重时留下了相关回忆,随后陆续在《百年潮》等刊物上发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表了十多篇研究论文。
大跃进是当代历史上最关键的事件之一。信阳事件是大跃进运动失败的典型缩影。大跃进的失败也埋下了文化大革命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剖“信阳事件”也是解剖“大跃进”,是对共和国走弯路的痛苦反思。
1.《信阳事件 《圣殿》:不应被遗忘的“信阳事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信阳事件 《圣殿》:不应被遗忘的“信阳事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2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