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提高到77.3岁
“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 提高1岁
10月28日,国新办就“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军指出,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4年提高了1岁。2016年-2020年国家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达到1415亿元支持公共卫生,比“十二五”总投资增加了23%。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降至28。4%
于学军表示,从2015年到2019年底,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万、8。1‰、10。7‰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从2015年的10。25%提高到2019年19。17%,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健康素养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期间翻了一番。
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基本药物数量由520种增加到685种。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将政策红利引导到临床端。
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从2015—2019年,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1。38人增长到2。61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11张增长到6。3张,执业医师数从2。22人增长到2。77人,注册护士数从2。37人增长到3。18人。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900多万人,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40元提高到今年的74元,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化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实施职业病、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人群,2019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全国现有中医机构6。5万多个,年诊疗量约11。6亿人次,中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人民健康。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1.《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提高到77.3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提高到77.3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7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