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消防设备的分类
消防设备是指用于灭火、防火和火灾事故的设备。所有公共场所、房屋、企业都配备了相应的消防器材,对于灭火和发生火灾时的自救非常重要!
市场上常用的消防器材有:消防栓、灭火器、拆迁工具、沙箱、消防铲等。
今天,小马将重点讲解消防栓和灭火器的使用。
一个
消防栓的分类
室外消防栓
室内管网向火灾现场供水,通过人工水带连接到栓口,用于灭火;
室内消火栓
又称地面消火栓,主要为消防车从市政管网或室外消防管网取水灭火提供设施。
2
室内消防栓的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水阀打开时,软管会产生很大的力,所以要防止软管打滑伤人。因此,使用消防栓时,应不少于三人相互配合。
软管充水时,应防止重物挤压软管,防止软管爆裂;
展开软管时,应防止软管打结;
使用后,软管应及时干燥,卷起,放入消火栓箱内。
二、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发生火灾时,只要拿出灭火器灭火就行了?
不对!不同的火灾类型使用不同的灭火设备。不要随便选,不然救不了火,只能“火上浇油”!
在谈论如何使用灭火器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火灾的分类。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根据火灾现场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可分为六类:甲、乙、丙、丁、戊、己。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用于不同的火灾。今天,小马介绍了常用的便携式灭火器。
看了上面这张图,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各种火灾应该用什么样的灭火器。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各种灭火器的使用。
一个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水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干粉灭火器类似,这里只能描述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虽然操作简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遇风时,站在上风侧灭火;
与燃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在3米左右,可根据火势大小确定。火远了,火可以靠近火,效果会更好;
使用前检查灭火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如何判断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
(1)首先,从外观上看瓶体是否有缺陷,如瓶体生锈或起泡,以及配件缺失或损坏,如喷嘴破损或丢失等。
其次,检查压力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已经失去压力,需要更换。
(3)最后,看灭火器的生产日期。自交付之日起五年内有效。如果超过五年,应更换或再次进行水压试验。
2
如何使用泡沫灭火器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扑灭可燃液体火灾时,如果是流动燃烧的,由近及远喷射泡沫,使泡沫完全覆盖燃烧液面;
如果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内壁流动,逐渐覆盖着火面。
切勿直接喷在液面上,以免受到射流的冲击,射流会将燃烧的液体分散或冲出容器,从而扩大燃烧范围。
扑灭固体物质火灾时,射流应对准最猛烈的地方。灭火时,随着有效喷洒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靠近燃烧区域,在燃烧的材料上喷洒泡沫,直至熄灭。
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倒置,否则会中断喷洒。
三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使用时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时,不能用手直接抓住喇叭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手冻伤。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室外使用时应逆风喷洒;如果在室内狭窄的房间内使用空,灭火后操作人员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扑灭电气火灾时,如果电压超过600伏,记得在灭火前切断电源。
以上是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保证灭火器在使用时完好有效?我们需要平时做好灭火器的保养,然后再来说说如何保养灭火器。
三、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
一个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
几个干粉灭火器上显示内压的指示器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内压不足,灭火器无法再使用,应尽快送维修部门维修;
干粉灭火器一旦打开,必须重新装满。重新填充时,切勿改变灭火剂的类型。灭火器的储存环境温度为-10℃至45℃;
水压试验应在出厂期满后五年进行,首次灌装后每两年进行一次。达到退休年龄及时申请补发。
2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维护
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不得靠近火源。环境温度应在-5+45度之间。
灭火器重量每半年检查一次,采用称重法检查。称量的重量应与印在灭火器钢瓶底部的总重量进行比较。如少于钢印所示数量的5%,则送维修单位维修。
水压试验应在出厂期满后五年进行,首次灌装后每两年进行一次。达到退休年龄及时更换。
一个
泡沫灭火器的维护
泡沫灭火器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方便的地方,不应靠近高温或暴露的地方,以防止碳酸分解和失效;
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防止灭火器中的液体冻结;
应经常擦拭灰尘,疏通喷嘴以保持通畅。
灭火器出厂两年后,每年进行水压试验。
1.《灭火器的使用五个步骤 灭火器的使用五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分享各类灭火器操作步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灭火器的使用五个步骤 灭火器的使用五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分享各类灭火器操作步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6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