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

“这些建筑比我古老。今年我居然‘老树开新花’,有了专业的物业公司!”姜在法头区生活了30多年。最近她明显感觉生活环境变得更舒适了。这几年小区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几个退休居民安排的,现在终于可以卸下这个包袱,轻松一下了。

沿着化工路往南走,右手边是一栋六层的老楼,就是法头一区。该社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共有305户居民。在小区党委书记周璇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小区,意外发现这里的很多硬件设施并不比新建小区差。门口有电子车牌识别系统,只有居民的私家车可以自由进出;楼前停车位规范整洁,有专人引导;每栋楼门口还设有智能门禁,可以打开“刷脸”和拨号。“晚上有专业保安不间断巡逻!”周璇说,这些高科技智能管理硬件来自于一家专业的物业公司。刚入驻两个月,公司就让居民在社区落户更加方便安全。

像法头一区一样,大部分旧住宅区都存在设计滞后、房屋破旧、公共环境差的问题。“老小区没人管,也没人愿意管。”朝阳区社会事务办公室严培文的结论是,由于建设时间早,这些小区在规划之初没有绿地和停车位,管理难度很大。再加上居民缺乏支付意识,很少有物业公司愿意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阳区从2011年开始在旧住宅区实行准物业管理,政府投资对基础设施进行硬件改造,然后以居民自治的形式解决社区停车和环卫问题。法头区七位热心的退休居民组成了自治管理委员会,主动承担负担,维护停车秩序和社区安全,一度凌乱的社区变得整齐多了。截至2015年底,朝阳181个老小区全部拥有准房产。

但是,毕竟准物业不是真正的物业,谈专业性几乎是不可能的。自治委员会委员蒋告诉记者,虽然大人物有激情,但他们太老了,有时做不到。“就拿标准停车来说,几分钟不看,就会有人随意停车。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了,我们总是批评,多少有点分不开。”

随着“准物业”实施数年,居民享受到了物业的好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居民不断反映,希望“准物业”进一步升级,使社区秩序更加规范。

今年1月,物业公司正式入驻法头一区。十个女孩和男孩不仅把安全、卫生和停车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更换了旧设施。“我们实施了‘先试后买’的模式。前几个月不收费,让居民真正体验到物业升级的好处,再讨论如何收费。”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说。

如今,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已经卸下了“管理”的负担,转而专注于监督服务质量和促进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

今年将在左家庄、小官、和平街、法头、酒仙桥等12条街道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根据每个旧住宅区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方式,如物业公司完全托管、产权单位和物业共同管理、商品房托管等。此外,朝阳区还专门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学者参与指导。到2020年,全区181个老小区全部实现物业管理升级。

1.《朝阳老旧小区引入"智慧"物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朝阳老旧小区引入"智慧"物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3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