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采访嘉宾,与被采访者交流,既是日常工作,也是学习。抛开外界和客观因素,在主持名人脱口秀之前,坚持自我反思的精神,做好准备,调整好自己,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本文从主持《名家故事》栏目的实践和感受出发,旨在与同行分享和交流一些主持访谈节目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理解性格比解读作品更重要
主持人采访前的大部分准备工作都是从解读名家的经历和作品开始的。面对作品数量庞大的名家,我们往往一头雾水,读不完,也不容易找到线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解释目的不明确。解读作品的目的是发现作者的性格,从现象到本质,从作品到性格,仔细梳理,仔细寻找,去“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鲜活的那个。这是因为主持人最终会遇到他,面对“真实”的他,而不是看作品或者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说,作品体现性格——性格决定氛围——氛围决定节目效果;也可以说这是解读作品的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我发现我在解读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时,可以试着“画”出他的性格:有点内向或者爱打抱不平;他有激情或者善于思考。简而言之,在面试之前,主持人要完成对自己性格的预设和认知,因为“一切都会提前站好,如果没有就浪费了”。另外,在网上查图片和视频也是一种有效的查找方法。
《名家评书》里采访的嘉宾都是成功人士,虽然年龄和经历不同。比如我采访的第一位嘉宾吴,是中国首届国际杂技“金小丑奖”的获得者,是一位伟大的80后。她年轻出名后会是什么样的性格?通过事先咨询她的经历,我完成了她的“人格画像”:一个军人,东北人,在北方长大,在南方成名。东北人平时比较健谈,面试气氛应该不会无聊;她在军事背景上应该是有能力的,估计表情上也不会马虎;从北到南,她要独立,要敢拼。完成这些早期的“性格画像”后,采访画面自然而然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有信心开始接下来的工作。事实上,如果你在面试中发现你成功地完成了面试者的“性格画像”,你会很开心,甚至会很自豪,但如果有偏差,你需要立即调整。这个过程既有挑战性,又有无穷的乐趣。
第二,在熟悉的环境中成为“熟人”
除了节目制作成本之外,在客人熟悉的环境下采访,还有很多好处。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是一栋房子”。所以,一旦进了家门,即使不是家人,至少也不是陌生人。这种“熟悉的环境”可能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也可能是代表人生转折、终生难忘的场景;这个“熟悉的环境”不仅是现在,也是过去的场景。让嘉宾带观众进入他熟悉的环境,相当于带人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嘉宾会彻底放松,触摸现场,从文案之外的灵感和新话题中得到启发,让面试成为一次愉快的旅程。
比如我在《著名文艺家评书》节目中至今余韵犹存的,就是我和中国第一位安徒生文学奖得主曹文轩先生的回乡之旅。作家通常是内在的,因为写作是他们最好的表达。采访曹先生,我内心压力不小。在去曹先生家乡盐城的飞机上,我不敢多说话,怕失去节目的内容。我发现他经常盯着某个地方发呆,很久很久,他拿起小本子刷了很久。这时我才知道,他喜欢思考,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当然也意味着他不想被别人打扰。这时,我立刻调整了自己预设的面试状态:我要从主动变成被动,我要顺着他的思路走,不打扰他。我可以在下面找到并找到我需要的答案。
没想到,当他的故乡和童年的“草屋”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曹先生仿佛变了一个人,更准确地说,他变成了一个孩子,仿佛瞬间回到了童年。在交流过程中,我几乎不问任何问题,只是“客随主人便”,饶有兴趣地跟着曹先生在他童年的世界里,让他滔滔不绝,滔滔不绝。当时的采访场景变成了他问——我答——他重新解读的循环模式,我们都很开心。我能感觉到他不想让我错过任何关于他内心的细节,因为他们被他深深打动了。我还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高高兴兴的跟着曹先生“穿越”,差点忘了我在做一个节目。
第三,给自己一个“家庭”的设定
无论是在舞台上,在镜头前,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交流,与家人的交流不同于与朋友、同事、路人的交流。其实“与家人沟通”的状态才是大多数脱口秀所向往的,因为真实、善良、自然。这种状态会吸引更多的“家人”在电视机前驻足观看、聆听、思考。所以主持人要让自己成为面试官的“家人”。对于主持人来说,这不是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自我构建。当主持人把自己定义为嘉宾的“家人”时,他的语气、表情、思维都会产生化学反应,对方当然能感受到:当嘉宾感受到主持人家庭般的眼神时,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交流自然而平淡,这样的采访充满魅力。“家”的定位,既能让面试官感到亲切和信任,又能保证一致,不“跳”不“打”。这是因为在面试过程中,由于摄影、灯光、录音等客观因素。,技术暂停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自我角色设置可以让主持人快速进入重新开始录制时的状态,保持前后的统一。
在上海采访歌手廖昌永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拜访他来自四川的表弟。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很放松,因为我的地方口音。记得录制节目开场采访的时候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我没有照抄提问,而是直奔主题,用哥哥的语气问:“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我还会说四川话吗?”没想到,他已经是“廖院长”了,马上带着地方口音反驳:“当然会溜得很好!”
“那个家乡的歌还能唱吗?”
“我当然会!太阳出来了,嘿,喜气洋洋……”
那天的采访以一首欢快的歌开始,我们很快进入了“兄弟聊天”的状态。录音间歇,廖院长偷偷问我:“录完以后晚上想喝什么酒?”这种亲切自然的兄弟情感已经超越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采访,相信一定会让观众感动到屏幕之外。
第四,交换同情,同理心和同理心
在“家庭”这个角色确定后,要注意让自己在面试中“入戏”,即一定要同情,感受到与被面试者相同的频率,始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思考、表达。因为此时此刻,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他的“家人”,在分享人生经历和经历的过程中,同情、共情、共情是与被采访者同步的情绪:当他笑的时候,你不用克制自己;当他说的很深的时候,你要静静地听,做他最信任,最想倾诉的人。信任是沟通和面试的灵魂。只有信任才能打开你的心扉;只有敞开心扉,才能释放智慧,品味人生。
第五,不仅是做节目,更是学做人
这是我最看重的。事实上,能够成为电视媒体“名人访谈”节目的嘉宾,意味着受访者是某一领域的代表,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真的觉得应该感谢主持人的专业,让我们有机会和这些时代最前沿的人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我记得当我接到主持《名家评书》的任务时,我偷偷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从每一个名家那里“挖掘”出至少一个他们成功的“秘密”,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自私”和公共利益,源于同理心——我和观众都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录音过程中,我反复告诉自己:今天不是节目,是一个优秀的下午茶老师。豁达,豁达,豁达,听,听,听,听,拿回“真经”。
同时也要求自己在每次面试后一周内写一份面试笔记,既是记录和总结,也是反思和沉淀。让“采访、沉淀、思考、总结”的过程完整、完善。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思考。它不仅能整理发现很多没有考虑到的细节,还能让自己的思维越走越深。只有把它写出来,我们才能让做程序成为自己成长的生命历程。“在我书里,在我心里”。
著名文艺家讲故事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主持名人脱口秀了。之前不成功的经历让我患上了脱口秀“恐惧症”。之后我告诉自己:认真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等成熟了再去“挑战”脱口秀。主持《著名文艺家评书》的时候,基于对节目定位的清晰认识,对采访对象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生活经历的感悟和体验,觉得自己不仅轻松愉快,还收获了很多,受益终身。
1.《名人访谈 央视 李佳明:试析名人访谈节目的主持技巧——以《文艺名家讲故事》为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名人访谈 央视 李佳明:试析名人访谈节目的主持技巧——以《文艺名家讲故事》为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6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