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上海故事海鸥相机故事》

说起海鸥相机,上了年纪的人会想到用双镜头反光,从上往下看的“方砖”。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海鸥一度是中国制造的“精品国货”,在许多摄影师心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海鸥方镜相机的前身是上海牌4相机。1964年,首批出口300台4型相机,改写了中国相机100多年零出口的历史。正是因为出口的需要,上海品牌才改为海鸥品牌。

▲上海品牌4相机

海鸥4相机之所以能出口,与它的优秀品质密不可分。当时,它的镜头和成像质量不会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知名品牌的相机。

80年代初,海鸥厂年产量达到一万多台。但面对巨大的国家需求,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在票供应时代,为了买到一台张海鸥相机的票,客户排了几天队也没说不能买。

1978年,海鸥DF-1研制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台DF单反相机。DF相机用的是更小的135胶片。在彩色放大器出现之前,许多人更喜欢使用更大的120胶片相机。80年代中期,随着彩色放大机的出现,135相机开始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海鸥DF相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当时拥有一台海鸥DF单反相机,一度成为“摄影师”的象征。

90年代海鸥错过了数码相机的发展机遇,海鸥在进口相机的攻击下走下坡路是必然的。1999年3月26日,海鸥公司在上海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停产下线,DF-1单反相机退出历史舞台。

海鸥DF-1停产让很多摄影师落泪。他们对海鸥有太多的记忆和复杂的感情。2010年10月7日,新生产的海鸥4A方镜相机首次被视为纪念。

许多旧相机收藏家和摄影师经常在旧相机制造博物馆逗留,寻找他们对海鸥的记忆。透过玻璃门,老海鸥工厂仅存的流水线依然静静地躺在这里,默默等待着中国相机制造业的再次辉煌。

▲老海鸥厂仅存的流水线

作为一代代人心中的国产品牌,海鸥相机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陪伴中国第一位女登山运动员潘多登上珠穆朗玛峰,漂洋过海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留下了经典的历史瞬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海鸥”这个词总能和他们美好的回忆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和恋人牵手散步的快乐时刻,还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快乐时刻,都被那些珍藏的照片如实记录下来。“咔嚓”一声,不仅是画面,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这周的故事结束后下次见-

1.《seagull相机 上海记忆|海鸥相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seagull相机 上海记忆|海鸥相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7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