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

关键词:国家关系;担保权益;共同责任;法律意识

概要

简单回顾和梳理中日关系4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日关系既有友好合作的时期,也有对抗竞争的时期。尽管两国关系跌宕起伏,但基本保持了和平稳定的关系。中日关系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和民间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国的政治矛盾。中日关系的最终和根本改善需要两国逐步超越历史走向未来,超越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平等的法律地位相处,超越国家,扩大民间交流,在增加共同利益和责任的基础上促进和实现区域多边合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通过了一项决议,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至今已有40年。与此同时,1978年,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1972年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使两国关系更加密切。4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日关系也经历了风风雨雨。

1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动力以及日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40年前,1978年是中国伟大转折的一年。在此之前,中国在国内外追求以阶级斗争为关键环节的世界革命的实现,最终导致国内经济相对停滞落后,甚至濒临崩溃。在外交上,它与一些大国对抗,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承担了太多的援助义务,不仅使其经济形势更加困难,而且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关系。

面对这样的内外形势,文革后正在拨乱反正的中国领导层于1978年12月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关键环节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因此,它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即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我们必须相应地改变一些僵化的国内制度和做法,同时向世界开放,特别是向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开放。为了应对这一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在不久的将来进行了重大调整,即放弃过去追求世界革命的外交,转而实施和平友好合作、不树敌不结盟的外交。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而且给予了切实的支持和帮助。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两国关系在邦交正常化的基础上迈上新台阶。10月,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层领导人首次访问日本。在此期间,双方交换了条约批准文件,参观了新干线上的一些日本城市和工厂,深切感受到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此后,中日交流更加密切。从1980年开始,日本开始向中国提供政府发展援助,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后来的环保、医疗、技术合作等项目。据统计,日本在过去40年里向中国提供了300多亿美元的援助,这无疑在改革开放初期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当然,长期以来,中日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日本的援助资金不仅支持和帮助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为日本商品和投资找到了广阔而良好的市场,日本经济从中国市场中受益匪浅。

但是,国家关系毕竟是一种利益关系。由于历史认识或现实利益的一些差异,特别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日实力的比较,中日关系也有起伏,有时甚至会有摩擦冲突。例如,20世纪80年代,两国围绕历史认识发生了许多外交摩擦,进入新世纪后,安全问题上的矛盾和争端增加。特别是2012年9月中日两国就钓鱼岛及其海域主权发生激烈争执后,两国关系跌至70年代建交以来的最低点。甚至一度双方在东海及其海域针锋相对空,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中日关系不仅仅是由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组成的,如历史认识和领土争端。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两国社会的民间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据统计,中日年贸易额已达3000多亿美元,双方往来人数每年达1000多万人。中日两国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两国的政治矛盾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即两国虽然存在矛盾,但主观上是在避免直接冲突,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后总是寻求再次改善关系。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时隔七年后于2018年10月正式访华,这意味着中日关系正在改善。用中国领导人的话说,两国关系正在回到正轨。

40年来中日关系的不同时期和结构变化

从1978年至今的40年间,中日关系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即以90年代中期为界。根据两国各时期关系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把前一时期称为“蜜月期与合作期”,把后一时期称为“竞争摩擦期”。当然,以上分期只是粗略的分期,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也是两相比较,并不意味着前期没有摩擦,后期没有合作。

第一阶段,中日关系全面发展。两国在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基础上,签署了贸易、航运、航运空、渔业、科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政府和人民保持着友好的气氛。比如两国领导人互访就成为当时两国政治交往的主要形式。当然,当时中日两国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的利益大致相同或相近,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日本的经济技术援助和投资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也为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而巨大的市场。中日之间的文化相似性和亲密性也使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两国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规模不断扩大,两国国民的感情在当时也非常友好。

当然,中日关系中的全面友好合作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没有问题。事实上,当时中日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如1982年和1986年的两次“历史教科书事件”、1985年的“参拜靖国神社”、1987年的“光华寮事件”,以及80年代开始出现的“中日民事赔偿问题”。但在当时中日关系总体友好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并没有演变成大问题,两国都采取了低调的方式来尽快平息这些问题。即使在冷战结束前后,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初,中日两国仍然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甚至在1992年,两国就实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日本的访问和日本天皇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即两国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和摩擦。先是日本反对中国核试验,后来日本因为台湾省海峡危机对中国不满和警惕。随后日本和美国再次确认结盟,明确扩大和加强对东亚乃至全球安全事务的干预,引起了中国的不满和反对。进入21世纪后,中日两国在“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及其东海领土争端等历史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导致中日关系严重倒退,甚至全面对抗。当然,中日两国也在寻求为发展双边关系找到共同合作的新基础。比如1998年中国领导人访日,双方签署了双边关系中的第三个政治文件,试图为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中日关系找到新的基础。文件宣布,两国将建立“致力于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但双方的这一努力尚未成为现实。中日关系很快就因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断参拜靖国神社而引发。2006年安倍政权建立后,宣布建立相互“战略互惠关系”,随后经历了所谓的双方“破冰”、“融冰”、“迎春”、“暖春”首脑互访。2008年,双方签署了第四份政治文件。也就是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虽然两国关系已经恢复,但同前一份文件一样,文件中提出的原则,

90年代中期以后中日关系出现不适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日关系也深受这一变化的影响,两国关系发生了一些结构性变化。总的来说,这些结构性变化包括两国之间一定程度的“安全困境”。5.两国实力的相对平衡,两国国家发展目标的一定程度的冲突,两国民族感情的恶化。

也就是说,冷战的结束,东方集团和苏联本身的解体,改善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环境,但也严重改变了中日之间的安全关系。过去,两国共同安全利益的基础,即共同面对来自北方的安全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在面对东亚仍然存在的许多安全问题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利益。相反,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不信任,如日本在中国核试验和台湾省问题面前对中国的不满,日本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带来的不安等。这些问题导致中日双方产生了相互的安全疑虑。此后,中国军事能力的整体实力增长和日本在加强与美国联盟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军事力量参与国际安全事务,进一步增强了中日在安全方面的互不信任和警惕性。

同时,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也迅速提升。但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相对停滞或缓慢增长状态,导致中日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即中日经济差距迅速缩小,以至于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国的地位。而且,在中日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两国经济互补性相对下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日本向中国提供援助、中国向日本提供市场的两国经济合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两国经济竞争力增强。而且,中日经济实力的相对平衡或者中国逐渐占据更强地位的变化,使得东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中日共存,未能促进两国更紧密的合作。在东亚这个相对缺乏地区主义和区域合作传统的地区,自然激发了中日之间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双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得到了增强,在处理双边关系时也不再宽容。矛盾一旦产生,往往互相指责,甚至导致矛盾激化和升级。

另外,冷战结束后,9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的国家发展目标也对两国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相互怀疑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两百年”的目标,即建设小康社会,分别在2021年和2049年实现强国的目标,即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改变国内政治,增加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来实现所谓的“普通国家”目标,即彻底摆脱战败国的地位,回归现代日本,但中日两国在实现各自国家发展目标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益碰撞,即在实现强国目标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恢复近代以后失去的一些历史权益,如钓鱼岛、南海诸岛的历史权益和地位,日本在实现成为所谓“普通国家”的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摆脱战败国地位的束缚。 毫无疑问,中国和日本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相互阻碍。

在中日关系整体恶化的背景下,两国的民族情绪也在下降。中国日报和日本NPO在过去14年进行的“中日共同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时候,中日两国对对方国家的民族感情在20%以下。今年的调查显示,虽然双方的这一数据都有所反弹,但仍停留在40%以下。这种不太友好的民族感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正是在中日关系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中日关系出现了诸多问题,关系也相对脆弱。这些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比如东海划界,日美同盟加强,日本介入南海争端。在这诸多新旧问题中,安全成为近期中日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2012年9月爆发的钓鱼岛危机导致中日关系严重恶化。但即使在这些敏感的安全问题上,中日两国也有一个共同的底线,那就是尽力控制危机,以免误判而引发冲突。例如,在2018年5月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期间,两国之间经过长期谈判达成的"海空接触机制"正式启动。

40年来中日关系的基本经验教训和持续改进的途径

首先,中日关系中经常有一句话,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也就是说,从中日关系40年来的起伏来看,虽然两国关系经历了起伏,但基本保持了和平稳定的关系,特别是密切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关系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种情况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前的二十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间的对抗或战争情况。在当前世界总体和平的形势下,如果东亚大国中国和日本发生冲突,可想而知,双方付出的代价都是难以承受的,即双方都很难成为完全的赢家,当然也无从谈起彼此和地区的发展繁荣。

其次,在中日关系中,双方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勇气和决心至关重要,即要有改善、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的强烈政治意愿,能够排除各种干扰,正确把握双边关系的大局,引导舆论和人民,通过相互妥协保持必要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例如,两国政治领导人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中,以及最近中日关系的改善和两国领导人恢复互访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有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中日关系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安全利益方面,这是两国的核心利益,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其他地区和全球事务方面。否则,即使两国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也很难保证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前20年,中日关系是基于同样的安全利益。当时,即使是一些问题也没有动摇两国关系和平稳定的基本状态。此后,由于缺乏共同的安全利益,出现了各种摩擦。

第四,虽然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关系不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但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密切关系毕竟是国家关系的积极因素。这方面的合作交流不仅会给彼此带来实际利益,而且在出现问题和恶化时,还会对国家政治关系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使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不会走向完全的摊牌和对抗。例如,2001年至2006年,中日政治关系严重恶化,因为日本首相不顾中国的一再警告,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但当时中日经济关系依然发展良好,被称为所谓的“政治冷经济热”,使得中日整体关系没有完全失控。

第五,历史认识问题和台湾省问题一直是关系中的一个消极因素。即使这两个问题在中日两国达成的法律文件中有所规定,但这些问题涉及到双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民族感情,两国在同一个问题上的认识和理解仍有差距。因此,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两国矛盾和摩擦的原因,往往会恶化两国国民的感情。比如“教科书事件”、“靖国神社参拜事件”、“光华辽事件”以及日本与台湾省官方交往水平不断升级的事实,甚至日美同盟公开干涉日本地区事务引发的中国抗议等等。

第六,作为东亚国家和历史上文化传统相近的国家,中日两国通过一系列法律文件建立了交流和关系,但情感特征依然明显,即两国虽然签订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但其中有很多原则性规定,但两国之间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没有规定,或者为了签订协议而故意作出一些模糊的处理,彼此可以为自己做出有利的解释。长期以来,实际交流和交流一直在进行。比如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20年左右,中日互利的需要,以及当时不断鼓吹的“中日和平友好”、“中日世代友好”等宣传口号,确实把中日关系带入了近代最友好的所谓“蜜月期”。当时,中日之间对现有法律文件的解释都是善意和积极的。但随着冷战后共同利益的减少和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中日之间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蜜月期”终于难以维持,围绕一些已存在和正在出现的问题,双方摩擦越来越多。但是,过去用来建立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法律文件似乎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双方对签署的法律文件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对战争遗留问题的理解,包括民事赔偿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两国建交时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放弃的战争赔偿要求是否包括民事赔偿和搁置钓鱼岛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具体规定,这就给两国关系至今留下了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

那么,如何才能接受这些教训,不断改善中日关系呢?

首先,两国政治领导人要从理念上真正认识到彼此的根本利益,通过宣传教育告诫两国国民“中日绝不能再打”,坚决摒弃和批判“中日必有一战”的理解和说法,做出政治决策。两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对话和相互妥协而不是冲突来解决,而不是被极端民族主义所纠缠,这往往使一些声音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导致两国关系更加紧张和恶化。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是因为从目前的国际环境和中日实力对比来看,战争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深中日之间的仇恨,恶化两国的民族感情,对两国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而且从法律意义上讲,中日两国受和平友好条约的法律约束,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都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如果争端是通过非和平手段解决的,这无疑违反了彼此在和平和友好条约中作出的法律承诺。

其次,在两国发生争端的情况下,要建立平等对话的谈判机制和有效的危机控制机制,避免两国因误判或其他技术原因发生直接和直接的冲突,在防止危机扩大和冲突的前提下,就相关争端事项进行对话和谈判。当然,既然有争议,就意味着两国有不同的意见和利益,但只有通过对话和谈判,才能了解对方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找出双方可能妥协的部分。如果仍然很难找到可以相互妥协的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尝试通过第三方仲裁或国际司法裁决来解决争议。利用国际司法解决国际争端应该是未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有避免军事冲突、不因为军事冲突而切断和影响两国正常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关系等几大优势。此外,它还可以展示其和平的国际形象,为展示和促进该国未来的发展、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继续尽可能寻求和扩大中日之间现有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一些地区问题合作等共同利益,深化相互依存,特别是扩大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国家行为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寻求和加强两国在一些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合作,使中日在这些合作过程中逐步拥有更多共同利益,增加更多共同责任。即使在矛盾相对集中的政治安全领域,中日也可以进行对话交流,努力建立长期稳定的对话机制,增加相互透明和信任,逐步减少甚至消除对彼此发展和两国“安全困境”的疑虑。此外,它们可以在限制和解决朝鲜核问题等区域安全问题以及环境保护、节能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合作。

第四,认真处理和处理中日关系中的一些敏感问题,如历史认识问题、台湾省问题和领土争端。在这些问题上,中日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和利益,但在这些问题上暂时是这样。如果找不到妥协点或者难以解决,就要特别注意应对方式,尽量不要刺激对方的感情和底线,尤其是对于在这些问题上主动的一方。例如,在历史问题上,日本一方是伤害者

第五,中日两国应该逐渐习惯于以更加平等的法律意识处理关系,尽量减少感情冲动。即使存在矛盾或争议,也应将其纳入法律框架,以获得和平解决。当然,在谈判具体问题或就试图解决问题达成协议时,他们应该制定出能够具体操作和执行的法律规定,以尽可能避免不同的模糊解释。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日关系的最终和根本改善,需要两国在日益增加共同利益和责任的基础上,逐步超越历史,走向未来,超越不同政治制度,平等法律地位,超越国家,扩大民间交流,促进和实现区域多边合作。当然,超越历史不是忘记历史,而是尽可能用现实利益冲淡历史中的感激和怨恨;超越不同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否认国家的政治性质和利益,而是每一方都不应该以自己的政治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对方,不应该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故意贬损或妖魔化对方。相反,它应该在维护政治利益的同时,以更加平等的法律方式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超越国家并不意味着否定国家的存在和利益,而仅仅是强调更多的交流应该在民间层面进行,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在这种双边关系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实现包括中日在内的一些区域性多边合作,中日关系的改善不仅能够实现,而且有着坚实的利益基础。

当然,这些步骤和方法只是一些假设,中日共同努力需要很长时间。然而,正是因为困难,我们需要呼吁和推动,使中日关系走向和平与光明的未来。此外,这样做不仅是一个政治和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中日两国真正长远利益的问题。

给…作注解

1.日本部分学者编写并经日本文部省批准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二战期间日本侵华史实进行了证伪或中立甚至美化,引起了中国的强烈抗议和外交摩擦。

2.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顾中国的一再提醒和反对,正式参拜了供奉着众多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一事件也引起了中国的强烈抗议。

3.广华辽是日本京都大学的学生宿舍,以前属于中国的国有财产。战后归台湾当局所有。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和居住在那里的学生自治团体之间发生了财产纠纷。审判期间中日邦交正常化,所以京都地区法院裁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台湾当局拒绝上诉。1987年大阪高等法院改为台湾当局所有,自然引起中国对日本的不满和外交摩擦。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华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的一系列诉讼被日本法院驳回,至今仍未得到解决,也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刺激了中国国民的感情。

5.他们在安全上互不信任,都是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寻求安全,反而互相刺激加强军事能力,最终让双方都更加没有安全感。

时期

精炼的

颜色

1.《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梁云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梁云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7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