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超级渔场 系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深海养殖场】2017年6月5日讯,日前,由中船重工承建的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深海养殖场正式交付挪威用户。

  网页截图 “超级渔场”昨日交付挪威用户

  这样的一座超级渔场,它的整体容量超过25万立方米,相当于200个标准游泳池,但是运营维护却只需要7名工作人员。

  本台记者 赵中良:一说到海洋渔场,大家印象中一定是这种大规模简易的网箱,渔民要经常出海进行维护和保养,当遇到海洋灾害的时候也很难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现在一型新装备的诞生即将改变这一现状。

  这是我们国家为挪威用户打造的深海半潜式智能养殖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超级渔场,它的整体容量超过25万立方米,相当于200个标准游泳池,这样一型装备不仅仅是规模大,同时上面所搭载的现代化设备,可以使它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这不仅仅将为世界渔业带来全新的变化,同时这样一型装备也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能力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超级渔场”总高69米,有23层楼那么高。船体总装量达到7700吨,抗12级台风,配备有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可实现全自动监测、喂养、清洁等工作。根据设计,仅需要7名员工就能实现一次养鱼150万条。整个装备由挪威完成初始设计,中国中船重工武船海工研究院进行工程设计和建造。

  挪威萨尔玛集团创始人 古斯塔夫·魏佐:今天对我来说是来到中国非常特别的一天,还看到这个渔场,已经正式建成,从第一天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合作得非常顺利,我非常高兴我选择了中船重工来做为合作伙伴。

  “超级渔场”是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深海半潜式智能养殖场,融合了世界最先进养殖技术、环保理念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这型装备也是该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首例项目,其建造在整个业界被认为具有极大挑战。

  高度69米 半潜浮状态“漂”海上

  这么大一个“超级渔场”,居然只要7名工作人员就能维护,那它在海上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它到底是怎么养鱼的呢?在交付之前,央视记者专门登上这个“海上巨无霸”,去探秘这座“超级渔场”。

  我国打造的这座深海半潜式智能养殖场,高度达到69米,从地面上看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而到了深海,它会以半潜浮的状态,“漂”在海面上。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 王宇:它分为三个部分,最下面的话是六个边桶加上中心浮筒组成的浮筒群,中间的是这个养殖的框架结构,中间这个白色建筑物是它的上层建筑。最下面的浮筒提供浮力,它可以在8.8米到43米的吃水范围内,自由地调整它的浮态。

  王院长告诉我们,“超级渔场”本身并没有动力,要依靠拖船来完成移动,但是只要到达工作海域完成锚固,即使遇到台风来了也不怕。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 王宇:它可以至少抗12级台风,也能够满足在挪威的这种恶劣海况下的生存问题。像一般的渔场就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平常的网箱这种的。一般的网箱对台风的抵抗力是非常有限的,大的台风来了就会被摧毁。

  作为一个规模惊人的网箱,“超级渔场”可以一次性养殖150万条深海三文鱼,但是如果有破损,那就会带来极大的损失。为此它所使用的外围渔网也是特制而成。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 王宇:这个渔网本身是有非常坚固的韧性的。现在采取的两层渔网型结构甚至可以抵御鲨鱼的撞击。它也是基于最新一代技术研发的渔网成果。里面能看到中间有竖细的骨材,能够提供10吨的预张解力,从而使它绷紧,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

  除了万无一失的网箱结构,“超级渔场”真正的秘密武器,还隐藏在上面的操作平台上。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 王宇:我们现在看到旁边还有很多的设备,比如说咱们眼前的这个 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是现在最先进的自动的投料的系统,它可以根据 不同的水深度,和鱼群的密度,来自动化定量投放饲料。避免过多饲料投放造成海底水质的污染。

  王院长说,虽然看上去是非常简单的钢结构主体,但是其实这座渔场中从上到下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是不折不扣的“智能装备”。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 王宇:全船上下有2万多个传感器,包括鱼饲料的收集储存,包括鱼饲料投放,包括鱼群的清洁捕捉,包括下面死鱼的收集,鱼群的监控,水质的检测,水温的检测,所以这么大的面积常规来说需要100多人的人员投入,但是这里实际上只有6-7个人在上面作业。

  由于整个渔场的高度智能化,渔业工作者可以更加舒适地在远洋环境中工作,同时还能在整个渔场的顶层控制室对养殖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近海养殖毁环境 远洋渔业待开发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超级渔场”不仅仅是一项结合了高科技技术和先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的装备,同时,它对于世界海洋渔业的发展,乃至人类未来食物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现阶段人类海洋渔业养殖,是以近海养殖为主,由于流动性较差,这种养殖所带来的富营养化等问题,会逐渐加剧近海的环境变化,而“超级渔场”将工作地选择在海洋自净能力更强的深海远洋。

  挪威渔业高级科学顾问 索玟·范·尼斯:这型装备尝试在深海远洋工作,这是平时很少被用于渔业养殖的区域,这样我们就不必局限于近海,也就是运输、旅游、船舶密集的地方,可以将这型高科技装备移到深海,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范尼斯博士告诉我们,到2030年,人类在食物方面的需求还会增长30%左右,这使得农业将在未来发展中继续扮演关键角色。而海洋渔业在食物的生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现阶段人类局限于技术,还远远没有深度开发。

  挪威渔业高级科学顾问 索玟·范·尼斯博士:联合国已经注意到,地球表面70%由海洋覆盖,但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只有2%来自海洋,因此应该更多地在海洋领域进行开发,因为如果在陆地上开展农业我们需要更多的土地、淡水,而很多国家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出要转向海洋渔业。

  而如何在扩大海洋渔业生产的同时,不污染环境,这也是全世界海洋渔业研究者努力的方向。目前,中国打造的这一“超级渔场”将作为世界远洋渔业的重点实验项目,尝试通过现代化手段,在保证环境影响较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挪威渔业高级科学顾问 索玟·范·尼斯博士:相比于野生捕捞和养殖渔业,如果养殖方式科学,那就会一次次收获,是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养殖而不是单纯野生捕捞。我们要在扩大产量的同时,确保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研制这型装备的意义。

  

1.《超级养殖场 中国打造超级渔场 系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深海养殖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超级养殖场 中国打造超级渔场 系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深海养殖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