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南京海关率先应用抓斗式放射性监测系统对水上驳船作业中的货物进行放射性监测
7月10日,南通市益德码头经过17个小时的紧张作业,湖北某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进口的近1.2万吨铜精矿卸离码头。南京海关所属南通海关工作人员也完成了这批铜精矿的放射性检验、检验和取样工作。这是南通海关首次将自主研发的抓斗式放射性监测设备投入实际监管,将原来的货物卸载和放射性检查串联流程改为同步“并联”模式,通关效率提高30%。
图:南通海关工作人员检查调试监控设备
众所周知,放射性超标的物质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自2003年以来,海关总署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将铜精矿等8种货物纳入放射性检验管理范畴。这些货物在进口前必须经过海关的严格检查,以确保放射性检查合格后才能运入该国。
图:南通海关工作人员安装调试抓斗式放射性监测设备
根据相关规定,检查员在卸货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频率进行放射性测试。对于单批超过10000吨的进口散货,每次卸货需要连续取样检验20次以上,特别是遇到驳船作业方式时,费时费力。
为了进一步缩短放射性检查的作业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南通海关创新思路,开发了“散货驳船放射性监测设备”。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反复推敲测量点选择、参数标准、工作温度、材料、无线模块、抗振性能等细节,不断调试论证。与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套“GR400”抓斗式放射性监测设备,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南通海关稽查二科副科长聂说:“监控设备安装在码头的卸货抓斗上。在卸货作业的同时,实时进行货物的放射性监测、超阈值报警和实时数据传输,辐射值不触及报警阈值。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派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南通益德实业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宋斌激动地说:“放射性检验事关国家健康安全,这方面海关监管非常严格。在这种设备可用之前,海关的同志们都拿着手持仪器进行现场检查。而且按照国家标准,每次卸载一定量的货物,都要抓取一个样品进行测量。测量完了,样品又要拿回来,重复几十遍,工作强度很大。每张票的卸货时间一般在20小时以上,海关工作人员必须保持现场监管,非常辛苦。使用该设备后,在卸载的同时进行了放射性检测,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流程,节省了时间,帮助业主降低了成本。”
图片编辑:南通海关叶
主编:常州海关秦岩
1.《超级矿石探测系统 (视频)南京海关首创应用抓斗式放射性监测系统 助力矿产品高效通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超级矿石探测系统 (视频)南京海关首创应用抓斗式放射性监测系统 助力矿产品高效通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21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