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81年为分水岭,在过去的40年里,美联储之前的每次加息都比较高。分水岭后的过去40年,美国加息的高点一次比一次低;分水岭前,联邦债务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但在分水岭后的过去40年里,联邦债务逐年上升。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分水岭之前是凯恩斯主义,之后是里根经济学。现在,“里根经济学”即将走到尽头,全球经济正在等待另一个“拐点”,期待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
为了避免过于晦涩和凌乱,本文简化了复杂性,把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派称为“古典经济学”,把从罗斯福到里根的所有学派都称为“凯恩斯主义”,而把里根之后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称为“里根经济学”。
图表说话,有图有真相: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图表,以后会反复使用。在图中,第一条曲线是美国利率的长期趋势,第二条曲线反映了从通货膨胀率到CPI的趋势,第三条曲线是债务比率图(美国联邦债务与GDP的比率)。虽然图表反映了美国的情况,但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是类似的。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981年(红色竖线处)是一个分水岭:1981年之前,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代,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在巨大的上升通道上运行,负债率都在下降通道上;1981年后,“里根经济学”当权。利率在巨大的下行通道中运行,通货膨胀率被牢牢控制,波动越来越小,负债率不断上升,一波比一波高。后面我会分析原因。
我们来说说在图表拐点处脱颖而出的两位美国总统。他们是上个世纪两位伟大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里根。
从1929年到1933年,它起源于美国的大萧条,后来成为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结束了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100多年的统治地位,让位于凯恩斯主义。正是在这个“拐点”上,罗斯福总统首次隆重登场。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罗斯福在1933年力挽狂澜,“画”出了这个重要的“拐点”。
1933年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的罗斯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只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而不是放开市场,主动大规模干预经济,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经济走出危机,脱胎换骨。罗斯福凭借新政打下的基础和二战时期远离美国的机会,带领美国成为新世界霸主。
罗斯福的做法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以至于后来有人说凯恩斯主义指导了罗斯福新政,其实不然。凯恩斯主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应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这本书比罗斯福新政晚三年出版,凯恩斯总结提炼罗斯福新政更为合适。
无论如何,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的罗斯福新政,成功地带领美国走出了大萧条,使凯恩斯主义在随后的40年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源于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古典经济学基于“看不见的手”原则,无法克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无法解决大萧条带来的大量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而诞生的,这一点可以从《凯恩斯圣经: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标题中看出来,其中就业问题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凯恩斯主义认为,只有当经济低迷、生产停滞、利率降低时,失业才会存在。通货膨胀只有在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利率上升的时候才会存在。凯恩斯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永远不会共存,因而提出了解决失业问题的“妙招”——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需求。凯恩斯主义对失业零容忍,但对通胀却有很高的容忍度,从而埋下祸根。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40多年间,通过不断刺激需求有效控制了失业问题,但由于过度刺激,通货膨胀越来越激烈。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驱动利率上升有两个周期:货币刺激——驱动经济上升——通货膨胀上升——利率被动上升——经济回落——进入下一个周期,这符合凯恩斯主义理论。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严重的滞胀,即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利率,伴随而来的是经济衰退和严重的失业,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出现,从而“凯恩斯主义”彻底失败。
回顾凯恩斯主义盛行的过去40年,利率和通胀一波一波地上升。到1980年,反映美国通货膨胀的CPI攀升至14%以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被动跟随,1981年6月达到19.10%的历史最高水平。有趣的是,在过去的40年里,随着利率的飙升,美国联邦债务与GDP的比率逐渐下降。合理的解释是利率过高,抑制了借贷需求。
1981年,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大拐点。此后,近40年来,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陆续下降,几乎达到零利率。所谓“转折点”,时势造英雄,诞生了另一位伟大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当然,和罗斯福一样,我们也可以认为里根总统在1981年“画”出了转折点。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美国经济迎来新的理论和新的发展。在“里根经济学”的指导下,实施供给侧改革,削减政府预算以减少社会福利支出,控制货币供给以降低通货膨胀,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投资,放松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以降低生产成本。“里根经济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复兴了经济,也为打倒苏联、赢得冷战奠定了基础。因为“供给学派”是里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凯恩斯传统的“需求”经济理论相反,“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和“需求”之间关系的“供给”方面。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来自于此。
“里根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通货膨胀而诞生的。与凯恩斯“以失业率为敌,容忍通胀”相反,“里根经济学”以通胀为敌,相对容忍失业,提出“自然失业率”概念,认为合理的失业率有利于经济发展。
所谓“求仁得仁”,自里根经济学以控制通货膨胀为核心目标以来,从近40年CPI走势来看,他们都做到了。除了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的短期波动,美国的CPI牢牢控制在2%左右。
看利率。“里根经济学”在理论上反对干预,但在实践中并没有放弃干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亚于凯恩斯主义。更重要的是里根经济学的利率政策,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被动加息。里根经济学主动提前加息。
在详细分析里根经济学的利率政策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凯恩斯主义的加息:凯恩斯主义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通货膨胀,只有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我们才能被动地加息。如上所述,CPI在1980年达到14%,其次是美联储,基准利率在1981年总是提高到19.1%。被动加息是通货膨胀上升后的“被迫”加息。没有预设的高度,只有更高的。可以说,被动加息是“真正的”加息。这是凯恩斯主义后40多年来利率一直处于巨大上行通道的直接原因。由于基准利率长期处于高位,发行债券的成本非常高,不断下降的负债率成为凯恩斯主义的“好”副产品。
看看“里根经济学”的利率政策:因为通胀被视为敌人,“里根经济学”主动加息,以预防性的方式加息。美联储与预先设定的通胀目标挂钩,并向全世界宣布,在接近或超过这一目标时,必须加息,直到通胀得到遏制。市场对此形成了统一预期,CPI牢牢控制在设定目标内。所以美联储过去40年的六轮加息都是虚张声势的加息,一半靠提前“渐进”小幅度加息,另一半靠恐吓市场。因为央行太强势,市场自然害怕,每一轮加息都可以在不增加上一轮加息高点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然而,“里根经济学”降息,却是被动的。在危机或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美联储通过降息来挽救经济,在经济复苏之前没有降息的下限,所以每次降息周期的低点都比较低。即便如此,降息的效果一轮比一轮差。经济无法从零利率恢复到负利率。不难理解,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过去40年里一直处于巨大的下行通道。
“里根经济学”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同时压低了市场利率,使各大经济体长期停留在负利率、甚至零利率、负利率的环境中,助长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行为,全球债务像滚雪球一样增长。这是“里根经济学”的一个副产品,非常“糟糕,致命”。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全民杠杆的增加导致资产价格的膨胀,这也是全球房价高的原因。下图是中国利率的走势。在不改变这种状况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通过限价来遏制房价。
里根经济学创立近40年来,通货膨胀得到了彻底遏制,但债务问题却成了全世界的噩梦。债务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里根经济学”也将走到尽头。原因有二:第一,债务水平高的原因是制度性的,因为借贷成本太低,债务会加速雪球式增长,债务水平有一个“顶”。更严重的是,现有债务中有许多属于海曼·明斯基(Heyman Minsky)定义的庞氏公司(ponzi)的债务,即债务人的现金流无法覆盖任何东西,债务人需要出售资产或借入新的资金来履行其支付承诺。政府和企业的债务很少打算偿还。美国国债已经达到创纪录的22万亿美元。特朗普仍在减税,增加政府支出,赤字也在扩大。偿还旧债只能靠不断发行新债;中国宇宙最大的房企,负债万亿,年利润只有200多亿。它只能通过出售资产来偿还债务...其次,在下跌通道运行近40年后,欧美日的利率都达到了零水平,而欧美日也触及了负利率,利率已经下降。经过这一轮三年的“加息”,美国勉强为下一次危机腾出了一点空的空间,但空间并不大。没有向下的空间,也没有向上的空间空。巨额债务不清除,再次加息是致命的,因为再次加息,企业的利润全部被吞噬。
利率左右为难,不断增加的债务越来越接近“顶”,这是40年转折点的先兆。“里根经济学”技能用光了,各国央行都很清楚现状,但也无能为力。美国加息和中国去杠杆化都是最后的努力,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是一定的,只有爆发的时间和路径是不确定的。无论是坚持“X式加息”、缩桌、去杠杆化,还是用宽松的货币重新吸食大麻,都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解决危机的方法大概有三种: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债务人偿付能力,破产违约,以通胀的隐蔽方式违约。第一种当然是最好的,也是最难的,第二种简单但最具破坏性,第三种很可能是最有可能的选择,但可能要等到第二种发生后才能看到。
危机,危机,危机是有机的,这场危机可能成为改变40年大势的契机。当然,根据以往的实践,最终形成“拐点”可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理论和一个“大总统”。
特朗普以里根为偶像,立志成为里根式的总统,但他不是。在“里根经济学”末期,打出“里根经济学”的旗号,并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只会迅速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水平,加速债务危机的到来,加速“里根经济学”的终结。与特朗普的愿景相反,他很可能成为里根经济的终结者,成为像胡佛或卡特一样的过渡总统,真正“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总统可能是他的下一任第46任美国总统。
中美博弈,贸易战只是前奏,即将到来的全球债务危机才是真正的分水岭。谁能带头从债务危机中复苏,谁能带头,谁就是王者。风险和机会对双方来说都是平等的,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情,置身事外还是先走出来尤为重要。祝福中国!
————————————————————
观点由@ Herbiewu开始,微博大:herbivu
1.《herbiewu微博 世界经济面临40年一遇的“拐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herbiewu微博 世界经济面临40年一遇的“拐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28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