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玉”一词赫然列在今天王人寺的对联中。
对于今天的温州人来说,“双裕”是指位于温州西部的双裕街。直到1982年,温州南部才出现了双屿,温州南部的双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温州西部的双屿才出现了60多年。
温州南部的双屿岛以双屿山命名。所谓双玉山,就是东玉山和西玉山的统称。东嵛山是王人山,西嵛山是灵官山,二山是温州著名的“九三”之一。《永嘉县志》说:“王人山在城南五里,旁边有一个小土堆,正对着政府。傅釜山,山西灵官,城南五里人。林灵素葬在这里,因此得名。俗称王人,灵官是双玉。”
在一些温州名人的日记中,有很多关于双玉山的记载。比如著名温州考古学家夏鼐的婆婆就住在双玉山。1942年2月至1943年4月,夏鼐在温州一年多,其间浙赣战役爆发,日军第二次入侵温州。由于日军飞机频繁轰炸该市,1942年5月底,夏乃举家投靠在位于双屿山的婆婆家中。6月9日,登仁王山,夏乃,“仰望山顶,天空晴朗,云朵万里无云,稻田郁郁葱葱,绿油油。真是一条壮丽的山河。”7月11日,温州市第二次沦陷。7月13日,夏奈把家人送到外地,他还住在那里。从那以后,夏乃在双屿山的住所多次遭到日军的骚扰和洗劫,甚至在7月18日因为可能被日军误认为中国士兵而遭到殴打和追捕。好在夏乃反应迅速,经柑子园、稻田逃到庄头村脱险。
东虞山旧貌
夏鼐在日记中提到:1942年,日军在双屿山修建了一个工程,并派兵驻扎,这与这里重要的军事价值有关。双峰山虽然不高,但相对于城南平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制高点。北与南门外的旬山遥相呼应,北与温瑞塘河、东与永瑞平公路接壤。其东北和西北分别是三板桥和吴桥,是温州市到达瑞安的重点。1944年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三次入侵温州,中国军队对温州城发起反攻。城南,陆军突击队第三突击队第三十三师第一团和第十一、十二营在仁王山、吴桥、塔山、南门地区与日军激战。阵地多次易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所以这个地方也是抗日的重要战场。
1953年,公私合营的温州电厂在西域设分厂。1959年4月,温州发电厂当地国营东宇发电车间投产发电。1962年,东宇车间与西宇分厂合并,命名为温州东宇电厂。在电厂建设期间,王人山被夷平,王人山南麓著名的王人寺被拆除并在不同地方重建。现在它的地址在东屿电厂主入口的斜对面,费霞南路和华龙桥路交叉口的东南面。西玉山依然保留在吴桥路温州供电公司员工活动中心,顶部有一个小亭子。
当双屿山因电力建设逐渐淡出时,双屿乡出现在温州西部。双峪乡在区域抗日战争中曾被称为鱼头乡和白楼乡,民国末期为双岭乡,以牛岭和泰山命名。建国初期,分为鱼头乡和双陵乡。1956年4月,杨怡、鱼头、双陵合并为鱼头乡。同年10月,杨毅沉淀,其余地区以双陵、鱼台为声母命名为双屿乡,这是双屿在温州西部出现的开始。经过多次改动,现在叫双裕街。但从2015年双裕街对丰满街的分析来看,裕头是放在丰满街下面的。今天的双裕街其实只有双陵,没有鱼头。
新中国成立之初,温州以南的双屿山区还存在着双屿山村和双屿大队。1982年更名为东峪大队,也就是今天的东峪村。从此,“双宇”这个名字在温州南部消失了。双玉山是温州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曾是抗日的重要战场,也是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见证。建议未来将工业遗产保护、温州古城风貌恢复和抗战历史宣传有机结合,形成与白鹭洲公园相对应的城市景观新亮点。
来源:温州晚报
作者:王昌明
1.《双屿 你知道吗?温州曾有两处“双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双屿 你知道吗?温州曾有两处“双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4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