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湖南日报社长覃晓光在深圳文化展湖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媒体见面会上致辞。吴赛峰
从高级政府官员到报业巨头,普通人还是不可思议,但他轻松完成了跨界生涯。他接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后,再一次让普通人觉得更加不可思议。新一轮报业改革的蝴蝶翅膀,跳出湖南跑媒体跑报纸,覃晓光笑着按下了开关,湖南报业这个巨大的媒体机器,正全速前进。
——评湖南报业领军人物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覃晓光
记者文杰
覃晓光印象
出现在深圳文化博览会上的覃晓光穿着深色西装,留着黑色头发,穿过红地毯时穿着西装,这比他五年前进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时要时髦一点。
虽然覃晓光在文化产业领域创造了许多传奇,但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四年前,他唯一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只说要“出人头地”。现在,在领导人物的会议上,覃晓光仍然只有几句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覃晓光多次要求他少写自己,多关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
作为湖南报业的领军人物,覃晓光为人低调,在他的身后,传统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依靠熔铸影响新媒体集群的繁荣
覃晓光曾多次提出“影响是新经济”的观点。他在湖南日报工作了五年,提升党报的影响力一直是他不懈努力的方向之一。在他看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不是生死更替,而是互补关系。“完全有可能通过新媒体扩大党报的影响力,用新技术、新媒体为传统报纸增值。”
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子报、期刊、网络中,一直被兄弟媒体羡慕,因为集团对网站给予了很多扶持政策。在覃晓光及其社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曲线的倾角迅速上升。2006年,集团加大对湖南在线的投资,吸收投资,形成华盛品牌支撑的可持续盈利模式:在北京成立;第一期网络文摘杂志《华生》试刊;华盛手机报登陆新媒体市场。2008年与湖南在线整合更名,逐步形成包括新闻网站、论坛、博客、杂志、网络电视、手机报在内的新媒体产业集群。
门户网站十大品牌、年度创新媒体、最具投资价值的网站、十大优秀报纸网站、十大新媒体领先品牌、全球十大华语社区...都很荣幸。
公司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国同行业的广泛关注,并为自己赢得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2009年底,被列为重点新闻网站转企十大试点网站之一。目前,资产清算、审计股改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提供辅导上市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已全面进驻开展工作。
“用全集团的力量支持上市!”无论是在内部会议上还是在公开场合,覃晓光对华盛的上市一直都很清楚。他声称,下一步,集团将陆续向华盛投放优质资产,争取尽快上市。覃晓光看重的不仅仅是提升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规范化、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和更广阔的融资平台。
在全力支持新媒体发展的同时,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上也不懈怠。从湖南日报的华盛守望周刊到三乡都市报的华盛网,互动融合造就了内容品牌的知名。2009年3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旗下子公司《三相都市报》和日报传播网,震惊业界,开启了三相华盛“全媒体”的新时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覃晓光对新媒体建设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取得的成就非常冷静,表示“可以,需要加强”
跳出媒体跑文化产业遍地开花
覃晓光看重的不仅仅是新媒体的崛起。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与几年前传统的广告、印刷单一经营模式相比,逐渐转向报业、房地产、高科技等多元化经营。文化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湖南报业文化城位于望城县黄金乡,是覃晓光最具活力的项目之一,也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产业领域最耀眼的明星。
该项目是湖南省“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建设,“报纸载体”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新印刷中心于去年8月基本建成,彩报生产线日印刷能力为1000万双。其规模和生产能力是三乡印刷行业中最高的。与此同时,一期住房建设“米迪亚之家”已经竣工,总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商店、俱乐部和幼儿园与之配套。今年启动的后续项目将继续加大报纸文化城剩余地块的开发力度。
位于长株潭腹地的昭山,将成为覃晓光蓝图中的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我们要把它打造成湖南文化产业的高地!”覃晓光表示,目前与湘潭市委、市政府的合作非常愉快。
在别人眼里,覃晓光擅长“征地”。实际上,如何利用土地更能体现出领军人物的产业运营能力。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现址位于长沙金融街,外界称之为“黄金码头”。盘活固定资产!覃晓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拆除湖南日报的几栋低层办公楼和住宅楼,建设一栋100多米高的湖南日报媒体大楼,为传统媒体全面向网络化、数字化全媒体转型搭建平台。为此,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计划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完成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资金筹集、获得政策支持等前期工作。
一系列产业化经营带来了湖南日报集团资产规模的巨大变化,账面资产比覃晓光上任之初翻了两番多。如果按评估值计算,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2009年,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开始火爆:湖南日报广告量位列全国省级党报广告运营“第一方阵”,三湘都市报广告量首次达到1亿元,集团年总收入达到5亿元。与齐飞竞争的报业和多种经营格局已经形成。
快速的上升速度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四大商业银行已表示愿意合作。经过实地考察,工行湖南省分行、建行湖南省分行甚至主动与集团领导讨论报业发展规划,两家银行共授信110亿元。签约当天,有业内人士分析,湖南文化产业的三条腿格局正在形成。
在他的成就面前,覃晓光极其清醒。他说,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起步晚,报业湘军要在仁中崛起,任重道远。
市场化发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正是由于对形势的清醒认识,覃晓光和集团高层在巨大压力下推进各项改革的实施,始终把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
2007年,以覃晓光为首的领导集体开始实施几支队伍酝酿了近10年的分配制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邮政分配模式,全面实行独立分配。拟以此作为整个集团改革的突破口。此后,报纸发行量逐年上升,营业额不断增加,投递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集团根据实际需要,深化改革,优化分销渠道和分销团队。《湖南日报》发行制度的改革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中宣部改革办公室领导的肯定。8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难点。覃晓光上任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在竞争湖南日报广告部主任的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竞聘部门级干部,提拔优秀业绩人员,实行风险抵押和目标竞争。另外,大胆使用年轻干部是团内外谈论最多的话题。2009年3月3日,三乡华盛管理委员会成立,新媒体建设成绩突出的董事长薛伯清出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整个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一场大规模的改革正在推进。2009年,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湖南日报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资产转移至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湖南日报》编辑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外的单位在实施企业改制后进入集团公司,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目前,具备公司资质的湖南日报出版有限公司、湖南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湖南包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并入集团公司。
"今年,该集团公司将进入实质性运营."覃晓光告诉记者,下一步,所有下属业务单位将逐一改革,纳入集团公司管理。之后,对附属报刊进行改革,形成媒体管理公司、媒体管理公司和“一家媒体,一家公司”的运行机制。
覃晓光说,现在人们团结一致,整个集团都在为发展而努力,集团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集团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其实是一个质量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首先来自观念的转变。覃晓光给《湖南日报》带来了新思维,帮助集团员工树立了新的发展观。”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一位资深记者这样告诉记者。
5月14日,当ICIF的主要人物会面时,覃晓光在宾客席上,当他不与人交谈时,他常常双手合十放在嘴边。也许就在这一刻,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下一幅壮丽画卷正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1.《覃晓光 文化领军人物访谈 覃晓光和他身后的报业航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覃晓光 文化领军人物访谈 覃晓光和他身后的报业航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2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