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现场地下管廊示意图。
图为瓯江口新区市政公用隧道一期效果图
图为记者去年参观七都高压电力管廊施工现场。
昨日,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温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预计今年内完成,现已进入中期成果阶段。这预示着温州的地下管线建设将会分道扬镳,进入一图地下管线的管理模式。
为了合理有序利用城市地下空房间,避免地下管线基础信息不清造成的“拉链路”和安全隐患,每条管线各行其是,我市去年出台了《温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暂行办法》。这是第一次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未来有望治愈雨天积水、地下管网混乱、城市管线重复开挖等城市“顽疾”。
一张图结束“拉链路”现象
温州的地下管线主要包括供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工业道路、军事等道路等。目前,我市建成区已建成地下管线8787公里,管线点568014个。
这些被称为“城市血管”的地下管线,没有统一的部门和规划来指导建设,导致城市道路不断被挖掘,成为“拉链路”。
“今天你要埋管子,挖马路;明天他就埋管子,挖新铺的路。”据市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中心城区路网、供水、排污、排水防洪、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专项规划陆续出台。但由于管道分属不同部门,在管道建设或维护过程中,经常出现争地下空、互相干扰、互相破坏的现象,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4年,我市每年约有8起燃气管道被切断的事故。2013年11月,市区马安池东路与大南路交叉口发生事故,造成3人受伤。
“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是将过去的各种管线规划统一整合,实行一张图的总体规划和规划,有序合理地安排地下空房间。未来的‘地下迷宫’将是可见的、可管理的、可控的。”该负责人表示,该规划范围包括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和瓯北区。为避免市政管线的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本规划提出,如果专项规划中未铺设管线,20米及以上的所有道路也应预留燃气、电力、通信、供水等管线。转换中包含的现有道路不包含一个或多个上述管道。原则上,它们应该同时进行转换和构建。40米以上的道路,主管布置在供水管的一侧,配水管布置在另一侧。另外,管道尽量不要布置在巷道下方,确实无法避免,要尽量布置在慢车道下方,降低维护难度。
四条地下管道走廊正在建设中
同时,“规划”将包括我市编制的地下管线的公用隧道平面布置图。
地下公用隧道,又称普通沟,是指在城市地下修建的市政公用隧道空内,按照规划要求,将电力、通讯、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一个结构内的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它被认为是解决“拉链路”问题和将资源集中在地下空房间的一种新方法。但由于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规划建设。据报道,温州尚未建成地下管廊,在建地下管廊主要有四条:
温州高新区文昌路段武村公用隧道
文昌路位于主城东部,南北走向。在建文昌路,南起温州路,北至机场路,全长1公里,宽50米。地下公用隧道位于道路东侧,与文昌路同步建设。地下公用隧道高2.8米,宽6米。管廊空内有左右两个库房,分别为高压库房和低压库房。高压仓内有高压、中压供电线路,低压仓内有通讯、供水、有线电视等管道。目前,公用隧道已基本建成。
温州中兴大道管廊项目
中兴大道管廊工程分三期,全长约2.3公里。一期北起浦江北路,南至温州大道,全长约938米,其中明挖段478米,其余内径3米的混凝土双顶管埋在道路东侧。项目始于2015年初,已基本完成。管廊内有弱缆、强缆、水管;第二、三期为电力管道走廊,其中第二期长约533米,均为明挖段;三期长约811米,除明挖段70米外,其余为顶管。目前,二期和三期工程均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即将开工。
七都高压电力管廊
220千伏框架空电力线路共4路,分别为220千伏温州发电厂-商用变压器双回输电线路和220千伏温州发电厂-周浦变压器双回输电线路,是城市供电的主干动脉。由于穿越规划地块的电力线路影响地块的综合开发利用,七渡岛220千伏线路自上而下升级。动力管廊长约3.2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
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公用隧道
瓯江口新区一期共有五条公用隧道,分别为环岛北路走廊、京师路走廊、滨水北路走廊、跨海全程走廊、滨水南路走廊。其中,环岛北路管廊、京师路管廊、滨水北路管廊、跨海一路共4条公用隧道,全长约8.621公里,于2015年11月投入建设。
1.《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告别“各自为政” 一张图让其可管可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告别“各自为政” 一张图让其可管可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3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