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网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铜镜收藏量大,种类齐全,铸造精良,与时俱进。沈从文自1958年出版《唐宋铜镜》以来,为整理古代铜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镜中之美——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中,从数千件铜镜及相关文物中挑选了260多件展品。它完整地连接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系统地展示了铜镜的历史、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
本次展览通过历史文脉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呈现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并综合运用动画、多媒体互动等新技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非凡成就。展览共分七个单元:“观止水”“质清明净”“治铜治华”“清光使远”“见鱼台影”“刻文”“做好事”。
余冠晨
铜镜生产包括合金熔炼、镜模铸造、镜面处理等工艺。展览的第三个单元侧重于铜镜的生产材料和工艺,展示不同时期的特殊工艺镜。本单元代表性展品有、东汉建安元年兽镜、战国铜镜、唐代嵌螺高氏宴铜镜、唐代禹人金银扁铜镜、东汉“汉名铜”铜镜、金代成安二年五牛传月故事铜镜。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常用具,大量流传和出土,构成了一个规模大、分布广的收藏范畴。目前,中国古代发现的最早的铜镜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中,并持续使用到明清,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铜镜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反映了中外的铜器铸造技术、审美情趣、民间信仰和文化交流与相互学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镜中之美——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展示了铜镜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展示了铜镜在生产技术、经济流通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
1.《唐宋铜镜 来感受一下中国的古代铜镜文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唐宋铜镜 来感受一下中国的古代铜镜文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3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