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转,一部通俗抗战剧的名字,一段二十四弯,一个地名叫“抗战生命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青龙县以南1公里处,盘旋在雄伟陡峭的景隆山和磨盘山之间的一个低凹陡坡上,呈“一人守而万人不可逼”之势,是贵阳以西黔滇公路最危险的咽喉。

二十四转所在的地方,古代叫乌鸦关,当地人也叫它半关。明清时期,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古驿道,以辉煌著称。关口有个“涌泉寺”,寺外有茶亭,供路人歇息午睡。明朝嘉靖年间,诗人周文桦路过此地,留下一首诗“风起于山,云空叶积马蹄铁,艰难险阻,一是省衣装地,二是锁钥”。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修建了20匝公路。1927年,在贵州省主席周西成和贵州省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的指示下,有关方面开始对拟修建的24条道路进行勘察;1935年,邹工程师带领一个小组又进行了24条弯道的勘察设计;同年,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福监督施工,次年竣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阻断了中国对外交往的陆海通道。滇缅公路成为外国物资从海外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物资到达昆明后,必须经过云贵线,才能运送到前线。藏在山里的“蛇形”公路变成了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准将将军约瑟夫·史迪威被任命为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和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致力于“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1942年,美国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程营进驻贵州景隆修筑云贵公路,驻扎在3公里外的沙子岭。梅东连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挡土墙修复二十四圈。在当地人的配合下,道路修复任务完成,保证了交通顺畅。

二十四条弯道长4公里,从山脚到山顶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站在斜角对面的观景台上,我看到沿山修的“S”字形道路,像是被上帝抖落的银练,从云端直坠到谷底;也像一条龙,弯弯曲曲,蓄势待发,路直入云端;很陡,很特别。

为了稳定山势,中美军民齐心协力,用水、泥沙、石头筑起水泥墙。历经70多年的风雨,水泥墙依然一如既往的坚固,守护着这条崎岖山路的畅通。

抗战期间,日寇经常派飞机袭击轰炸,试图破坏24路转弯,阻止抗战物资的运输。但由于地形奇特,隐蔽性大,加上中国士兵保护桥梁和道路的艰苦工作,24路转弯一次又一次地幸存下来,这是一个奇迹。1945年,第一批美国人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抵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了题为《连接中印公路的意义》的演讲,将云贵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24路转弯载入史册。

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这条曾经著名的抗日生命线却一度被忽视。没有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甚至有人以为它在云南;幸运的是,当年陪同美军援华的记者经过青龙,用相机拍摄了盘山公路不同时期的“24路转弯”,并在国内外多家媒体上做了广泛的宣传报道。直到2002年,滇西抗战史专家葛经过多年的不懈寻找,终于在贵州省青龙县找到了与60年前拍摄的照片一模一样的“二十四转”之路。

在当年的乌鸦关,也就是二十四路拐进第一个弯的地方,有一个当年在空火力点位置修复建造的空中间堡垒,楼顶盘踞着高射炮,院子里还布置了一些二战时期修复的军用吉普车、大型卡车、工程车,供游人参观拍照。

堡垒上方的平台也是俯瞰史迪威镇全景的绝佳场所。史迪威镇是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而建造的,二战期间史迪威将军指挥了中缅印边境的军事行动。山上散落着美国人的村舍,绿地里隐藏着三倍于美国军车外观的汽车旅馆,附近还有一个即将开放的国家永久汽车跑道障碍跑道。这是一个充满异国风情、贴近自然的童话小镇。

时至今日,24路转弯仍可通车,但已不再是主干道。只有几辆车,包括一些来这里体验的游客或者户外运动爱好者。

陡峭的山峰、陡峭的弯道、极具视觉美感和冲击力的道路、极具挑战性的比赛,使得二十四转逐渐成为国际山地户外运动的天堂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圣地。自2005年以来,青龙举办了许多与汽车相关的比赛。今年8月15日开幕的2017青龙“二十四转”中国拉力赛,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两天后,参赛者在第24个弯道上演了一场速度和激情的比赛。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青龙旅游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带给游客新鲜和惊艳的感受,充分展示了青龙旅游的山魂和水韵,提高了青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走24向转弯,除了开车,还可以亲身体验弯道的凌厉险峻,在居高临下的观景台下,从各个方向、各个角度欣赏。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二十四转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和魅力。清晨,细雨霏霏,云遮雾绕,如梦似幻;午后阳光明媚,阳光炽烈,神奇而陡峭。

蜿蜒前行。二十四转,曾经是抗日战争的生命线,功绩卓著,现在是世界十大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在时间的沉淀中充满活力,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成为向往世界的旅游胜地。

1.《24道拐 晴隆二十四道拐,时光沉淀中熠熠生辉的抗战生命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4道拐 晴隆二十四道拐,时光沉淀中熠熠生辉的抗战生命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5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