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墨林,1921年出生在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红土墙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失去双亲,不到10岁就跟随哥哥下田劳动。刚满11岁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多次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13岁时,调入中共游击队。1938年8月,党组织送姜墨林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他单独率领小部队坚持抗日斗争。1940年深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姜墨林接受了抗日救国的思想,于1932年,刚满11岁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他经常到日军占领区东京城、马莲河、宁安镇等地做侦察工作,每次都能巧妙地摆脱敌人的纠缠,闯过难关,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姜墨林很快就成为一名出色的儿童团员,别看他年纪小,个子矮,但他聪明伶俐,机智勇敢,博得了乡亲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他的名声也渐渐在家乡传扬开来。没过多久,鬼子和汉奸也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派人到处搜捕他。 他的抗日活动引起了当地日伪当局的注意,严令警特机关搜捕姜墨林。
1934年春的一天,中共宁安县委派人找来姜墨林,询间完他的工作情况后对他说: “你的名声闹大了,敌人到处抓你呢!” “我不怕,他们才抓不到我呢!”姜墨林笑着回答。县 委的同志听他这样回答,拍拍他的肩膀严肃地说:“要和敌人斗争,当然不能怕,但光靠胆子大不行,还要有策略。抗日的工作很多,还有更重的担子准备让你挑呢。” 姜墨林听说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立即兴奋地说:“我坚决服从组织的分配;让我干什么都行,我保证完成任务。”
抗联小战士
县委的同志告诉他,组织上已决定让他参加抗联。就这样,13岁的姜墨林拿起枪,参加了党直接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编入王毓峰团当战士。姜墨林兴冲冲地来到部队,可他报到的时候,却听见战士们这样议论他:“怎么来了个小孩子?打起仗来,枪一响还不得吓哭了!”“是啊,个子这样小,枪都拿不动,怎么能打仗呢?”甚至有个别的人对他说:“还是回到你的红土墙子去吧,别在这里凑热闹啦!” 听了这些话,姜墨林脸涨得通红,心里的滋味别提多难受了。但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暗暗下定了决心:“有志不在年高,能不能打仗,咱们到战场上比比,看谁杀的敌人多!” 姜墨林并不泄气,决心以苦学苦练来补上自己的不足。在军事训练中,很快学会了使用部队的各种武器。学习文化知识时,他刻苦用功,不到3个月,就识字1300多个,还学会了写便条和一般书信。战士们都佩服小战士这种上进的精神。
不久,姜墨林第一次参加战斗。这天,他跟随部队到镜泊湖北面的杨胖子沟执行任务,与日军接上了火。战斗一打响,他就像只小老虎似的,勇猛地冲向敌人最多的地方。他第一枪就打死了一个鬼子,接着向一个挂着战刀的日本军官冲了过去,敌人还没看清迎面冲来的小孩也是个抗日战士,姜墨林甩出的手榴弹就在他的头顶开了花。 战斗结束后,部队召开评功会,大家一致认为姜墨林的功劳大。战土们七嘴八舌,这个说:“人如枪高,胆如象大!”那个讲:“初出茅庐,后生可畏!”从此,姜墨林在人们的心目里已不再是一个小孩,而是一个勇猛善战的真正战士了。 经过初战的考验,姜墨林被调到反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在周保中亲自领导下做通信侦察工作。经常乔装到日伪重要布防区域侦察、传递信件。由于他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从而保证了军队和地方组织联系。 1934年夏天,姜墨林随部队由宁安县东老爷岭出发,向西开辟抗日根据地。部队渡过牡丹江,越过西老爷岭,进入苇河、石头河一带。在千余里的征途中,有许多高山、大河、密林、沼泽,部队还经常遇到敌人的阻击。但无论是行军还是打仗,姜墨林从来不肯落在别人的后面。部队停下休息时,他不顾疲劳,为大家唱歌跳舞,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就有一片欢笑。 姜墨林在战斗里成长着。他参加过袭击石头河子敌车站的战斗,这次战斗,共缴获50余支枪和5000多发子弹;他还参加过老黑山战斗,和战友们一块消灭了100多个敌人,缴获迫击炮1门、机枪两挺、步枪50余支、手枪11支。每次战斗,姜墨林都显示出自己的机智和勇敢。
勇敢小队长
1935年初,由于姜墨林的优秀表现,他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不久,部队改编,他被调到二军四师四团的青年义勇军充任小队长。 姜墨林担任小队长时才是个14岁的少年。他在战场上从来没有胆怯过,可这时却犹豫起来。他担心自己年纪小,考虑问题不周到,当不好小队长。他找到大队指导员,要求道:
“指导员,我不想当队长,还是让我当个队员吧。”
指导员笑着问他:“为什么不想当队长呀?”
“不为什么,就是……”
“就是怕别人说你年纪小吧?”
姜墨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指导员望着他,严肃地说道:
“你是共青团员,必须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部队要扩大,就要有更多的同志敢于挑起重担。不会的事情可以学着做,但决不能退缩啊!”
听了指导员的话,姜墨林心里觉得坦然多了。从那以后,他带领小队战士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不仅打仗时冲在最前头,平时也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战士们树立表率。姜墨林很快得到了战士们的信赖,成了一名称职的小队长。 不久,和小队的10余名战士又被调回五军直属教导大队。
12月下旬,日军集结大批兵力,向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讨伐”。部队决定,将五军军部直属部队和二军一部分部队混合编为一个行动部队,突袭双河镇,以转移敌人的目标。姜墨林参加了这次战斗,并被选拔参加了突击队。
这时的宁安,冰天雪地。姜墨林随教导大队,从距宁安县约百余公里的平岗密营地出发,昼夜兼行。翻过冰雪覆盖的老松岭,来到双河镇附近。双河镇当时驻守日伪军400多人,镇外筑墙挖沟,设置连环据点。其中东关据点最大,是敌人戒备森严、地势险要的核心据点。能否攻下它,是这次战斗胜败的关键。领导经过研究作出了组织突击队攻克东关据点的决定。姜墨林经过再三请求,领导上同意他参加突击队。他们迅速翻过一条一丈多宽的壕沟,靠近敌人的铁丝网。一名战士刚刚剪断了铁丝网,敌人发现了他们。照明弹接二连三地腾空飞起,十几名突击队员暴露在旷野中,碉堡里的机枪、步枪一齐向战士们袭来。情况危急,撤下去,攻城计划就要失败;哪怕是再犹豫下去,十几名队员就有可能全部牺牲。怎么办?姜墨林果断地对大家说,借助积雪,就势从不同方向挖雪挑沟,匍匐前进。战友们会意地挖了起来,雪成了天然掩体,雪沟一米一米地延长,一米一米地靠近敌人的碉堡。突然,姜墨林一个鲤鱼打挺,跃出雪沟,将事先捆好的集束手榴弹猛塞进敌人的机枪眼,“轰”的一声,敌人的机枪哑巴了,队员们都冲了上来,日伪军乱作一团。姜墨林冲着敌人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伪军闻声动摇,有的举手投降,有的弃枪逃跑,只剩下30多名日本鬼子负隅顽抗。这时后续部队冲上来,很快歼灭了残敌,占领了核心据点。
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歼灭了100多名日伪军,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抗联顺利地攻占了双河镇,减轻了敌人对游击区的压力。
1936年2月以后,抗联二路军成立了总指挥部,姜墨林所在的原五军教导大队,已改编为二路军总指挥部直属教导团,隐蔽在大森林的密营里。姜墨林经常受省委和总指挥部的派遣,到敌人严密控制的牡丹江、林口、勃利、依兰等地进行活动。
1937年冬天,关东军为配合关内日军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再次集结重兵,向抗日联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在敌人的重兵围困下,抗日联军给养十分困难。正值隆冬,可许多战士还穿着单衣呢!为了解决战士的冬装,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决定派姜墨林率小分队突破敌人的封锁,筹集粮食、棉花和布匹。
姜墨林接受任务后,率领着一支精干的骑兵小分队从密营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几天的功夫,就来到依兰县城附近。姜墨林让战士们准备好雪爬犁,就地隐蔽,他自己进县城侦察联络。 姜墨林换上了一身破衣服,把筹集物资的钱款放在一条又脏又破的口袋里,袋里还倒进了一些黄豆。他机敏地躲过了敌人,进入县城后很快就找到了地下党组织和当地的救国会,在他们的帮助下,秘密发动群众为抗日联军筹粮筹物。为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零散购买物品,再由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分多次带出城外。这样,姜墨林用了一个星期时间,筹集了100多匹棉布、上千斤棉花,还有一些胶鞋和粮食。 这些物资运到小分队隐蔽处,立即被装上爬犁。一切妥当后,姜墨林率领小分队急速向抗联营地返回。 当小分队行进到土城子附近时,有一队日军骑兵追赶上来。姜墨林冷静地命令负责运输的战士继续前进,自己率骑兵队员断后。他让战士们把马藏进树林,然后在路边埋伏好。下午2点,敌人骑兵队进入了小分队的埋伏圈。姜墨林一声喊打,顿时枪声四起,手榴弹冰雹般地落入敌群。敌人遭到突袭,伤亡惨重,赶紧下马还击。姜墨林一边向敌人射击,一边对战士们大声传出命令:“大家一定要多坚持一些时间,缠住敌人,让运输队能走远些。”在战士们的不断射击下,敌人无法脱身,许多马也被打倒在地上了。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直到天黑的时候,姜墨林估摸着运输队早已走远了,这才下令撤退。战士们纷纷跨上战马,而没有马的敌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扬鞭而去。 姜墨林带领小分队,拉着满载物资的爬犁连夜赶路,第二天下午,就返回刁翎河口,与总部派来接应的部队汇合,胜利地完成了筹集物资的任务。当他们回到密营时,总指挥部的领导带着感激的心情说:“你们全胜归来,这是一个奇迹。”不久,第二路军的战士们,全部穿上了暖和的棉衣。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由于姜墨林的出色表现,1938年8月,总部派他到苏联学习。学习结束后,17岁的姜墨林成了抗日联军中最年轻的指挥员。他单独率领着一支部队,出没在宁安、敦化、舒兰等地,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多次取得战斗的胜利,受到总部的嘉奖。
1940年秋天,姜墨林率部从牡丹江以西向东转移,准备到绥芬河大青山一带开辟游击战场。一天,这支部队路过驻有敌人重兵的乜河镇。姜墨林派人侦察后得知,镇南一个敌据点只有20多个鬼子,远离敌人的大队人马。他果断决定拔除该据点。天黑以后,他率队悄悄向镇南据点摸去。深夜时分,敌人刚刚进入梦乡,突然枪声大作,姜墨林率领战士向据点猛冲过来。仅用了十几分钟,战斗就结束了,据点里的鬼子全部被打死,而当镇上的敌人赶来援救时,姜墨林的队伍早已无影无踪了。
敌人自乜河镇南据点遭到袭击后,十分恼怒,他们连夜派出骑兵和步兵四出搜索,企图对抗日联军实行凶狠的报复。
姜墨林发现敌人从后面追来,立即决定改变行军方向,从东北转向东南,向东宁县南部大山转移。当部队到达东宁县西面的二十八道河子时,突然与迎面开来的敌人遭遇,不一会儿,后面的追兵也赶来了。敌人把姜墨林这支队伍团团包围住,从四面八方向他们拥了过来。姜墨林临危不惧,当即命令战士们分散突围,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由于敌我兵力相差太多,姜墨林知道这次很难冲出敌人的包围,于是决定烧毁文件,砸碎电台,与敌人决一死战。他指挥战士们勇猛地向敌人反击,阵地前倒下了一片敌人的尸体,但毕竟是寡不敌众,抗联战士们相继牺牲,最后只剩下姜墨林和3个战士了。
望着战友们的遗体,姜墨林双眼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他手持一挺机关枪,狠狠地向敌人扫射,敌人被他的威猛震慑,暂时退了下去。姜墨林乘着战斗的空隙,向身边的战士说:“这里让我顶着,你们3个人,立即突围出去,每个人都争取活下来,回去向总部报告。”战士们哪肯丢下姜墨林?都要求留在阵地。姜墨林见他们不肯走,大声吼道:“必须服从命令!现在没时间了,你们快走,谁也不许留下!”他正说着,敌人又发起了冲锋,一颗子弹射进了他的腿里,他一面抄起机枪向敌人扫射,一面厉声命令战士:“你们快跑!这是最后的命令,3名战士只好服从,顺着一条水沟向外跑去,其中有两个人,终于活着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回到总部。
见战友已经走了,姜墨林心里一阵轻松。他手持机枪不停地向敌人扫射,敌人一片一片地倒在了他的枪口下。但机枪子弹很快打光了,敌人又冲了上来。姜墨林把机枪扔进了河里,从怀中掏出一支驳壳枪。他沉着地瞄准射击,又接连打倒了十几个敌人。他的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几十个敌人已经冲到了他的身边,把他团团围住。姜墨林忍着伤口的剧痛,咬紧牙关从地上站起来,傲然环视着周围的敌人,从容地举起枪,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就这样,姜墨林战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敌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位顽强的抗联英雄,竟是这样年轻。他们从姜墨林的衣袋里找到一张纸条,本以为是什么重要文件,急忙打开来看,只见上面用红笔端端正正地写着:“中国必兴,日寇必亡!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救国胜利万岁!”因没有活捉到姜墨林而已经感到恼怒的敌人,这时更加气急败坏,他们残忍地将姜墨林的遗体抛进了二十八道河。
1.《抗日英雄姜墨林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抗日英雄姜墨林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