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音乐剧,大部分人大概讲不出一个概念。不过,说到“音乐之声”,大家可能都能哼几首。
1965年,电影《音乐之声》在第38届奥斯卡上获得10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
影响了至少三代中国人的电影《音乐之声》,其实是1959年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的。在纽约百老汇演出期间,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第二年,它获得了六项托尼奖,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
故事改编自奥地利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真实经历。上校死后,玛丽亚·冯·特拉普将这段经历写成自传小说,成为畅销书,然后改编成音乐剧和电影,成为全世界几代人心中的经典。
年轻、活泼、爱惹麻烦的玛丽亚热爱自然和音乐,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七个孩子,对待他们像对待士兵一样严格。以前家里的家庭教师,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维持不了多久。当然,背负着主角光环的玛利亚也受到了欺骗,但她却通过音乐教育的手段轻松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在玛利亚的引导下,上校逐渐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上校和玛利亚有了感情,结婚了。他们的家庭合唱团在奥地利越来越出名,以至于连纳粹都邀请他们表演。上校的家人被迫接受演出邀请,但在演出当天,他们从奥地利偷偷溜到了瑞士。
每年有30万人前往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其中大多数人要求参观《音乐之声》中出现的景点。每个人都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了正能量,把故事发生的地方,电影设定的地方萨尔茨堡当成了圣地。我希望放下一切,像玛丽亚和孩子们一样,在萨尔茨堡的群山中得到一个公正幸福的结局。
上校一家曾住过的特拉普别墅现在作为酒店向公众开放
然而,音乐剧《音乐之声》直到2011年10月在奥地利首映才被萨尔茨堡当地人所熟知。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或音乐剧,也不知道著名的朱莉·安德鲁斯。连著名的雪绒花都没听过,但是幼稚,我们一直以为是奥地利民歌!
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其实是美国音乐剧《黄金搭档》作曲家罗杰斯和歌曲作者小哈默斯坦的合作作品。
在电影《音乐之声》中,性格活泼的玛丽亚负责孩子的日常教育和精神启蒙,利用她严厉的父亲不在身边,带他们去旅行,释放他们的天性。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山上学习唱歌和纪律,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迷惑”了很多人。
玛丽亚,在现实世界里以家教的身份进入家庭,远没有电影里那么活泼。虽然她不是侬伯格修道院的修女,但她确实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个有着强烈使命感的宗教人士。
在现实生活中,冯·特拉普家的七个孩子是由一位名叫瓦兹纳的牧师,由一位严肃的牧师日复一日地训练和安排的。显然,唱的歌不是DoReMi,而是严肃的赞美诗和阿尔卑斯小曲。20世纪30年代,当欧洲民间开始复兴合唱时,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在欧洲各大民间音乐节上获奖,其演唱生涯也非常著名。
他们的父亲冯·特拉普,的确是奥地利皇家海军的上校,也在一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退伍后,奥地利与纳粹德国关系良好。骄傲的冯·特拉普上校和他的家人一起坐火车,逃到意大利,然后逃到纽约,最后选择在佛蒙特定居,因为冬天的佛蒙特让他们想起了奥地利。
电影《音乐之声》中,一家人在纳粹赞助的宴会后偷偷溜走。伴随着歌曲《爬山》,影片停留在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去瑞士的画面上。
但实际上,奥地利和瑞士的边界是不能翻越山脉的。翻过阿尔卑斯山,前面是希特勒最喜欢的度假胜地——德国小镇贝赫茨花园。
因为这个信息的错误,奥地利人怀疑这部电影的真实性,认为这只是好莱坞的塑造。还有就是因为电影渲染了二战期间奥地利与纳粹德国积极结盟的历史,奥地利人民更不喜欢这部电影。
1939年10月,冯·特拉普一家逃到纽约长岛。德国电影《冯·特拉普斯》讲述了他们到达美国的那一天,他们甚至在难民营里用歌声换取自由。
我不知道艺术创作和诠释的真相。无论如何,奥地利贵族冯·特拉普一家从此开始了他们在美国的难民生活。当时,美国民歌正在兴起,赞美诗、民歌和民间音乐随处可见。他们重新开始了他们以前的工作——家庭合唱团。他们租了一辆巴士,呆在巴士里,游览了美国的整个国家。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喜好,他们穿着奥地利乡村服装,调整曲目,取消严肃音乐,唱半宗教半民谣的曲目。很快,冯·特拉普一家在美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他们的旅行甚至需要提前几年预订。
虽然冯·特拉普上校本人不喜欢这种公共生活,但这是全家人共同谋生的唯一途径。1947年,上校去世,全家在玛丽亚神父和瓦兹纳神父的带领下继续巡演。直到1956年,家庭合唱团解散,冯.特拉普的家庭成员分道扬镳。
观众不再作为一个家庭群体出现是一种叹息。但是,对于家里的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种解脱。冯·特拉普家的许多孩子一生都没有结过婚——因为他们必须忠于一个团结的家庭的幻想,也因为玛丽亚坚持狂热的宗教信仰和教育方法。
唱诗班解散后,每个人都要面对很大的困难:没有经济支持和其他技能,如何过上好日子。因为母亲的音乐使命和宗教使命,唱诗班期间赚的钱都花在了特拉普农场的建立和管理上。在流行时期,他们并没有录制多少唱片,甚至玛利亚写的畅销书自传也只卖了2000美元就把版权完全卖了。
今天,尽管这部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但冯·特拉普一家并没有从经济上获益。1987年,玛丽亚去世,后人的关系进一步破裂。有一段时间,甚至对特拉普农场的股权有争议。
特拉普农场位于美国佛蒙特州,现在由玛丽亚和冯·特拉普上校的孙子经营。每年都有很多粉丝来这里住几天家庭旅馆,感受奥地利人的生活方式,参观农场和酿酒厂,在礼品店和餐厅消费。家庭照片和电影剧照在农场随处可见,你可以在这里欣赏迷你版《音乐之声》的音乐剧。
电影本身并没有让特拉普一家赚到钱,但玛丽亚写的传奇故事却永远活在了这家农家。
一个逃到美国的家庭
在BBC出品的纪录片《音乐之声背后的故事》中,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的儿子和女儿谈到了他们的母亲,他们都表现出非常矛盾和复杂的感情。
现实生活中的玛丽亚·冯·特拉普当然没有电影演员朱莉·安德鲁斯有吸引力,但她确实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领导和鼓励一个大家庭从衰落走向繁荣。她是天生的艺人,儿子甚至用“政客”这个词来形容她。她爱社交,喜欢公开演讲,热衷传教,但对待孩子却很武断。女儿说妈妈对外人很好,但经常对家里人发脾气。
事实上,不是玛丽亚所生,来自冯·特拉普贵族家庭的七个孩子可能并不特别喜欢这个出生于平民的继母,就像他们不喜欢和他们一起生活了20年的瓦兹内尔神父一样。
家族唱诗班解散后,家族的音乐使命结束。玛丽亚神父和瓦兹内尔神父都去南太平洋传教多年,两个虔诚的信徒的传教使命开始了。直到1984年他们才回到美国再次见面。
玛丽亚神父和瓦兹内尔神父,出身、背景、年龄都差不多,都热爱音乐和宗教。他们可能在心理上更欣赏对方。瓦兹纳神父的侄子甚至找到了一首他们俩谱写的小调。歌词看起来更像是吟诵爱而不是赞美主。
也许我们不应该推测历史真相。不管怎样,玛丽亚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传奇,让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回忆。
2015年,《音乐之声》主演重聚
所有故事的魅力都取决于故事的讲述方式。它把生活变成了艺术,玛丽亚心中的故事变成了一部美丽的音乐剧和电影。
看完文章,如果觉得童年被毁了,不妨重温一下电影《音乐之声》。我保证,我会忍不住用“DoReMi”的节奏摇着腿,用“雪绒花”和“爬山”的节奏移动。
或者,你可以去剧场看七幕制作的中文版《音乐之声》。
1.《doremi音乐之声 毁童年!《音乐之声》一家子现实中逃过难,还有纠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doremi音乐之声 毁童年!《音乐之声》一家子现实中逃过难,还有纠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8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