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宜“辜负”研究人员的独立创业精神。同时,我们也要正视风险和挑战,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

前不久,笔者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对于科研人员是否应该创业,技术成果是否应该转化,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利弊往往各持己见。

反对者认为研究人员期望在实验室,不了解市场,不会操作。如果自己开公司,到处碰壁,浪费科研,耽误学生培养。比如一个企业家说,一个教授拿了省科技奖后,坚持自己开公司,没几年就失败了,因为不懂业务。

支持者认为,有扎实技术成果的科研人员创办公司,可以迅速提升行业竞争力,比一些只会“造假”的所谓企业家强多了。他们指出,有了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研究人员不必受制于人,应该直接将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仔细想想,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实中也有相应的成败案例。不可否认,就社会分工而言,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往往是两种人。他们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能很难转换角色。因此,许多人认为研究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转化他们成果的正确方式。

但是,你不是天生的,不代表你永远做不到。仅仅因为一些研究人员不擅长商业,你就不能完全关闭他们创业的大门。创新允许失败,创业也应该如此。如果连创业的大门都不让进,太苛刻了。而且,与合作创业相比,自主创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加快成果转化和成功率,还可以给研究人员带来更丰厚的回报,进而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创新热情。所以“挑战”科研人员自己创业是不合适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尝试确实会面临风险和挑战。所以科研人员一旦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一定要客观冷静的评价技术价值,更加注重市场、销售、团队合作。这就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学习商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更有效地将技术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

创新创业是应该肩负的。除了一些研究人员的努力之外,社会上的专业组织应该会有所帮助。国外有个办法,当研究人员有了核心技术,他们会找投资人,成立公司,然后找“工程师”帮他们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我们不妨借鉴这种“工程师”团队模式,支持和培养一批懂工程技术的专业机构,帮助研究人员加快从实验室样本到市场商品的转化过程。

此外,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科研人员离职创业的相关政策,完善投融资机制和相关评估体系,保护知识产权,使科研人员尽可能少担心,多投入精力。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好是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做到最好。对于那些不想创业,一心扑在学术上的科研人员,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保证他们得到稳定有保障的生活。有了足够的尊严和体面,他们就可以不被身边的名利所迷惑,专心向前。

1.《科学家该不该开公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科学家该不该开公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6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