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天眼?竟然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天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十几年筹备,五年半施工,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洼坑中落成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迎来了一周岁生日。中新网记者实地探秘了其一年的“周岁”之路。
“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中国天眼’”。为呵护好“天眼”,贵州平塘县多措并举为其设了定多层“防护衣”。
2016年7月,为顺利迎接“天眼”出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运行环境保护条例》,这是中国首部射电天文望远镜电磁宁静区运行环境保护法规。
《条例》规定,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半径5公里区域内,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在半径5至30公里区域内,经论证对射电望远镜正常运行构成干扰的设施不得建设。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国家为开展射电天文业务所划分的频率。
平塘县委书记臧侃介绍,核心区周边6个通信基站及7个大理石矿山已全部关闭,停止核心区一切项目招商工作,并对矿山进行植被恢复,严格入河排污口的设置论证审批及监管工作。
禁止携带相机、手机、手表、充电器等电子产品进入景区。”在“天眼”景区入口,记者就经历一次最严格的安检,此时的景区入口距离“天眼”观景台还有30多分钟的车程。然而,在“天眼”观景台的山脚下,仍有一个电子产品智能安检通道。
为保障“天眼”的正常运行,平塘县在旅游开发中,将观景台址5公里范围划为旅游项目开发的红线,该区域屏蔽所有移动通信信号,成为永久的“静默区”;将5-30公里化作旅游项目适度开发区,严禁任何会对大射电项目正常运转产生影响的旅游项目在该区域建设。
景区观光车辆均经过特殊处理,以确保车辆运行时不产生影响射电望远镜正常运行的电磁波,并严格控制每天2000人次的最大承载量。同时,在景区的所有出入口均设置了岗亭和安保人员,对所有进入核心区的车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电子产品一律在岗亭收取保管,不准带入保护区。
平塘县委常委、副县长朱明认为,在“静默区”的“静旅游”是一次“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一方面用最原始、最自然的体验感受归隐山野的闲适,另一方面在“天眼”面前冥想宇宙的奥秘。
在深山洼坑里住了大半辈子的龙世乾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搬出这个“大坑”。
大窝凼是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的一片天然洼地,只因地形如一个巨型“天坑”而被中国天文学家选为“天眼”的最佳“出生地”。
龙世乾原先的家就在大窝凼,他告诉记者,这里曾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是他们贫穷落后的根本。然而,因为“天眼”的诞生,大窝凼周边,5270名村民搬出了大山,在新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实现“静默区”的要求,平塘县按照“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对该区域内的1213户5270名村民进行了移民搬迁。
目前,搬迁的村民已经陆续搬入邻近城镇区域较好地段的马鞍安和油菜坪安置点,两个安置点占地面积分别为826.2亩和333.75亩,两个安置区教育、医疗和社区管理等相关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
暗夜观星园、天文教育园、天文时光村、平塘星酒店综合体、天文风情客栈、星空游乐场、科旅度假园……走进平塘县克度镇,天文元素无处不在。因为“天眼”,这个曾经藏于深山的普通小镇变成了日渐繁华的“天文小镇”。
延伸阅读:中国天眼一周岁了 讲述“大窝凼”居民搬离的过程1.《中国天眼在哪里 什么是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天眼在哪里 什么是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8352.html