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诗人,影评专栏作家。他是诗歌《黑钥匙》和《黑焰》的作者。入选各种年度选集。获上海国际诗歌节竞赛奖。
一个戴棒球帽的男孩
杜尔
这个男孩进来时没有突出来
等到你摘下棒球帽
露出半个脑袋
几乎所有的眼睛都是直接贴的
对着镜子
他静静地坐着
理发师把水洒在他凹陷的头上
窗外的一棵梧桐
有浅绿色爬出来
它又弯又嫩
空白中富有诗意
--陈漫(诗歌评论家、诗人)
诗歌创作有无限的可能性,优秀的诗人可以将新诗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从而实现中国新诗丰富多彩的审美范式和风格。无论是古典,浪漫,现代,优雅,抒情,叙事,学术,口头...这些形而上的观念,实际上最终归结为诗人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寻求自己的审美方式,并在特定的创作阶段回归诗歌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没有教条和流派,诗歌只能分为好诗和坏诗。从创作主体来说,需要考虑的是诗人创作的意识和境界;从文本来看,需要衡量的是诗歌表演的效果和完成情况;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需要考察的是诗歌的感染力和价值。在这样的前提下,走进《戴棒球帽的杜尔男孩》,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首小诗由两节十行组成。几乎是粗略的,有一种冷静内敛的叙事基调。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男孩去理发店理发,摘下棒球帽后露出半个凹陷的脑袋,吸引了很多惊讶的目光;在诗人的眼里,小男孩静静的接受着理发师的洗发水,窗外的梧桐正在散发出新的绿色。诗人以缓慢的节奏、准确清晰的意象、简单灵动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具有层次感和质感的生活剖面。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直接的抒情,也没有刻意的推广。一切自然,笔有意,点触,追求诗的自然生成。但是,当读者潜心咀嚼的时候,会在很多不经意的地方感受到一些惊心动魄的力量。这首诗最大的魅力在于诗人善用“留白”的艺术手法,在空中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使得一首小诗具有强烈的审美辐射。
第一节设置悬念:男孩“露出半个脑袋”,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眼睛都直接贴/入镜”,棒球帽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心理暗示?在这里,作者意味深长地展示了镜子,被寒光反射,被大众焦虑不安地窥视,从而把戴着棒球帽的小男孩置于一种神秘而另类的境地:戴着棒球帽暗示着他的时尚追求?还是对生活中一些隐藏的伤害的掩饰?人的眼睛是透过镜子窥视,是大众排斥生活中不祥的事件或人物,还是暧昧?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元素,在作者巧妙的空白空间里形成了一个高强度的情感磁场。
第二节继续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蓄势待发和化解力量的能力,也在生命的横截面上涂抹了女性独特的温暖色彩。“沉头”出现的恰到好处,有些脱颖而出,让读者产生了很多猜想,呼应了第一节的不安和焦虑,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粗糙感,以及大众对灾难的恐惧、同情、审判或解决。这些沉重的心理情绪被作者用一种灵活的笔法继承下来,生命中无法承受的重量以极大的善意和柔软被消解。“理发师把水洒在他凹陷的头上”,让人想起神父洗礼的神圣和庄严,同时也把小男孩凹陷的头当成了疗伤和重生的地方。多么奇妙深刻的比喻!最后作者顺势而为,做了花。“窗外一棵梧桐树/泛着浅绿正爬出来/弯弯的,很温柔”照亮了诗人所有的正直和真诚,实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真诚祈祷。当我们回头看这首诗的题目《戴棒球帽的男孩》时,更欣慰的是感受到了诗人对生命的真诚赞美。棒球帽已经成为活力的象征。她希望这个男孩能走出生活的困境,拥有一个“弯弯温柔”的美好未来。
一首十行的短诗,几乎是纯粹客观直白的描述,就能包含如此丰富的诗意和想象空。不得不说,很多诗人在“留白”的手法上是别出心裁的,敏锐地捕捉和揭示了生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开启了作为优秀诗人的诗歌艺术的无限可能。
这首诗让我们想起了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姆斯,他在象征主义和意象主义之间找到了新的可能性。他的名言是:“没有观念,除非在事物中”,即事物不应该有概念,这高度概括了威廉斯的诗歌创作原则:抛弃传统观念,回归生活,用简单明了的意象表达思想。他善于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人物的肖像,不加任何注释,也不做多余的解释,让舞台上的人物表演有动作,生动逼真。多尔的《戴着棒球帽的男孩》类似于威廉姆斯的诗,也充满了女性诗人的独特味道。就像那棵被浅绿覆盖的梧桐树,给人很多期待和惊喜。
读诗是一种抵达
-田字格(诗人)
拿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飞快地看了一眼。按照惯例,我扫描完就放下了。有些诗甚至能在读完第一句后猜出最后一句(不出意外)。然而,这一次不同了。“露出半个脑袋”和“头顶凹陷”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细看了看——想看看这个“意外”有多大,但它真的让我失望了:这首诗有素材。我这么多年的阅读经验是,让我停顿的诗,必然会给我一个重新深入内心的机会。
这首诗让我震惊的是男孩的冷静和诗人的冷静。外表只是一件外衣,不要在意——你做到了吗?如果你坚持跟着自己的心走,那么诗里那个只有半个脑袋的男孩一定经历了什么悲惨的事情(不是他能阻止的那种)。这个略显残缺的男生不就是天使吗?他为什么不来帮你我培养平等和同情心?在这一点上,你应该明白这场悲剧灾难背后的深刻含义——不要以貌取人,也不要以貌取人。正如维根斯坦所说,“一件漂亮的大衣,如果穿着者在镜子里看上去沾沾自喜,就会变成虫子和毒蛇。”
这首诗语义快,语速慢,情节悄然翻转。男生不显眼的入口就是和“几乎所有的眼睛都是直接贴/入镜”这句话碰撞,强烈碰撞(语义急转剧烈)。要知道,一首诗没有莫名其妙地到达一个高点,却是要铺砌的。怎么做?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来回答三个问题:诗人走了多少步?到达哪里?你怎么去的?
诗人走了几步
男孩进来了——脱下他的棒球帽——露出半个脑袋——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他静静地坐着——理发师给他洗了头发——窗外的梧桐是绿色的,诗人走了七步。全诗主要描写“理发”的日常情况,叙述平静,轻描淡写,画面定格数次,没有任何讨论。
不得不说,看似无缝的背后,是精致的布局。比如“洒水”和梧桐的淡绿色(芽)相连,比如榫卯结构,就是理发师给男孩洗头,头发长得很茂盛。“有几个这样的对接,我们以后再谈。让我们来谈谈这首诗在哪里——
到达哪里
《戴棒球帽的男孩》提出了这个命题——做你自己,放弃你所有的恐惧,拿出你所有的勇气做你自己。
只有完全彻底的做好自己,才能轻松实现自己扭转世界的力量。否则,你总会感觉到外面有什么东西。男生、其他理发店、诗人、读者都需要毫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这样他们的创作和生活就会轻松很多。当你真的想对自己坦诚的时候,越是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越是想做什么让自己开心,表达就越通畅,就越能和自己相容。这样,生活和创造最容易,最幸福,各种丰富性和无障碍性都从中衍生出来(这也是应有的样子)。因为自给自足的状态不需要单独创建,只要让它无障碍地表达出来,自给自足的特性就会立即自动显示出来。
诗歌是在人性深处呼唤爱与神性,以“有淡淡的绿色爬出来”为生命力结尾:成长与繁荣迫在眉睫。“曲,嫩”是固定的框架,像说书先生用筷子敲碗:全诗安静。全诗的风格是渐入渐出(像水墨水彩),从“不起眼”到“很嫩”,戛然而止,尽善尽美。
你怎么去的
“露出半个脑袋/几乎所有的眼睛都直接贴在/对着镜子”。
人们的恐惧引发了棒球男孩对别人眉毛的漠视。可能很正常,更可能是他有自己的专注力。他太酷了。做人一定是原则,按照你的想法。记住一件事:外面的事,外面的人...没有人,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的想法。不管是什么原因,外面的人只是在玩你现在认可的角度形象,和你没关系。当你因为他们说的话或者你的意志说不出来而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不仅阻碍了自己,也让你的思想控制了自己。你的自由是你唯一需要的。至于你怎么定义自由的含义,那也是你的意愿。要知道,对自性是没有判断的,如果有判断,自性是真的人格化了(从特定的角度来说),不能成为一切规律的主宰。其实自性是绝对自由的。
残疾、疾病、艰难……不要介意任何经历或精神选择,因为所有的经历都证明了“我是谁”。你所有的快乐都证明了这一点,最直接的证明。通过接受一切(包括挫折、失败、痛苦),你就可以释放你过去的束缚——这是一种释放自己的方式,你演了一出关于如何面对自己,如何解放自己的戏。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释放了自己,也释放了局外人,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想自由就给别人吧。当你不再用心继续这一阶段,这一阶段背后的心被释放,你就自由了。
换句话说,读诗是一种精神的到达。你到了吗?
选定的评论:
1.《朵而 三人行 | 评朵而的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朵而 三人行 | 评朵而的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5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