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
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以其含蓄的审美意蕴,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风尘,与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心灵相荡成漪。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作家琼瑶创作的电视剧《在水一方》红透大江南北,其中的主题曲就是根据《蒹葭》改创的。很显然,琼瑶把《蒹葭》的主题指向定位为爱情。把《蒹葭》理解为一首恋歌。“伊人”也就是爱恋的意中人。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其实,这只是《蒹葭》意义指向之一。关于这首诗的意义指向,还有两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 ’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 ’,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 ’、‘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细细琢磨,这几种说法和理解都可以被认同,这种不确指的含混效果不正是汉语诗歌的一大特色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伊人”宽泛地理解为一种人生的理想呢?
视频中的吟唱部分模仿台湾成功大学王伟勇教授的吟唱法,个别字随韵改读,如湄、坻、采、涘等。吟诵部分模仿华调传人张志祥先生调。
1.《【花开朗读】诗经·蒹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花开朗读】诗经·蒹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